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简称中信公司) 1979年10月4日创办。
⏹中信公司现已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金融业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主业.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系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3年1月上市.
⏹2005年:
本土最佳证券公司
⏹ 2003年、2004年、2005年
中国最佳债权融资行
2004年
中国最佳股权融资行
筹资分析
2003-2006年度筹资情况:
一:股票(权益)融资
1.03年01月06号新股发行: 经中国证监发行字[2002]129号《关于核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核准,公司采用上网定价和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0,000万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4.50元(含发行手续费),共募集资金180,000.00万元,扣除承销费、上网发行费计人民币3,330.00万元为176,670.00万元,上述资金分别已于2002年12月23、25日到位,业经北京天华会计师事务所天华(验)字[2002]026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公司到位资金扣除发行后支付的相关发行费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75,967.34万元。主要用于控股收购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万通证券”)、补充营运资金(扩大网点覆盖区域、强化公司现有业务能力、强化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动公司的金融创新)等项目。
2.04年公司配股10配3.
3.06年增发股票收到现金46.45亿元.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偿还拆入资金及债券利息占99.37%,向股东分红占0.62%。
4.关于公司的留存收益的筹资情况,主要是按照财政部的要求记提的
单位:千万
03年 | 04年 | 05年 | 06年 | |
法定盈余公积金 | 3.655 | 1.657 | 4.0 | 24.27 |
1.03年短期借款1020万元,其中都是质押借款.
2. 经中国批准,公司于2004年3月29日发行“2004年中信证券公司债券”,共计人民币4.5亿元,募集成功后,全部进入债券专户管理,用于进行债券投资。2004年12月31日,上述债券专户持仓状况为持有交易所、银行间债券44807.6万元,折合年收益率为5.03%。
3.05年发行短期融资券收到的现金9亿元.
4.06年发行公司债券收到现金15亿元,短期借款50,233,500.00,其中都是质押借款.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偿还拆入资金及债券利息占99.37%,向股东分红占0.62%。
三: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
1.公司03年末流动比率9.09(扣除代买卖证券款),较上年末的4.77增长了90.57%,资产的流动性增强。扣除代买卖证券款后,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86.26%。公司股本24.815亿元,股东权益54.81亿元,净资本额为48.35亿元,净资本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为88.21%。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63.29亿元,全部为流动负债,扣除客户存放的交易结算资金后,负债总额5.75亿元,无重大到期未偿还的债务。
2. 04年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32.13亿元,比上年末118.10亿元增加14.03亿元,上升了11.88%;股东权益减少1.07亿元,系利润分配所致;负债总额增加15.10亿元,主要原因:一是年内公司定向发行了期限为5年,面值为4.5亿的企业债;二是承销证券款增加11.28亿元,主要为承销04铁道债收到款项;三是代买卖证券款减少3.17亿元,主要是因为市场低迷、业务萎缩及合并万通证券报表。
3. 公司2005年末流动比率3.42(扣除代买卖证券款),资产的流动性较强。扣除代买卖证券款后,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70.91%。2005年末公司股本24.815亿元,股东权益56.46亿元,净资本额为40.亿元,净资本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为72.60%。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134.73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29.78亿元,扣除客户存放的交易结算资金后,负债总额24.12亿元,无到期未偿还的债务。
4. 公司2006年末流动比率3.04(扣除代买卖证券款),资产的流动性很好,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扣除代买卖证券款后,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85.44%。公司总股本29.815亿股,股东权益123.10亿元,较上年末股东权益56.46亿元增长118.03%,母公司净资本额为105.78亿元,较上年末净资本40.60亿元增长160.54%,公司在报告期通过收购、投资等资本运作,及发债和增发股票等筹资活动,扩大了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母公司的净资本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为85.93%。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499.81亿元,流动负债479.51亿元,扣除客户存放的交易结算资金后,负债总额81.5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3.55%,说明公期偿债能力较强;长期负债20.30亿元,其中应付债券19.50亿元,系公司分别在2004年、2006年发行的公司债券,在良好的证券市场环境下,公司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说明公司的资产结构良好、流动性强;公司资产质量较高,不良资产及高风险资产的比例较低。符合《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关于财务风险监管指标的有关规定。
投资
募集和非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成立中信标普指数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4,013,500已开业
•收益情况(-856,365.47)
•公司总部办公楼-(不超过10亿元在建中--)
•单位:万元
•补充营运资金4,049.62万元
收购和扩张
•2006年内收购并纳入合并范围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融资()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经纪()有限公司、中信证券期货()有限公司和华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2006年,公司收购了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更名为“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为加强公司在基金管理方面的优势,公司2006年先后受让了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0.725%的股权,并协议受让了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权,此部分股权转让报批手续正在办理。
•截止2006年12月30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达到727.33亿元,居市场第三位。
•公司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投”)共同出资筹建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注册资本人民币27亿元,其中,公司出资比例为60%,出资额16.2亿元,中国建投出资比例为40%,出资额10.8亿
•目前,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万通证券、中信金通证券的营业部总数已经达到了165家,证券服务部达60家。
收购资产
•2006年一月
•①公司分别与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浙江国信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浙江丝绸集团公司、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浙江栋梁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国兴进出口有限公司、海南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受让上述单位持有的中信金通证券100%股权。
•自购买日起到本年末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36,905.66 (万元)
•②报告期内,中信证券向中信证券()有限公司增资3亿元港币,并由其收购了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三家全资子公司,收购完成后三家公司更名为中信证券融资()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经纪()有限公司和中信证券期货()有限公司。
•自购买日起到本年末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20.26 (万元)
•③公司分别与欧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电力实业总公司、青岛市胶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工艺品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浩中投资有限公司和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上述单位持有的中信万通证券6.86%股权。
•自购买日起到本年末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721.65 (万元)
•④公司分别与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分别受让两家公司持有的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和35.725%股权。
•自购买日起到本年末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2,617.23 (万元)
•⑤2006年8月,本公司和中信万通证券分别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了《委托持股协议》,作为股权名义持有人分别代中信建投证券持有华夏期货41%和10%的股权,收购华夏期货股权的转让款全部由中信建投证券支付。公司及所属上述两家子公司合计持有华夏期货100%股权。
•自购买日起到本年末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8.36(万元)
营运管理
• 内部关系
外部竞争
内部关系
金融业务:投资银行业务
企业并购业务
债券结构融资业务
外部竞争
中国加入WTO
国外金融机构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理财产品:中信避险共赢
年度决策
1.下跌的替罪羊,还是上升的助推器——从投资品角度分析超大盘股发行对A股市
2004-11-26 00:00
2.正本清源,制度复位——恢复我国证券公司卖方角色的本来面目
2004-12-06 00:00
•改革需要勇气、妥协与策略——股权分置解决路线
2005-03-29 00:00
•群雄逐鹿,天下三分——本土证券经营机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06-02-16 00:00
07年展望
•汽车行业2007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风物长宜放眼量
•策略快报—海外市场普涨,A股有望跟进
2007-05-08 00:00
•策略快报—央行货币点评:央行货币有望为市场降温,短期有调整压力
2007-05-21 00:00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