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贺新郎》《长亭送别》《朝天子》情景默写及答案
2025-09-25 17:51:23 责编:小OO
文档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长亭送别》《朝天子•咏喇叭》

情况默写及答案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1、 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用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有千钧一发之危机。

国脉微如缕

2、 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两句,词人向统治者发问: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请缨报国志士的激情跃然纸上。

问长缨在手,何时缚将戎主

3、 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两句表明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发表希望南宋统治者不要再嫉贤妒能,而应任人唯贤的议论。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4、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       ,       四句说明韩世忠虽然既没有名师传授,也未遇神仙指点,但是却能在谈笑之间大战两河,成为抗金名将。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5、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          三句作者抚今追昔,昔日从军报国的夙愿但以成远梦,登楼远望,揽镜自照,伤感一事无成,感慨万千,一声长叹,将那长期以来怀才不遇、屡屡丧失杀敌报国之机的心情,尽数迸发了出来。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6、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两句,用“北风”暗喻,将时边境上北来的蒙古攻势的凶猛和黑云压城的的危势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7、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         三句,用反问语句和苻坚投鞭断流,张巡、许远死守睢阳两个典故,表达大敌当前,假如没有像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的见解,提醒统治者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8、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两句,作者向爱国志士大声疾呼:赶快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吧!极富鼓舞力量。

快投笔,莫题柱。

《长亭送别》

1、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         ,         两句采用设问,并用夸张手法写经霜的树林是为崔莺莺的离情之泪染红,从而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朝天子•咏喇叭》

1、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中,        ,         ,        三句写尽宦官所到之处导致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悲惨情状,饱含激愤之情。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