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
1.1金融科技的内涵
金融科技是指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前沿技术,加速与金融的纵深发展,创新传统金融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金融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近年来,金融科技逐渐呈现出场景生活化、服务便民化、产品多样化等特点和边际成本为零、用户思维、迭代升级等优势,为金融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2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加速布局
发展好乡村振兴是国家当前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新动力,是资本流入的一片蓝海,而金融科技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金融科技加速向农业农村渗透。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机构紧跟国家的大方向,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及金融服务覆盖度,寻求新的突破点。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发力,有针对性的服务于农业农村的金融需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研发专有的金融服务平台,集合农产品电商、移动支付、农业小额贷款等功能,提供更加全面化、综合化的农业农村金融服务。如建设银行创建的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务的“数据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服务新模式,并领先同业创新了关于农村建设的信贷产品,有针对性地重点对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住房安置改造、现代农业等项目建设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1.3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金融科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需拥抱金融科技,金融科技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金融科技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配合,运用金融科技走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金融科技不仅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服务于“三农”问题,而且有助于把控农村地区的金融风险,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科技为支撑,与金融相结合,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金融科技准确定位农村地区的金融痛点。一方面,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程序多,时间长,手续复杂,乡镇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贷到相应资金;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常见的典当、摇会、标会等非正规金融机构风险大,利息相对较高,合规性差;再加之,农村金融一直处于一部分人找不到合适的借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三种合力聚集到一点,在这种状况下,更加迫切地需要金融科技提供支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来解决信息不对称、融资难等问题,金融科技的加入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借助于技术优势,金融科技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能够精准定位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痛点。
二是金融科技助力落实到位。国家领导层多次在相关会议中提及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降费减税等,这都表明了国家对乡村振兴的必胜决心。而金融
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探讨
李姝萍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以科技为支撑的金融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机遇与挑战。坚持金融科技发展方向,突破瓶颈,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金融科技的到来,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农村地区开始顺应发展的趋势,乡村振兴战略开始以此为契机大展身手。在对金融科技的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分析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深入剖析制约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矛盾点,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
Discussion on the Fintech to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 Shu-pi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andong taian271000)
【Abstract】Financial innovation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ing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We should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intech,break through bottlenecks,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tech,rural areas began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an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egan to take this as an opportunity.Based on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Fintech,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Fintech to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nd deeply analyses the two major contradictions that restrict the Fintech to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Finally,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feasible Fintech to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Financial technology;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Financial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27(2019)-04-0008-02
作者简介:李姝萍(1998.3—),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农业大学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科技又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服务作用的一个媒介。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金融科技弥补了农村地区的数据空白,网罗了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增强了农民的金融意识,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全方位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力保的落实,这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机遇。
2.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因素
2.1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与农民匮乏的金融知识之间的矛盾
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布局农业金融产品,提供相关的涉农助农贷款服务,由此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包括农产品期货期权、农业保险等新型金融产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产品与服务。而农村地区的农民囿于保守观念的制约,农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限,认知程度有限,而金融科技作为刚刚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在农村地区的接受度有限,农民对其进行使用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之农村环境相对闭塞,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金融观念淡薄,致使农民对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了解并不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机银行、农产品期货期权等新型金融产品的推广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与束缚。
2.2金融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农民信息数据来源分散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在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已基本实现,近年来,为支持农业的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积极引导号召,农村金融体系陆续加入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构成一个大集合,它们之间相互协作;在征信体系方面,经过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努力,对涉农企业和农户的信用信息的采集已初具雏形。但在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农民的数据种类复杂,居住区域较为分散,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要想掌握比较全面的数据信息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征信信息较难覆盖到不进行银行借贷行为的涉农企业和农户,征信数据不完善,与金融科技融合度较低,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想要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仍存在一定障碍和困难。
3.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3.1培养复合人才,致力乡村振兴
人才是现在社会最为稀缺的,而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农村金融机构更加需要吸引各类人才,尤其是对于以技术为支撑的金融科技来说技术型人才更是重中之重。培养并建设适应金融科技的专业人才队伍,打造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借助金融机构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等优势,整合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构建,实现金融机构的去中心化、扁平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农民的信用数据,将分散的数据集中化带来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优势;强化风险管理与控制,使借贷资金更加合规化、透明化,在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做好系统安全运营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风险紧急处理机制和涉农企业和农户的信息保密机制。这些都需要一个全面的人才团队来完成。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团队合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从各层面分析来看,现如今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更加需要T型人才,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针对目前的金融科技的技术需求,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增加一大批技术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下沉、深耕到农村地区,一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并组建专门的
技术研发部门,打造人才团队,不断为农产品的金融创新与服务注入动力。与此同时,加大对员工的定期培训,尤其是增加技术操作方面的培训,进一步加深专业素养的提升,更需要员工扎根基层,搜集到农村市
