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回采工作面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025-09-25 17:52:25 责编:小OO
文档
****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

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名称:****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

           施工单位:生产准备区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施工负责人:

           编制日期:****年  月  日

审批时间
审批地点
审批主持人
审批意见:
审批意见人员签字
技术科****年  月  日

调度室****年  月  日

通风区****年  月  日

安监科****年  月  日

生产矿长****年  月  日

总工程师****年  月  日

****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为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改善复杂的施工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两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1、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备齐2.5米π型梁、1.2米铰接梁、2.5米和2.8米单体支柱、2米圆木、1.2米半圆木、柱鞋、防倒链;铁锹、风镐等工具。

(2)两巷超前支护段内,高度不足1.8米处,安排卧底。两巷超前支护必须保证煤壁线往外30米,要求单体初撑力不低于90KN,单体支柱棚(1.2米铰接顶梁配合2.5米或2.8米单体支柱)顺巷道走向支设,排距不大于1米,一梁两柱,接顶严密,顶空处必须用板梁摆架接顶;顶板不平、破碎段使用半圆木或旧道木将顶背实,棚子要平整。柱阀方向一致,成行成线,底软时单体支柱必须穿鞋,防倒链挂好。

(3)端头支护采用单体支柱加π型梁的支护方式,沿端头支架顺着巷道使用四梁十二柱迈步支护,要求迈步梁与支架距离不超过300mm,与煤帮距离不超过400mm,两组迈步梁棚距800mm;并且保证人行道宽度不低于800mm;π型梁长2.8米,第一根π型梁末端与切顶线平齐,第二根末端与支架顶梁端头平齐,两根π型梁交叉0.6-1.2米;端头支护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迈步向前推移,步距为600mm。要求迈步支护迎山有力,间排距符合规程要求。

2、质量技术要求及文明生产

(1)架棚时,柱窝采用人工刨挖至实底,深度不小于100mm,严禁棚腿架在浮煤、浮矸上。

(2)架棚时,单体必须迎山有力,不得退山,初撑力达到90KN。单体支柱要求成行成线,柱阀方向一致,防倒链吊挂规范,柱鞋全部穿齐。

(3)铰接梁要求穿齐,棚距一致,不得出现歪扭现象。

(4)保证超前支护距离及支护强度;支护单体柱必须穿鞋,每班二次注液加压。

(5)超前支护必须由里向外逐架处理,管线必须提前掩护好,防止顶板掉砟砸坏。

(6)支柱必须打齐,成直线,柱距偏差不得超过100mm。

(7)两顺槽超前支护30m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少于0.8m并保证畅通无阻。

(8)无浮碴杂物、积水、煤尘,巷道支架及设备清洁、卫生。

(9)电缆、管线等吊挂整齐。

三 、架棚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现场交制度,特别是现场的安全情况。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保证作业周围顶帮无危岩、活矸等危险因素,人员在有效支护下工作。

3、架棚时所有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工作中做到自保和互保,确保安全。

4、端头支护的前移、支设应在工作面支架移架完成后并达到初撑力后方可进行。

5、回柱时应先检查支护情况,支柱受煤压力较大时,人员必须站在可靠的安全地点回柱。严禁人员站在支柱弹出、歪倒、煤壁片帮所能波及的范围内。

6、回柱或改柱时,要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制度,人员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

7、严禁使用铁丝代替U型销,施工中要经常检查风动工具、注液连接是否牢固,严防断开伤人。

8、架棚作业时,必须配足人员,由有经验的老工人或带班长专人指挥,协调作业。架设抬棚时,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必须服从当班队长(班长)的统一指挥,并派专人观察顶板的安全情况,如有异常马上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9、架棚前停止运输机运转,打闭锁,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10、人工抬起棚梁时要喊口号,一齐用力,同起同落。

11、配足人员,相互协调,以免发生倒棚事故。架棚时,巷帮的电缆、信号线、风水管路不得挂在棚腿与煤壁之间。

12、支柱时支柱与顶底板垂直支设,加防倒链。

13、严禁使用失效、漏液、卸压支柱支护,使用过程中发现失效支柱时必须及时更换,严禁支柱超高使用。

14、支设支柱时,必须保证支设人员不少于3人,支设人员必须扶好支柱,以防在支设过程中支柱倒下伤人。

15、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现场交。人员进入工作面时,仔细观察顶板并将工作面顶、帮部的活矸、活煤处理掉,严格检查上一班架棚支护情况以确保其牢固可靠,对安全隐患彻底排除后方可进行作业;各班对当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当班处理的必须及时处理,禁止推至下一班。

