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肉牛养殖与育肥技术4
2025-09-25 17:54:20 责编:小OO
文档
育肥牛养殖与育肥技术4

一、育肥原理

育肥的目的是获得优质的牛肉,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谓育肥,就是必须使日粮营养水平高于维持和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获得较高的日增重,缩短育肥期,使多余的营养在使肌肉生长的同时沉积尽可能多的脂肪,达到育肥的目的。对于幼龄牛,其日粮营养水平应高于维持和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对于成年牛,只需高于营养需要即可。

不同品种的牛,在育肥期对营养的需要量是有差别的。以去势幼龄牛为例,乳用品种牛所需的营养物质比肉用品种牛要高出10%~20%。

不同生长阶段的牛,其生长发育的重点不同。幼龄牛以肌肉、骨骼和内脏为生长重点,所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高一些。

成年牛主要是沉积脂肪,所以饲料中能量应高一些。由于二者增重成分不同,单位增重所需的营养量以幼龄牛最少,成年牛最多。当脂肪沉积到一定程度后,成年牛的生活力降低,食欲减退,饲料转化率降低,日增重减少,必须及时出栏,以免浪费饲料。

公牛在丰富的饲养条件下增重极快,每单位增重平均消耗饲料几乎较母牛省10%以上,阉牛则介于公母牛之间,阉牛在饲养水平高的时候较公牛易于沉积脂肪,达到“雪花”肉。

由于维持营养需要没有直接产品,所以在育肥过程中,日增重越高,维持消耗的比重越小,则用于增重的比重就越大,能量的利用率也就越高。各种牛用于增重所耗净能相差不大,仅仅是脂肪和肉的增重与骨的增重的不同比例所致。因此,如何降低维持能量消耗是肉牛育肥的中心问题之一。

各县区及各肉牛育肥场(户)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牛场所在地的可能条件(饲草料)来决定选用何种牛(年龄、品种、性别),用什么日粮,用什么方法育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育肥方法

1、“吊架子”育肥  育肥之前,按一般饲养方法让牛正常生长发育,选择最有利的育肥时机进入育肥。吊架子期间因为日增重不高,一般农村条件均可达到。例如,向港澳市场出口为目标育肥,要求出栏年龄3岁以下,体重600千克以上。可选用2周岁以下、体重达到380千克以上的架子牛,以日增重1000克育肥3个月即可达到出栏体重。具体方案是,可以利用青草季的最后3个月放牧。每天回圈于夜间每头牛补饲1.5~2千克精料,以便获得700克以上的日增重。第三个月改为舍饲,青草不限量,日补料3千克以便获得900克以上的日增重,根据膘情的改善和体重来决定出栏时期。放牧育肥效果受牧草丰茂、草的质量、放牧行走的距离和起伏坡度等因素影响,往往不尽如人意。若牛的膘情或体重不足,则顺延育肥期。

舍饲育肥成本高,但在相同精料下可较放牧育肥多增重达10%以上。舍饲育肥有三种饲养方式:其一,每日定时上槽两次,下槽放于运动场自由活动、自由饮水(饮水1~2次,拴于舍外);其二,散放饲养,每个小围栏10头牛,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其三为全天拴系,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定时补料。我市肉牛长期育肥的实践证明,以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设施要求低,省工又省地面;在同样粗饲料和精饲料日粮条件下,可较第一种方法多增重近10%;第二种方法介于两者之间,低于第三种方法,但粗饲料损耗大。

利用农副产品与干草、青贮搭配育肥,要增加精饲料。秸秆若经过氨化处理可节省精料,达到近乎青草育肥的效果。全粮食白酒糟、豆腐渣、甜菜渣等,可当作精料用于育肥。一般含籽实壳50%左右的酒糟、醋糟日喂量最高不得超过日粮的25%(按干物质计算),这类渣糟的水分含量变动很大。若按风干物计算,则每喂1千克可节省精料0.2~0.3千克。

2、一贯育肥法  一贯育肥法也称为持续育肥法,广泛用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使用这种方法,日粮中精料大约占总营养物质的50%以上。犊牛出生后即用高能量以及配合代乳料,使犊牛日增重达到1 000克,使120日龄体重达到180千克以上或7月龄体重达到280千克以上屠宰。这种育肥耗费牛奶和精料较多,非我国消费水平所能承受,但国外多利用此方法,可根据星级旅游饭店的特殊要求,以销定产。这样生产的牛肉称为“白肉”。

