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低温贮罐安全操作规程
2025-09-25 17:55:35 责编:小OO
文档
1、准备工作

贮罐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的试验,吹除处理及阀门仪表的检查。

1.1、气密性试验

贮罐完成安装,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后,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贮罐的最大工作压力,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试验时间根据贮罐大小决定,但不得低于4小时。

1.2、吹除处理

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需用无油的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对贮罐内筒系统进行吹除处理,用以除去潮湿空气。系统在用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吹除后,还应用产品气体吹除,在进行吹除时比空气轻的气体由贮罐顶部如放空阀加入,底部用液体进出口阀排除。为了加快除去罐内湿气,吹除气体可加温到80-1000C,对于各管阀均应分别吹除,特别是液位计,压力表应从接头处排除气体,以便排除管道中的水份,直到内筒系统排出气的露点达到要求才能开始充液。

1.3、阀门仪表的检查

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仪表是否灵活可靠,液位计的接管是否畅通无阻。

2、充液:分首次充液和补充充液。

2.1、首次充液(指内筒处于热状态下的充液)。其步骤如下:

2.1.1、联接充液管线。

2.1.2、对充液管线进行吹除(每次充液前都应进行),在上部液体进出口阀未开启前,由液源排出阀向输出液管内放入少量液体。同时打开管道残液放空阀,对其管道进行清洗,以除去管道中的湿气和灰尘杂质。

2.1.3、打开内管放空阀、压力表阀,同时启动液位计。

2.1.4、打开上部进液阀,由上部进液,此时由于内筒处于热状态,上部进液阀开度要小,使管路和内筒慢慢稳定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待内筒放空阀稳定排气时,可以开大上部进液阀,加大充灌速度。

2.1.5、待液面计指示有液位时,打开液体进出口阀,关闭上部进液阀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液。

2.1.6、当液体充满指示阀(已先开启)喷出液体时,说明贮罐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液体进出口阀,停止充液同时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 ,排除充液管道中的残余气液。

2.1.7、充灌结束,拆除充液管线。

2.2、补充充液(指内筒已有低温液体,不再需要冷却内筒)

2.2.1、与首次充液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一开始就可加大充液量,充装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压力变化。如果直接从液体进出口阀进液,压力上升较高时,为降低压力可改由下部(底部)进液为上部(顶部)进液。

2.2.2、另外,从压力的角度,可以分为常压充灌和带压充灌。

2.2.3、常压充灌过程中,内筒放空阀始终开启,使内筒和大气相通,因此叫常压充灌。

带压充灌中,放空阀关闭,罐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因此叫带压充灌,但是其贮罐的工作压力应大于2Kg/cm2。

3、增压

当贮罐内液体需要充装到其它贮藏室罐或汽化使用时,需要增加内筒压力,增加压力的高、低视用户实际使用需要而定,但不得超过贮罐的最大工作压力。

其增压程序为:

3.1、检查压力表、液位计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3.2、确定气体通过阀已经全开状态。

3.3、缓慢打开增压器前阀门(增压阀),使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若排液速度较快,内筒压力下降较快,可开大增压阀。当压力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时,关小或完全关闭增压器前阀,此时增压器内液体将继续蒸发至所需的压力。增压过程中,需密切注意压力表指示值变化。

4、液体排放

液体排放有三种形式

4.1、汽化器排液

当罐内压力达到要求后,即可打开排液阀向汽化器供应液体,使之升温汽化送往使用现场,这是带有汽化器贮罐的主要排液方式。

4.2、由液体进出口阀排液

此种排液是利用输液软管向槽车或其他较大贮罐供液,其操作规程基本同于充灌液体,只是液体进出口阀由进液变为了排液。

4.3、由排液阀(也称液体排放阀)或通过杜瓦管直接排液

此种排液是向杜瓦罐等可移动小型容器供应液体,将小容器的金属软管与排液阀处(或通过杜瓦管)的接头接好,打开液体出口阀,即可供应液体,此种排液量较小,对固定贮罐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不增压,即可向外供应液体。

5、贮存

液体贮存包括常压贮存和带压贮存两种方式:

5.1、常压贮存

常压贮存的过程中,内筒的放空阀始终开着,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阀排至大气,罐内压力不至于升高,由于自然蒸发很小放空阀只需微开即可。(开度以保持罐内压力不变为宜)。

5.2、带压贮存

带压贮存的过程中,放空阀关闭,因为自然蒸发的气功体留在罐内,内筒压力逐渐升高,此时压力表显示压力,当内筒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应立即打开放空阀减压。

6、充排液同时进行的问题

有不少场合要求供应气体不断,对于有两个以上的罐是满足要求的。但对于只有一个贮罐的情况下,能不能连续供气,关键就在于贮罐能否实现充排同时进行的问题。若用罐车向固定式贮罐充灌液体,一般来说充排同时进行应具以下条件:

6.1、固定贮罐的工作压力应在0.02Mpa以上。

6.2、充灌液体过程中应经常调整上部进液阀和液体进出口阀,因为从上部(顶部)进液可使罐内压力下降,从下部(底部)进液可使罐内压力上升。

6.3、充排液同时进行时,如果从下部(底部)进液,仍无法满足使用压力要求,可打开和调整增压阀的开启大小,以保持罐内压力稳定。

7、维护

7.1、不得拆弄外筒防爆装置和真空阀,否则将破坏贮罐的真空度。

7.2、外壳属于外压容器承受大气压力,严禁碰撞,免外壳受到损坏,影响真空度。

贮罐真空度每半年检查一次,要测量时只要将金属热规管上的保护盖拧下插上热偶真空计的插头,即可测知夹层真实度。

7.3、贮罐使用几年后,真空度可能降到66.66Pa以下,则需重抽真空。

8、安全注意事项

8.1、操作时应穿戴粗布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低温液体对人体冻伤。

8.2、低温液体贮存容器属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熟悉贮罐结构和低温液体的特性,掌握防爆技术和消防安全的规定。

8.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工艺流程,各种阀门仪表、安全附件的作用和操作程序,充液和排液应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8.4、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位置,压力表,液位计的测量是否准确可靠,设备管道,阀门有无漏气堵塞现象。当容器压力达到安全阀的起跳压力而安全阀不动时应立即校准安全阀的压力以保证贮罐的安全。

8.5、操作所有的阀门启闭应缓慢,防止用力过大损坏阀门。当阀门冻结无法启闭时,应用热空气或热水加温解冻,严禁用硬物敲打、火烤或电加热。

8.7、在贮存的介质是液氧时,因氧气是强烈的助燃气体,因此罐体必须经除油脂处理。在操作时严禁使用带油脂的工具、防护用品和钢铁类撞碰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应使用无油脂的橡胶或黄铜工具。

8.8、发现罐内压力上升异常,应立即将气体放空阀打开,并查明原因,防止超压出现事故。

8.9、在短时间停用时,不要将贮罐内液体全部排空,按中断使用时间的长短留5%—10%的液体量,以减少重新充装时的蒸发损失。

8.10、当贮罐液体排空后,应保持罐内0.02MPa压力,以免潮湿空气进入管路系统,造成管路阀门堵塞。

8.11、操作时注意贮罐外表面有无“冒汗”现象,如发现“冒汗”应停止使用并查明原因。

8.12、贮罐充装率不得大于0.95,防止罐内气相体积过小压力突升时引起安全事故。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