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语文课到底要交给学生什么
2025-09-25 17:55:19 责编:小OO
文档
语文课到底要交给学生什么?

1,写作功底:日后办公,尤其是涉及到团体与团体的交流(公司之间、公司与事业单位之间等),要有相当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采。

2,个人修养:有工作经验的人都了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可以折射出此人的个人修养与气质。

0

|评论

推荐答案2011-11-2 15:39

感觉阅读理解的答题思路比较重要,作文的话教教他们怎么分析题目,别跑题了,基础知识就得靠日常积累慢慢来了,平时看到容易念错的字就得给标注一下

2011-11-2 15:05 袁斐龙|二级

呵呵,说实话,一般学校的语文课基本就是玩。

0

|评论

2011-11-2 15:16 y381196853|二级

你所说的是抽象,这个是要看你教的是几年级的学生,不同的阶段学生所学的东西也是不同的

0

|评论

2011-11-2 23:24 红石头硕|二级

如果能教给他们如何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看待世事就很错呢

0

|评论

2011-11-4 11:08 匆匆与大侠|二级

培养语言基础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

关键字:语文,新课标,人文素养,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到新课标的实施。其中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就使许多语文教师感到棘手。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人文素养

  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我已思考了很长时间。问问以前教过的学生,看他们对语文课留有什么印象。结果很多学生都说没留下什么印象,只是多认识了几个字。还有的学生表示讨厌语文课,说什么也没有学到。再看看现在所教的学生,他们上课一点激情也没有。老师提一个问题,底下举手的就一两个人。很多学生手拿着笔,嘴张得大大的,就等着记老师的答案。考试考到老师讲到的题目还能会做,换一换花样就找不到门了。尽管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但学生语文成绩总是不理想,也缺乏必备的语文素养。很多老师和学生都疲于应付考试,把考试当做教学的目的和归宿。或许学生考试考得不错,难道这就代表他们已经学好语文了吗?责任在谁?我看大部分在我们教师。语文新课标给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也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传统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而新课程则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只不过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把“人文”提到了重要位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一些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中走了极端。

  现在,我们有的老师在语文课上还是舍不得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怕延误“上课的45分钟”,怕考试的“重点”讲不到,更怕学生难以应付的“发言”打破自己预设的“轨道”。如此一来,就扼杀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部分学生越来越麻木、消极、被动和惰性十足。《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而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而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剥掉自己知识权威的面具,不能再越俎代庖,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觉得,语文课堂中,要多给学生倾吐的机会,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情真意切的课。我曾听过几位教师的课,发现他们的课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课堂中自始至终都流淌着浓浓的情感。因此,我也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以情促悟在语文课堂中是多么重要。如果语文课堂上没有情感流淌,那么,语文教学也将成为一潭死水。因为语文本身就是感性的。有了情感的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深刻内涵。那么,如何创设充满情感的成功的语文课堂呢?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在教学中,想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首先要充满激情。教师从进入教室那一刻起,其精神状态就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气氛,并为此节课奠定了感情基调。教师的“情”从何来,当然来自于对教材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批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波涛。只有自己先被感动,先有了是非、善恶、美丑、爱憎的鲜明态度,出言才会真切,才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才会让文本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桥梁。学生以情悟文,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木。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失去了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每一种语文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刘国正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仍然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脱离语文学科特点去搞广泛的“综合性学习”,也是难以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样是违背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尊重文本,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要通过自主研读文本或带着文本走向教师,以获得新知,陶冶情操,发展能力。

  语文教学是个复杂艰苦的过程。语文教学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过程。我们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也要培养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素质,丰富他们的情感,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我们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喜欢语文,迷恋语文,离不开语文。 

 