犊牛出生后,随母哺乳或人工哺育。在良好的补饲条件下,使180日龄体重达到180千克以上,断奶后精料补喂量占日粮35%~45%。到周岁时体重达到400千克以上,即平均日增重在1千克左右,获得优质的肥犊牛肉。其成本较“白肉”低得多,而且能充分地利用牛的产肉潜力,但仍应以星级旅游饭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销定产为宜。

3、成年牛育肥  成年牛育肥的对象是我市培育的西门达尔肉用杂种牛,这类牛生长发育良好,复膘和增加脂肪的沉积量较大,牛肉的香气滋味和嫩度得到较大改善。育肥之前应对育肥牛作全面的健康检查。治疗无效的严重疾病牛、过老且采食困难的牛不必育肥,否则浪费饲草料。

成年牛育肥需要营养超过维持需要,只有增重即能达到育肥效果。瘦牛的增重以肌肉体积和重量的恢复为主,生长脂肪为辅;中等膘情、体质正常的牛,其增重则几乎都是脂肪。所以,成年牛育肥最好考虑将来的用途。若用来直接加工肉制品的,则牛不必太肥,以免浪费饲料。因此,可采取低日增重育肥,让其肌肉组织充分恢复达中上等膘即屠宰。舍饲需要供给全日粮混合饲料,充分利用优质牧草即可达到育肥目的。并科学地利用氨化秸秆、青干草等搭配舍饲,每头牛每天补3~5千克配合料,以获得1200~1400克日增重,即可达到目的。这样育肥大约需2~4个月。

若计划作鲜肉出售,则必须考虑牛肉的嫩度和滋味。在设计育肥时,要求取得较高的日增重,使肉变嫩,滋味香美。低日增重,不能达到此目的,应按高于1千克日增重安排日粮。例如,全舍饲夏季每天每牛饲喂精饲料4千克以上,冬季补料5千克以上,若结合渣糟类和块根块茎类则更好,可减少精料用量。一般育肥期为2~3个月,当育肥牛达到上等膘情即可出栏。

三、总体技术要求

1、育肥牛选购。要选择体形外貌和肉用性状明显的皮埃蒙特、利木辛、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及其杂种肉牛牛犊或架子牛进行分阶段育肥,犊牛(6月龄以内)、育成牛(6一12月龄)、架子牛(12—22月龄)。

2、贮备充足的饲草料。按头均日采食干草(氨化麦草、青贮玉米秸、苜蓿青干草等)3—10kg,配合饲料1.5—4kg贮备。

3、饲草料的加工调制。麦草以氨化为主,玉米秸秆青贮,青干草晾干后及时贮存在草棚内,防止雨淋暴晒。各类饲料喂前除去尘土、铁丝、玻璃、碎石等杂物。

4、饲喂及饮水。日喂两次,早晚各一次,间隔12小时,使牛有充足的反刍及休息时间。饲喂顺序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少喂勤添。草拌料时,应冬拌干,夏拌湿,不喂霉烂变质的饲草料。每天饮水2—3次,夏天饮水3—4次,冬天水温应在0℃以上。

5、棚舍要向阳、干燥、通风,每头成年牛占地3m2,舍内设饲槽和水槽,舍外设向阳遮阴、栓系的场地和饮水槽。

6、保持圈舍、用具清洁卫生。每天清理棚圈内外粪便,牛床垫上5-10cm长短的干草,防止腐蹄病的发生,舍内外用具每半月左右用0.3%的来苏儿水消毒,饲槽喂前彻底清扫干净,每周用2一3%的火碱(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一次,水槽勤换水,及时清洗。每天刷拭牛体1—2次,保持牛体清洁卫生。

7、适当运动。育肥阶段要安静少动,尽量创造利于反刍和休息的环境,公牛要去势育肥,运动场的环境要清净、干燥、宽敞,站立或运动有一定的空间。

四、肉牛育肥技术环节

1、犊牛(6月龄以内)的育肥。此阶段犊牛刚断奶,瘤胃内微生物尚未发育完全,纤毛虫仅为65.9万个/ml,所以须特别注意其营养补给,加强饲养管理。首先对入舍犊牛进行编号登记,做好生产记录。每天供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优质青绿饲料为主的粗饲料,头均喂量2一3kg,自由采食,少给勤添,控制氨化麦草饲喂量,头均日饲喂量0.5kg,粗饲料饲喂比例为氨化麦草、青干草和玉米青贮1:2:1。头均日喂精料1.5—2kg,分三次喂给。每天饮水3—4次。在育肥前对所有牛只实施体内外寄生虫驱治,灌服健胃散、人工盐或补液盐1—2次。