场需求,透过需求,找准市场痛点,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3.2思维领跑,决胜乡村振兴
从两大维度讲求思维模式,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思维和涉农企业和农户的借贷思维模式。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思维,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观上,以发展长远的眼光看金融科技,农村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思维,注重金融信息技术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如嵌入微信等社交软件,构建起涉农企业和农户以及农村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金融社群,加强与电商的合作,网罗信用信息,交易数据等,让科技为助力金融,与金融结合,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服务水平,提升金融科技的业务权重,促进金融科技和金融业务的相融合,让金融科技走上合规发展的道路,全方位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二是涉农企业和农户的借贷思维,提高农民对金融科技的认知度,加强农民金融意识,授人以渔,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引导农户思维模式。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离不开农村农业农民,而农民的思维是一大突破口,让农民拥抱金融科技,接纳新型的关于农业的金融产品,既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又让农民干劲十足,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便显得至关重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向前的一大步。3.3创新发展,制胜乡村振兴
一是以科学技术以依托创新金融服务,效率较低、信息的不对称是农村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阻碍,而凭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能够有效缓和效率较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农村金融机构借助金融科技,创新整合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结构,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借贷行为,提升服务效率,运用科技助推信贷模式的数据化,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供给的资源配置水平,让农村金融行业的供给与农村市场的需求相平衡,充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二是丰富创新金融产品,促进金融产品与金融科技的深入融合。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应业务相结合,开发出对应的金融产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教育振兴是关键。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需紧密结合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可以灵活地调节贷款额度、利率结构等条目,运用金融科技为涉农企业和农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三是创新风险管理,发展普惠金融。广泛运用金融科技,嵌入到业务处理的全流程,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风险管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并积极推进多主体参与担保,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有效较低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持久战,需要多方助力,更需要金融科技的加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需要金融科技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更对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科技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蓝图方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地区的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立起多层次、覆盖面广、切实解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也需要金融金融科技来提升服务的水平,以更好地助(下转第11页)
●
独寂寞缺乏安全感。另外,有些农村留守妇女迫于对丈夫的关爱,不会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忧虑向丈夫倾诉,内心压抑,精神孤独寂寞。
三是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闲暇生活比较单调。由于受到资金的,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像文化站、图书馆、电影院、运动场等这样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欠缺,使得留守妇女的闲暇生活比较单调,在农闲时,她们主要通过看电视剧、打麻将、聊天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因此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另外,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致使她们绝大多数还不能享受更高级的休闲方式,比如上网、跳舞、阅读等。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这种单一形式的休闲方式不利于农村留守妇女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妇女不仅要承担生产和生活两方面的繁重体力劳动,而且要长期忍受独守空闺的孤独与寂寞,忍受精神和心理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更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来缓解压力、排解孤独情绪。留守妇女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2.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探讨
目前,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现状不容乐观,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道德教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唯此才能推动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领导,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留守妇女既要对内营造
和谐的家庭关系,又要对外处理好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因此她们成为
乡村良好风气的主要塑造者。留守妇女所在地区的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和关心对她们的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她们的文化生活,满足她们对文化精神的需要,除了在硬件设施、资金投入等方面支持外,还应结合留守妇女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她们的热情和潜力,积极鼓励和组织她们开展“美丽乡村美丽人”、“新农村新农妇”、“美德当家”等形式的评比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开展歌舞、戏曲、民间风俗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并让这些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参与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中,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2)资金到位,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资金匮乏,很多地方的文
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一些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力。当前,许多农村文化活动资金来源贫乏单一,原本就捉襟见肘的乡镇财政无力支撑,这往往使得农村文化工作难以为继,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无从发挥。目前,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现状不满与自身对文化的渴求得不到实现的矛盾,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踊跃投资,积极
合作,助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形成双赢和多赢模式,形成长效机制。特别应加强乡镇文化站、农村广播站、图书馆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农民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对于提高留守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3)变“送”为“种”,抓好农村留守妇女的人才队伍建设。要想改善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最关键的资源是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单靠传统的“送文化下乡”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当代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做到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充分挖掘、激发和保护留守妇女当中的文化艺术潜力,让那些扎根土壤的艺术活力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发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首先,应该切实加大发现人才、培育人才的力度,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戏剧、皮影、剪纸、面塑、泥塑、年画、秧歌等传承者的培养和爱护。其次,着力组建民间优秀文化队伍,积极传播和发展民间文化。因地制宜地挖掘各地的文化特色,组建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文化队伍,定期对这些草根文化队伍进行培养,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比赛,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增强农村凝聚力和提高农民文化自信心。
(4)与时俱进,大力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
中华民族爱国、仁、义、礼、智、信、孝悌、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传统文化严重流失,造成道德滑坡,社会风气不正,因此,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利用传统的节日、庙会、戏曲表演、电视节目、报纸报道等形式外,还要与时俱,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手机、微信等现代通讯形式和手段,向留守妇女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传统道德规范和社会正气,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多管齐下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她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全德,齐建英.论农村“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0.
[2]何志扬,田晚荣.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中国妇女报,2016,06.
[3]岳雷波.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经济学院,2007,3.
[4]从广西田林壮剧“娘子军”看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新华网,2011-10-01.
●
(上接第9页)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杨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挑战和对策———基于赣州市的调查与思考[J/OL].金融与经济,2019(02):60-[2019-03-08].https://doi.org/10.19622/j.cnki.
cn36-1005/f.2019.02.010.
[2]韩国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当代金融研究,2018,No.5,101-109.[3]张启文,李鹤.金融科技如何创新助力黑龙江乡村振兴[J].奋斗,2019(03):68-69.[4]农发行总行信息科技部课题组,邵世敏.提升金融科技能力高质量服务乡村
振兴战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8(05):29-32.
[5]孟祥东,薛兴利.农业大数据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J].中国集体经济,2015,No.474,5-8.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