16、人工卧底时,要有专人负责观察好顶、帮情况,需要改柱子时要先打好临时支护,以防发生顶板伤人事故。

17、隅角施工,必须在瓦斯员在场时施工,防止顶板松动冒落增大瓦斯造成瓦斯超限。

四、端头管理

1、上端头回柱方法

(1)上端头切顶线支柱在拉移机尾支架前回收,即先回收切顶线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架上圆木,再迈步上端头单体液压支柱和π型梁,后拉移机尾支架。

(2)切顶线支柱每循环回收一次。单体液压支柱在切顶线(即支架顶梁和掩护梁铰接处)处回收,回柱由每班的机尾工负责,与支架工协助进行,回收时应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即在新切顶线处(原切顶线向外0.6m)先支设带帽点柱后方可进行回收。回收时当班班组长必须指定一名有经验的工人负责观察顶板,两人进行回收,三人共同作业。

(3)回收顺序为:自下而上,即先回收靠机尾支架侧,后回收回回风顺槽上帮侧。

2、下端头回柱方法

(1)下端头切顶线支柱在拉移端头支架前回收,即先回收切顶线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架上圆木,再迈步下端头单体液压支柱和π型梁,后拉移机头支架。

(2)切顶线带帽点柱支柱每循环回收一次,回收由每班的机头工负责,回收时应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即在新切顶线处(原切顶线向外0.6m)先支设带帽点柱后方可进行回收。回收时当班班组长必须指定一名有经验的工人负责观察顶板,两人进行回收,三人共同作业。

(3)回收顺序为:自上而下,即先回收靠排头架侧,后回收靠进风顺槽下帮侧。

3、回柱安全技术措施

(1)两顺槽回收切顶排支柱时,必须在拉移机尾支架和端头支架前进行。

(2)回柱前,先检查上隅角处的瓦斯、CO2及CO的浓度,只有在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时方可人工回柱。端头工进入作业地点先观察顶帮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检查支柱的完好情况和支护状况,回柱中发现失效支柱应及时更换。回柱完后,应检查一遍支护是否齐全、有无卸载、空载支柱,有问题必须及时更换或重新升起。

(3)支设或摘取支柱时,必须3人以上配合作业,1人观察顶板情况,2人以上支柱,作业时首先留好安全出口,清理好退路,禁止人员不足时作业。作业人员必须在支柱斜上方的安全地点作业,观察顶板人员在其侧后方,如有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撤到斜上方安全地点。作业地点斜下方5m范围内不得有人员通过。

(4)单体支柱调整好支柱迎山角,均匀注液缓慢升起,然后及时用防倒链挂住,以防支柱在失效或损坏后倒柱伤人。柱距偏差不超过±100mm。

(5)回收切顶排支柱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原则,严格按回柱顺序执行。卸支柱时只准一人操作,其他人员站在作业人员之后3.0m以外的安全地点,卸支柱利用长柄卸载扳手进行卸载。支柱卸载并且不动时,先观察顶帮情况,若顶帮情况无异,安排专人观顶人员方可进入将支柱抬走;若发现顶帮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当班班组长,在当班班组长观察、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抬走支柱。

(6)回柱放顶时严禁人员进入采空区进行作业。

(7)当遇到顶板压力大或难回收的支柱时,卸支柱前,必须先支设临时支柱控制顶板,然后再进行回收;若支柱钻底深时必须掏底,用手动葫芦配合40T刮板链拉出支柱。

(8)回柱过程中,如发现顶板来压或局部压力增大,应立即停止回柱,支设点柱加强支护。如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受威协的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汇报班组长,由班班组长清点人数,待压力稳定后,方可进行作业。

(9)移动刮板输送机需要拆除个别支柱时,必须先架设好临时支柱,并停止刮板输送机运行。支柱要支在实底上,严禁支在浮煤或浮矸上。

(10)严禁回柱与移端头支架、推移刮板输送机机头或机尾平行作业。要先回支柱,后移架。

(11)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和柱帽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超高使用支柱。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单体液压支柱。

(12)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按规定支设,支柱阀方向严禁对人行道,使用注液时,严禁口对人。注液使用后要挂在支柱上不许随意乱放,更不准用注液敲打硬物。

(13)在上下安全出口支护的各项工作中应注意保护机电设备。

(14)上端头维护工作业时,必须随时注意检查回风顺槽上帮的支护状况,发现有片帮迹象、及时在上帮片帮处增设贴帮带帽单体点柱,贴帮柱与上帮之间用板皮背实,柱头用防倒链挂好。

①支设贴帮柱前,作业人员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将离层的醒矸、醒煤清理完毕后方可进行作业。

②支设贴帮柱时,当班组长必须指定一名人员随时观察片帮情况,发现有片帮征兆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撤至安全地点,待顶帮稳定后在片帮处支设一根戗柱(柱根支在实底上),然后重新进行“敲帮问顶”,在经当班班组长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作业。

(15)端头回收的支柱直接向后延伸支设。

本措施未及之处,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有关规定执行。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签字后方可上岗作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