2、育成牛(6—12月龄)的育肥。此阶段牛的瘤胃微生物区系发育基本健全,对粗饲料的利用率较高,是骨骼发育的主要阶段,应供给苜蓿等优质青绿饲料或优质青干草,搭配氨化麦草、青贮玉米秸秆等粗饲料,饲喂比例为:氨化麦草、玉米青贮和优质青干草1:2:1,实行限量饲喂,头均日喂粗饲料4—6kg,精饲料2.5—3kg,日喂2次,间隔12小时,日饮水2—3次。

此外,对所有入舍牛进行分组编号,每月称重一次,做好生产记录。驱治体内外寄生虫,灌服健胃散、人工盐或补液盐2—3次。

3、架子牛(12—18月龄)的育肥。此阶段牛只生长发育较快,需要供给一定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以粗为主,以精为辅。粗饲料以苜蓿、毛苕子等优质青干草或青绿饲料最好,氨化麦草和青贮玉米秸秆亦可。精饲料按营养标准合理配合。期间实行限量饲喂,每天头均喂精饲料3—3.5kg,粗饲料10—12kg,其比例为氨化麦草、玉米青贮和青干草2:2:1。日饲喂2次,间隔12小时,日饮水2—3次,每月称重一次,做好生产记录。

4、催肥阶段的饲养。此阶段为3—4个月,期间平均每天饲喂精料3.5—4kg,粗饲料9一lOkg,其比例为氨化麦草、玉米青贮、青干草2:2:1。日喂2次,间隔12小时,饮水2—3次,先喂青干草或青绿饲料、青贮,再喂精饲料。

五、饲养管理技术环节

1、饲养人员要认真遵守饲养管理制度,按时添加饲料、供给饮水,细致观察饲草料有无发霉、变质等;观察畜禽采食、饮水、反刍、运动、休息、排粪、排尿等有无异常,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请兽医检查,进行诊断治疗。工作期间戴口罩,穿工作服,工作前后用肥皂洗手。

2、饲养人员应坚持每年体检,患有结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者不得担任饲养工作。

3、做好灭蝇灭鼠工作,清除的粪便及污物经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实施农业的循环经济。

4、病死动物尸体在划定地点做深埋、消毒等无害化处理,严禁乱抛乱扔,污染饲养环境。

六、消毒技术环节

1、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养殖场布局要做到生产区和管理区分开,生产区周围有必要的保护设施;场内分别设净道和污道,建有进料、出粪通道,并严格分离。生产区大门口要建立更衣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吊挂紫外线灯,消毒池宽于门、长于车轮一周半,池内投放消毒液并经常更换,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消毒。

2、畜舍及其设施设备应每天清扫干净,保持清洁、卫生、干燥,每周用20%的石灰乳液或5%的来苏儿溶液消毒一次。食槽中剩余草料每天及时清除,饮水槽要经常换水,保持槽内清洁卫生,每周彻底清洗一次。

七、免疫技术环节

1、养殖小区内所有饲养牛,均应按照免疫程序规定的内容对各种疫病进行疫苗预防注射,各类疫病免疫率要达到100%,确保肉牛安全和人体健康。

2、每年进行两次牛体内外寄生虫的驱治工作。春季以驱治胃肠道线虫为主,夏季防治疥癣,秋冬驱治胃肠道线虫。

3、在使用生物药品前应仔细检查封口,胶盖是否封闭严密。如有裂纹、瓶中含有异物、霉团、摇不散的凝块等变质者均不能使用。瓶签上有关药品名称、批号、使用方法及有效日期等应保持完整,以便查考。过期的生物药品不得使用。

八、检疫技术环节

1、对所养殖的肉牛要定期进行检疫,及时准确掌握其健康状况。新购进的牛只,调入前由兽医人员对调出地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为非疫区的方可办理调入手续,与此同时,派出检疫人员赴调出地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15天以上,调入后再隔离检疫15天以上,未发现异常方可投入并群饲养。

