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畜牧局:张晓国 学号:71号
县域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中牟县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中牟县地处省会郑州和古都开封之间,土地总面积1416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22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过去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中牟县作为郑汴之间唯一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在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中,具有主要发展空间、战略支撑点的重要作用。根据郑汴新区开发建设总体方案,将中牟整体纳入规划之中。面对空前的发展机遇,如何实现县域经济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是中牟县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众所周知,实现中原崛起,最关键、最要害的,是破解“三农”难题。譬如,实现中原崛起的途径是“三化”,这“三化”说到底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工业化的实质,是完成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转变;推进城镇化,意味着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而包括中牟在内的豫东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实现中原崛起的“瓶颈”和“软肋”。再譬如,在发展布局方面,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板块,这四个区域的发展都绕不开“三农”问题,其中最困难的,是与中牟经济结构、资源状况相似的黄淮地区怎样快速发展。因此,寻求、探索平原农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是个新的命题。
中牟县位于郑州开封之间,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较好,又面临郑州东扩等诸多机遇,因而最有可能在平原农区中率先突破,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创造经验,做出表率,成为豫东乃至整个平原农区发展中的排头兵。中牟县怎样才能成为排头兵,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要使中牟县成为豫东乃至整个平原农区发展中的排头兵,除了指导思想明确外,还应当选准路子、迈好步子。所谓“选准路子”,就是要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整合资源、创新。要坚决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所谓“迈好步子”,其要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中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中牟的工业化进程;按照建设“大郑州”的总体要求,规划、布局中牟的产业和定位;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处理好市场和推动的关系;按照实事求是、扬长避短的原则,防止抓工业“饥不择食”,防止丢掉自己的生态和农业综合开发优势,防止忽视市场作用而过度依赖的倾向。
通过中牟的发展,促进开封的发展,把整个中原城市群经济带给打通了,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想法,对带动河南东部农业区的发展也有战略意义。下面就中牟的发展,我谈一些想法。制造业一定得集中。为什么要集中呢?集中便于分工协作,基础设施可以共享。如果郑州市要退二进三,把制造业向东部迁移的话,那中牟就不如干脆打个旗号出来,就是“郑东制造基地”,这个可能对你的发展是有利的。另外,就是企业的选择,绝对不能收包袱沉重的国有企业,对污染的企业要有控制,如果没有特别的办法处理污染的话,不能接收。同时眼光要放远一些,不要仅限于退二进三,要引进省外和国外的企业。选择合理的开发,打造“郑东制造基地”,必须建立有效的开发。
我们这个规划设想本身是经济发展,毫无疑问,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体现得还是比较充分的,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应该进一步考虑,保障措施和全面发展问题。全面发展问题,主要有这么两点,一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二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个关系要协调好。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比如现在我们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养殖场都有了,但是,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的速度可能更快,在这种情况下,生态保护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得更加注意了。过去一个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地方偏重的都是考虑经济效益,其实,同时应该考虑水土资源和其他资源的高效率问题,资源也好,能源也好,现在就我们这个规划来说,应该更好地加强注意。在农业结构调整规划中,我们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畜牧业。畜牧业按规划要求,2012年畜牧业的总产值要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我以为这个提法还是很正确的,也是符合当前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农业结构调整应该把畜牧业作为重点来考虑,但是,发展畜牧业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要建立一个比较稳固的饲料基地,饲料基地没有保障,畜牧业就不能稳定发展;再一个就是深加工,畜产品的深加工保证不了,畜牧业就难以健康发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畜牧业更带有产业化的性质,对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要求更高。我们应该有条件做到提高畜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的比例。近年来,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必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县畜牧业科技含量大幅提高,畜禽品种改良、动物卫生监督、疾病防治、饲草饲料、标准化生产、良种繁育等实有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全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日益健全,现有种公猪站6个,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4万多头,畜禽人工授精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应用,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与此同时,更要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强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品种改良,加快培育畜牧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从而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今后,我县将继续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支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促进全县养殖规模扩张,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把我县建成畜牧强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个地区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由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及区位特征与外部经济和制度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就中牟来说,中国的深度开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建设、郑汴一体化等因素,对中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强烈冲击,为中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中牟的机遇是外部环境变化所提供的,由这种机遇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结果是通过经济主体根据市场原则作出选择来实现的。因此,中牟各级应该放手让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让资本的所有人自己根据利益最大化要求,按照市场的原则对于是否进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从什么产业进入、以及什么时候进入等作出选择和决策。当然,市场选择,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为了给外部资本的进入打开通道、建立平台、提供环境,也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相关稀缺资源和避免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造成伤害,中牟县委和必须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第一,把中牟放在大郑州的格局内,进一步弄清楚其功能定位;第二,按照功能定位的要求,对辖区内的全部国土资源做出较为详细的使用规划,并把该规划与大郑州的城市发展规划对接;第三,工业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工业区的布局还需进一步论证。项目的选择应坚持生态原则和集中布局原则;第四,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资本进入提供良好的硬环境;第五,杜绝或减少乱收费,打击各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活动,提高服务效率,为资本进入提供良好的软环境;第六,应考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中牟作为未来大郑州最具吸引力的居住区的可能性,在国土资源规划中预留足够数量的房地产项目用地,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发展。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