韩冰  

加关注发私信11

关注 13

粉丝 10613

访问量职业:中学教师

地区:句容市

文章分类 所有文章

最新动态

教研成果

教学札记

教案课件

学生辅导

学生成长

教学管理

案例故事

同行同事

家长互动

杂文闲谈

业余生活

特长专长

资质证书

桃李满园

网摘资料

教学心得

其他论文

心灵感悟

泪眼纷飞

文章归档<年   >>

01月 02月 03月 04月 

05月 06月 07月 08月 

09月 10月 11月 12月 文章评论更多思想者 (游客) : 很有见地,语文教学需要有质量的反思,更需要大量经常反思的语文教师,这样的教师越多越好。一个连语文教学目标都不明确的教师,是教不好语文的。xlq (游客) : 确实,一个不能善待自己的人,绝对不可能会善待别人,更别提培养学生了。而事事都要争第一,从某种角度而言是种严重的功利心态,怀有这种心态的人只能从事竞技体育,根本不应该从事教育事业。你好 (游客) : 好呀,现在有这样学识的真的不多了!山西人 (游客) (游客) : 你讲风水?我在某高校讲授风水与建筑 如你是,加我qq157786923山西人 (游客) : 韩冰真的不错!我也是一名教师,你今日的感受如同十年前的我!你会成功的! zmoon : 四年前我也像你这样,朋友,相信你会是为优秀老师!加油MTX66 : 微笑,目光中充满了充满鼓励和赞许。愿韩冰老师永远把微笑送给你的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美丽,需要你的赞许与鼓励:)MTX66 : “是应对应式教育的本领?还是强调对人的精神和人格的培养?”这是给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的难题啊MTX66 : 能够常常反思的教师,相信教育教学必有所成就!MTX66 : 支持!儿子的几任班主任和我的一些同学、朋友,都是很敬业的班主任,很敬佩更心疼那些敬业的班主任,除了重要的教学任务要钻研要追求,班级几十个孩子的成长呵护,让他们付出太多的心力了。“做一个善待自己的班主任  教学札记 (2篇) 展开 列表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两天前,教研室来学校调研。教研员听了我执教的一节课,我上的是《十三岁的际遇》。课上完以后,教研员张老师是一位资深的高中语文教师,给我的课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张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认为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确实,今年已经是工作第三年,试问自己这三年来我学到了什么,成长了什么,回顾过去,突然发现自己心生茫然。这几年自己被忙忙碌碌的工作生活所捆绑住,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从教的初衷,那份激情和热情已经在不经意间消退了。记得以前,我和我师范的老师交谈,我结合我实习时的感受,我想她提出了一个一直存在的疑惑: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我的疑惑在于,我认为学语文应该学与语文素养有关的东西,而我在中学时候听的很多语文课包括她自己实习时上的一些语文课,却更多地是在指导学生如何应对各级考试。考试成绩固然是不差了,可回过头去看,个人的语文素养并没有怎么提高。这样的问题其实也不是

阅读(7) 评论(1) 2009-10-12 20:27 

今天教的书,你反思了吗?

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的完全照搬,新时期的教师要力争做到教师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过去的教师上课,过多的依赖教参,如今的教参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案例挖,绝大部分是在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维的空间。因而教师也就需要更大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课堂是自然地也就增添了许多精彩的生成,当然也难免会有需要探究和商榷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反思。教学反思绝不是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也不是一个人的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教学反思也应该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并且付出极大努力的过程。今天的教师,需要问问自己:今天教完的书反思了吗?思考总结得与失,以扬长避短。当然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否则,你的思考只会停留于表面,你的教学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语文课堂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发布者: 张俭      发布时间: 2011-10-20 19:38:04

 

我们常常会发现语文课堂是最容易形式多样的,每个教师操纵课堂的尺度都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教师也能百花齐放。但是教师应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底要交给学生什么?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学生在语文课堂学到的知识往往不易显现,但是在长期的渗透性学习中,学生在其他的科目中逐步显露出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做到的几件事就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速读能力,影响学生一生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感而发,避免学生在以后的交际中言不由衷。

4.关注语文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比如与物理、数学、化学课程的联系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知识,使语文课程逐渐被学生所喜欢。学生发自内心呢觉得学着有用处。

    为了能达到以上的目的,语文教师就应该不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能认为只要熟悉教材内容就能在语文课堂上稳操胜券。而要在业余时间不短涉猎各种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