2、肉牛出栏、交易,应先报检,经动物检疫员检疫合格,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上市交易,出县境须办理出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证条件:肉牛来自非疫区,免疫在有效期内,须佩带免疫耳标,临床检查健康。

九、提高育肥效果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1、育肥注意事项

从外地购牛时必须了解产地疫情,并做检疫。选牛时除健康状况应注意之外,并应注意其年龄与体重,例如,非良种黄牛断奶重(180日龄重)、周岁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不得小于100千克、180千克、230千克和250千克;当地西门达尔良种牛及其改良牛则相应分别不得小于140千克、340千克、410千克和580千克。要挑选嘴宽、骨骼舒展、皮肤较松、腹部充实、不卷腹、性情温顺的牛。此外,还应注意管围不得过粗,被毛正常,精神状况及外界刺激反映无异常的牛。

本场培育的牛进入育肥时,可根据育肥计划在原基础上逐日增加精料量。体重250千克以下的牛,每日增加不超过2千克;350千克以上的牛,每天增加不得超过2千克,直至加到最大量。从外面购入的架子牛,先在隔离圈舍检疫观察10--15天,以证实无传染病。在这期间一律不喂精料,进入育肥舍按上述方法每天加喂精料,直到计划日喂量。千万避免加料过快,造成消化不良。若配合饲料以非蛋白含氮物代替饼粕类时,更要严格地遵守过渡期饲养。育肥期日粮应稳定。

幼龄牛育肥的日粮安排注意避免育肥初期沉积脂肪过快影响后期的育肥效果,可以采取前几个月增重600~1 000克,最后1~2个月增重1 200克以上。

淘汰母牛育肥不宜与公牛、阉牛混舍,应分栏育肥。

育肥期要注意气温变化,夏季气温高于30℃时,要严格执行防暑措施。例如,利用风扇加强通风降温,在中午、下午最热的时候给牛身上喷洒冷水。还应注意防蚊、蝇和其他体外寄生虫。应注意日常卫生,进入育肥期每年驱虫两次。

冬季暖棚牛舍育肥,可在迎风面搭防风设备,避免冷风直吹牛体。通常气温在一5℃以上时对牛无不良影响,-10℃无大风对育肥牛影响也很小。    

2、提高育肥效果的措施

(1)饲草料调味剂的使用。例如,每100千克秸秆类饲料喷洒人工盐100~200克的水溶液2~3升,现喷现喂,可以提高饲料滋味,增加牛的采食量,从而提高增重。

(2)精料量占40%以上,可配合使用人工瘤胃素,每头牛日喂53~360毫克,可提高增重15%~20%。

(3)我市为缺硒缺碘地区,应针对性地选用矿物质添加剂,最方便是选用或制作舔砖用于舍饲育肥。

(4)投入产出比超过l:7的“牛羊EP增重剂”,这是激素类药物,效果稳定,把该药品埋植于牛的耳后根皮下,有效期60~90天。亦可连续埋植,增重效果在l0%~20%。注意在宰前10天检查埋植处药片是否已吸收完毕,否则应切开取出残片,以免牛肉中含过量激素有碍人的健康。还可注射生长素。

(5)若加工费低廉时,可按计划增重的精粗比例搭配,制成块状或颗粒状饲料喂牛,可明显地增加育肥效果。

(6)在管理上注意育肥牛舍的安静,尽量减少牛的活动,都可明显地提高日增重和有利于肉的变嫩,并可用抗应激类药物,使牛温顺,从而加快增重。屠宰前2天停药。

十、肉牛场的经营管理

1、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  肉牛场的组织机构应本着精简、责任明确的原则设置。包括领导机构,即场长、副场长等。职能机构包括生产、饲料加工、购销、后勤、财务等部门。人员编制本着高效优质、以岗定编、以岗定薪的原则,采取岗位职责明确、聘任上网、培训上岗的劳动组织形式,以确保牛场正常的生产组织形式和正常的生产秩序。

人员包括场长、副场长、畜牧技术员、兽医技术员、人工授精师、饲料加工员、饲养员、财务人员和后勤人员等。

2、各机构及人员的职责   各个机构必须明确责任范围,科学安排和使用劳动力,合理组织劳动分工和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各个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尽可能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不折不扣地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

A、财务部门:严格遵守国家的财务制度,账目齐全、规范,能及时反映一切经济活动;做好一切统计工作,核算生产成本,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财务状况;当好经济决策的参谋,实行一支笔制度,严把财务关。

