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宝鸡酒业的SWOT分析
2025-09-25 17:51:10 责编:小OO
文档
目前,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986家,吸纳从业人员32.73万人,2004年全国白酒总产量为311.7万千升,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13.0亿元,实现利润58.66亿元,税金100.10亿元。从全国看,白酒企业规模经济进一步凸显,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酒品的第一考虑因素,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集中度继续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面对这种趋势,我市的白酒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白酒产业,我们作了深入的调研和探索。 

   一、宝鸡市白酒产业现状 

    一 白酒产业基本情况 

   白酒作为我市的优势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食品工业中创税能力强,对我市财政贡献突出的行业之一。目前全市白酒行业规模以上有西凤、太白和秦川三户企业,总资产6.04亿元;规模以下企业中生产经营基本正常的有6户。全市成品酒生产能力3.5万吨/年,从业人员3000余人。2005年生产成品酒3.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税1.7亿元。 

    二 白酒产业发展现状 

   1、龙头企业实现撑杆跳。以西凤、太白酒为骨干的白酒行业,面对白酒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创新经营思路,强化营销策略,激活市场潜能,扩大规模效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西凤全年销售额由2004年的3.6亿提升到5个亿,利税1.27亿元,同比增长39%和93%;太白酒实现销售收入2.58亿元,税金404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33%。我市白酒行业中骨干企业强势崛起,成功实现了撑杆跳,奠定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基础。 

   2、品牌战略取得新突破。在当前酒类产品高度同质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品牌成为取胜市场的重要法宝。2005年,西凤、太白强化品牌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品牌展示和社会公益活动。这些文化宣传和市场攻关活动突出了名酒品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名酒企业的品牌形象。2005年,西凤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增长潜力白酒品牌”第一名;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评酒会上获“特别金奖”;在全国白酒质量检评活动中荣获“全国质量优秀白酒”称号。太白酒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企业被评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白酒行业中特别是“西凤”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我市食品行业无中国驰名商标的空白,是宝鸡发展品牌经济的重大成果。 

   3、市场开拓见成效。近年来,西凤、太白紧紧抓住市场营销这个龙头,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销售量和市场份额。2005年,西凤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举措:深化营销公司改革,建立运营高效、机制灵活的新机制;加强宣传,拓展营销渠道,完善销售网络;调整市场布局、客户结构和销售队伍,市场销售实现了腾飞,全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太白酒作为地产名酒,通过实施“以终端消费拉动销售”的经营思路,实现将通路型向网络型营销的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扎稳打,以货真价实的形象进一步提升了省内市场地位,成为近年来陕酒第二大品牌。西凤、太白的崛起,改变了前几年外地品牌主导陕西白酒市场的局面,已拥有超过40%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主导省内白酒市场的良好局面。 

   4、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近年来,我市白酒骨干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针对不同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实施以“高端产品树立形象,中端产品实现利润,低端产品抢占市场”的产品发展战略,采取多品种、系列化发展,开发新品150余种,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西凤系列的西凤1952、西凤1956、西凤尊酒、西凤将军情、柔西凤、西凤家乐酒、西风陈酿酒,太白系列的一壶藏、洞藏、金版、银版、太白王子酒、新版千禧太白酒、太白家宴系列酒等新品,成为市场热销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同,在不同价位上成为陕西白酒的主导产品。 

5、坚持质量为本,深化企业管理。白酒作为食品消费中的嗜好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和企业发展的根本。西凤、太白狠抓管理,以“产品质量零缺陷”为目标,严格贯彻IS09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坚持“产量服从质量、产品服从标准、企业服从顾客”,通过深化企业管理,完善质量措施,我市白酒骨干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通过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解决了白酒冬季沉淀的技术难题,确保了名优产品质量。 

   6、凤翔酒业大县建设开始起步。酿酒业是凤翔县的传统产业,除了有西凤酒的龙头带动外,凤翔酿酒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其地下水质非常有利于曲酶糖化,土壤适宜于做发酵池,大麦、小麦、高梁、豌豆等粮食资源充足;此外,其酿酒历史悠久,有一定产业基础,拥有一批土专家和营销队伍,具有做大做强酒业的基础和条件。2005年,县委、县提出了建设酒业大县的战略,5个乡村酒厂恢复生产,启动了柳林酒业公司、丹凤酒厂、西愧酒厂等3个酒厂的复产建设。这些酒厂通过自主创业与联营恢复生产经营,将为加快建设凤翔酒业大县奠定基础。

宝鸡白酒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分析

一、宏观优势——白酒行业景气度向好

随着国家一系列提高消费能力和调整改善酒业生产经营措施的出台,以及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全面施行,酒类行业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好转,酒类流通秩序更加规范,有利于我市酒类行业快速发展。中经天纵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白酒行业在经历起步发展、快速发展、调整发展阶段后,目前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行业销量增长、利润增加及亏损总额减少,中高档白酒景气度最好,行业盈利模式由总量增长模式向结构优化模式变迁。该中心预测到2011年中国白酒市场(包括烈性洋酒)将达到2000亿元的销售规模。中商情报网也预测2007-2011年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保持12%的平均增速,行业利润将保持25%左右的平均增速,白酒行业景气度继续高位运行。向好的行业景气度,为宝鸡酒业趁势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优势——省市高度重视酒业发展

陕西省和宝鸡市都把酒业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宝鸡、市明确提出,依托西凤酒较好的品牌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品质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香型优势,迅速整合我市白酒生产企业,发展壮大西凤酒厂,带动区域内中小白酒企业快速发展,这将成为增强我市白酒产业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宝鸡市对白酒产业的大力扶持为西凤酒和太白酒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