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自己在工作中更好的积累工作阅历,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那么如何写好一份工作总结呢?下面是我共享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3篇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赏析。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1 今年是我校教学质量年,我们教学讨论室在学校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统一、强化教学管理为突破口,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一、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人勤春早,刚一开学的 月 日,全部教学管理人员就在学校小会议室召开工作会议,在会上,全部教学管理人员纷纷发言,就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讨论、教学检查等方面言计献策,通过讨论,统一了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质量是关键。
教学检查是落实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为我们提供准时的教学信息,便于我们更好地加强教学管理,为此我们分别在开学初、期中及学期结束分三个时间段,采纳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手段,检查了老师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经检查,总体状况良好,尤其在教案编写、教学进度、作业批改等方面,90%以上老师做得较好。在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与提高。在学科组长教学常规会议上,通报了检查情况,肯定了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以考促教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管理手段。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这是教学的本质考试能够促进教学,这是考试的功能,也是教学的特点。我室坚持月考制度,并进一步规范月考制度。三班级及一、二班级综合高中班每月月考试一次。在月考中我们做到了每个班级的月试题统一,改卷时间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过程中开考时间统一,终了时间统一,严格考风考纪统一。评卷工作结束后,任课老师都准时将成果交到我室备案并准时对学生讲评试卷,讲评时,不仅要指出学生错误的结果,还要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启迪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做题方法,提高学生做题能力,又回过头来带动了老师的教学。月考成果与奖金挂钩,表彰了先进,激励了后进,为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起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事实证明,以考促教不是一种奢望。
二、各学科组乐观开展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各学科组充分发挥组内老师的乐观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数学组注意培优辅差,实行人盯人的战术,效果较好。
英语组发挥集体才智编写的校本教材在职高班中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
理工组在加强师生动手能力上下功夫值得肯定,理工组有六位老师动手组装了万用表,机电专业学生组装万用表成功率达百分之百,理工组还充分利用学校拆除的18台废旧电扇和36架废旧灯架作为教学材料,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
体育组狠抓体育考生的规范化管理和训练,并针对学生个体实际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效果良好,在全州中学生篮球竞赛中荣获男子第二名,在我县趣味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政史地组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30多篇,经专心评比送州参赛五篇,乐观组织学生参加以忠、孝、雅、诚为主题德育教育活动,现以收集整理材料20多篇,高考备考中发挥集体才智,关注热点问题。
生化组全体教石团结一心,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动身,加强有用生物知识、有用化学知识的教学,组织编写了《免疫学知识简介》、《硅酸盐产品》、《生物的新陈代谢》。
三、克服困难,确保两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县委的安排,我校一部分学生要搬迁到烟厂去上课,我校事实上成为了一校两区,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确保两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准时排查理清了全校的老师资源,并根据以上布局,科学合理地安排老师,做到了人尽其用。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校一年来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讨论、老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切实增强改革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地向前进展。
一、优化教学管理,提升工作有效性
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做到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加强学校各项管理,抓好每个细节。
1、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和我省课程计划有关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课程实施方案,开齐开全课程。在详细执行过程中努力做到保证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保证学年安排不任意变更,保证各类课程授课总时数。
2、学校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制度,通过不定期抽查和分阶段普查相结合的形式,检查每位老师的教案、作业批阅、听课笔记、学生成果考核等,将评比结果做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加强课堂教学的跟踪,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准时与老师沟通,提出指导性意见,解决教与学中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促使老师改进和提高。
3、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观性、主动性。注意学生作业质量,统一规范作业格式,大力提倡分层练习。
注意学生进展性评价及学生能力培育。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老师、家长、学生的互动评价
二、强化校本培训,促进老师进展
1、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加大师德考评力度,完善师德考评机制。开展了“塑师德,正师风,律师言,严师行”为主题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老师教育教学情况。注意在师德沟通上下功夫,发挥身边先锋模范作用,使广阔老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良好教风。
2、以校本培训为手段,促进师资水平提高
(1)学校将老师培训纳入学校计划,实行“走出去”、“请进来”,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专家对话和横向沟通。一年来,我们派出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老师分别到郑州、新乡、卫辉市一小、二小等参观学习,老师们观摩了风格迥异、教学理念新奇的不同课例,倾听教育专家的讲座和点评。回校后学校组织听课老师进行了翻版课展现并集中评课,使老师们了解了课改动态,更新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受益匪浅。
(2)提倡学习之风,实现“自我完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提倡老师主动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教育专著杂志,提高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对教育工作进行总结提高自我反思。