B、生产部门:建立和健全各项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安全、高效组织生产。

C、购销部门: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安排,制定购销计划;联系货源产地和产品销售地,建立长久联系;安排专业采购或销售人员,按时、保质、保量、按最经济渠道购销产品,以保证生产秩序正常运行和资金正常周转。

D、场长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地方的有关肉牛生产的路线、方针、,制定全盘计划,包括年度生产计划和肉牛场的长远规划;审查本场基建规模和投资计划;组织各部门制定或修订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各部门的工作及计划执行情况,负责肉牛场生产、销售和人事劳资等重大问题。

E、畜牧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组织制定配种产犊计划、牛群周转计划、牛肉生产计划、饲草料使用计划等;做好生产测定工作,如体尺测量、各阶段体重、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的测定等;做好饲草饲料的原料采购计划和制定日粮配方,检查配方生产情况和使用效果;做好养殖档案记载、配种记录、制定选种选配方案,收集并记录最基本的育种材料;积极参加科研或配合科研工作,不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F、兽医职责:负责全场疾病的监控和治疗;定时进行检疫和免疫注射;制定药品和器械的采购计划;做好用药记录、制定用药、休药计划,规范用药行为;定时到牛舍巡视,密切与饲养员的联系,及时发现病牛,及时治疗;做好疾病的诊治记录和总结经验;培训饲养员最基本的预防疾病的知识,降低医疗费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G、人工授精员的职责:制定冻精、液氮及配种器械的采购计划和配种产犊计划;做好发情鉴定、妊娠鉴定工作,及时输精,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输精;定时检查生殖系统的疾病,做好记录,会同兽医治疗产科病;做好选配工作;统计受胎率、繁殖率等资料;定时到运动场、牛舍巡视,以便发现发情牛。

H、饲料加工员的职责:能按配方要求准确配合精饲料,定时定量完成工作;做好饲料原料的保管工作,做到防火、防鼠和防潮,堆放整齐、有序,节省空间;捡出原料中的异物,如铁钉、铁丝、塑料膜、石块和玻璃碴等,捡出霉变原料;料与包装袋要相符,把配合料准确无误地发放下去,禁止出现母牛采食育肥料或育肥牛采食母牛料等诸如此类的错误。

I、饲养员的职责:应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行动从牛体着想,体贴、关心、爱护牛,不允许虐待、打骂牛;按时作息,遵守劳动纪律,按劳动操作规程工作;勤添饲草,勤给水槽放水;注意检查饲草料中有无铁钉、铁丝、碎玻璃、塑料等,一经发现,立即拣掉;做好牛舍及牛体的清洁卫生工作,清除粪便,清扫牛床,对每一头牛按一定顺序刷拭;发现牛发情、产犊、发病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并协助有关人员解决;做好牛场及牛舍的安全工作,下班前关灯、关窗,经过检查后方可离开牛舍。

十一、经济效益评估

牛场经济效益与经营形式(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合资经营和集团经营等)、经营方向(产品为活牛、牛肉等)、生产规模、饲养方式(舍饲或散养)等有关。在抛开这些因素后,还与劳动生产的组织、经营活动的组织、科技含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常用的评价指标有:

1、劳动生产率指标  肉牛场的工种有饲养工、饲料工和配种员等。劳动定额因机械化水平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饲养工的定额为:舍饲条件下育成牛25~50头,育肥牛50~100头,产犊期加临时工。饲料工每人每天加工精饲料1 000千克以上,或粗饲料4 000~5 000千克。配种员负责200~400头母牛。

2、 技术指标  肉牛(包括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出栏日期等),犊牛(包括成活率、日增重等)。

3、经济指标

A、全员劳动生产率:即产品产量或产值与年平均在册职工总数之比。

B、直接劳动生产率:即产品产量或产值与年平均直接生产职工总数之比。

C、全员劳动利润率:年总产值减去年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及税金的余额与年平均在册职工总数之比。

d、每千克增重成本:牛群饲养费用减去副产品的余额(如牛粪等)与牛群增重总量之比。

E、人均占有牛头数:年平均养牛头数与年平均职工数之比。

F、年销售收入:年销售产品金额总数。

G、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减去年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

H、年税后利润:年利润总额减去税金及附加的余额。

I、投资利税率:年利润总额与投资总额之比。

J、投资回报期:年税后利润与投资总管之比。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