(3)发挥骨干力气,起示范引领作用。他们在学校担任学科教研组长,成为教研活动中的中流砥柱,发挥着主干作用,随时随地组织组员开展备课、说课、课后延长等教研活动,有利地制造了老师间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切磋、沟通的工作环境,有效地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能力。骨干老师负责对所带老师的学习、备课、上课等进行详细指导。学期初开展骨干老师展现课,
(4)乐观激励青年老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竞赛、学术研讨活动,给青年老师提供更多的展现沟通才华的机会,为青年老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组织青年老师开展了板书、硬笔书法、演讲等教学基本功竞赛,进一步促进老师的专业化进展。茹素君代表学校分别参加卫辉市以及新乡市书画竞赛获得一等奖。琚洋、徐庆冉所作的公开课获得镇中心校优质课一等奖。
三、我校树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老师是讨论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校为本,注意教研的内容和方式,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1)、以改进常规环节为主,进行探究讨论,学校对教案备写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采纳互动式教案备写,要求老师在备写教案前,必必要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备学法”等方面进行集体研讨,
学校每周一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负责带头参加评课,解决学科重点问题,引领大家深层次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并以随笔、反思等多种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这种研课活动既提高了老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又增强了老师间的凝聚力,使整个教研组成为一个布满活力团结奋进的集体。
通过努力、实践,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年来,我校在历次期末调研考试中教学成果名列前茅。
今后工作设想:
1、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在“实”字狠下功夫,在“细”字上求突破。进一步提高老师工作的能动性,全面提高老师队伍水平。
2、提高老师教学讨论的乐观性和制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保持优良成果的基础上再创佳绩。
3、将学科渗透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办出学校特色。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强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原则,在教学讨论中提高,在开拓中进取,加大课改力度,乐观大胆创新,为开创我校教育教学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3 一、以校本研修为平台促进老师的专业进展
1、开展校级骨干老师展现课活动。
为了加强骨干老师队伍管理,切实发挥骨干老师在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专业引领作用,并通过骨干老师的课堂教学示范带动全校的生本课堂创建工作,学校开展了校级骨干老师课堂教学展现活动,有21名老师获得一等奖,13名老师获得二等奖。
2、通过课例讨论促进青年老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促进青年老师及转岗转段老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各个研修组均选择了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作为课例讨论的对象,通过课堂教学诊断性观察,帮助执教者发现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集体议课的方式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执教者根据集体议课的建议,再次进行改进性教学,课后再议。话题式议课是一种非常快捷的促进老师成长的教研形式,年轻老师李艳、李绍华、张晓红更是乐观上进,主动请缨,要求把自己的课堂作为观察对象。活动中,各研修组同步进行了全程录课,课后进行了微格分析,执教者还把所录的课拷贝回家,自己回放课堂,自我反思教学。该活动切实提升了青年老师的教学水平。
3、各研修组乐观创建自己的教研文化。
为了搭建坚实的老师专业进展平台,夯实校本研修活动的基础,乐观推动高效课堂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各研修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营造出良好的教研文化。
一是深入开展“三学”活动:学20xx修订版课程标准,学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学生本课堂理论。
课程标准修订之后,很多老师还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变化。各研修组九月份进行了新课标专题学习,对新旧课程标准的变化做到了心中有数。学校现有教学管理规范九个,本学期,各研修组组织老师们重点学习了《关于老师外出学习的有关规定》、《小学老师教学行为规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管理规范。《关于老师外出学习的有关规定》特殊强调,凡因公外出开会、培训和因私请事假,时间在两天以内的(含两天),一律由本人先调好课,再填写调课代课单交教育处备查病假及三天以上的公假、事假交由教务处安排。九月底教务处进行了新课标和教学规范的学习情况专项检查。本学期还重点学习了“生本课堂”的相关理论。“生本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是课堂的主体。“生本课堂”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强调学习的开放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个体学习的自主实践性和合作性、知识把握的牢固性。“生本课堂”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力,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二是切实凸显集体备课的讨能。从本学期开头,集体备课主备人要把握课标、深研教材,写好单元说课稿,
集体备课活动时,主备人深入解读教材和导学预案,指出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突重破难,要留意什么,要打算什么,都要一一说明。学校检查老师备课时,除了原来的要求以外,重点检查了主备人的单元说课和设计的导学预案的可操作性。老师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专心开展了课前复备和课后反思,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规范了听评课活动。听课一看老师的“四个方面”: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教学机智、练习设计二看学生的“四种状态”:参加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评课采纳“点评+总评”的方式,点评针对课堂中的枝节、细节进行评述,如哪一细节处理得特殊好,哪一处有知识性错误,哪里学生答错老师没发现,哪个生成性资源被老师忽视了等等总评采纳“2+2”评课法,即至少指出两条优点,也必须给出两条建议。
学校进行了第二届班主任技能大赛。整个竞赛包括案例分析、班队活动设计、我的教育故事、才艺展现四个环节,26位班主任代表参赛,充分展现了我校班主任队伍的教育才智,进一步引发了全体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专业思考。学校共评出7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为真正提高队会课的质量,覃发东老师上了一节精彩的队会示范课。全体班主任参加了观摩学习。
4、组织老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
一是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全部专任老师均参加了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专业课学习,人人完成了网上学习任务,考试全部合格。老师们专心填写《老师专业素养进展报告册》,用《老师专业素养进展报告册》记录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期结束时,学校组成专家评审组对全校老师的《专业进展报告册》进行评审,合格率100%。
二是选派部分老师参加“国培”学习。本学期,曾丹妮、林春梅老师到荆楚理工学院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定岗置换培训。培训期间,她们专心、勤奋,给学院领导、老师、培训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均被评为“优秀学员”。曾丹妮老师还获得了说课一等奖,竞赛课一等奖,演讲竞赛一等奖9月,钟鸿裕等3名老师参加了心理辅导员培训,进一步壮大了我校心理辅导员队伍,使我校接受了心理辅导培训的老师达11人,占班主任队伍的31%曾晓云、王红枚等近20名语、数老师参加了网上国培学习。
三是派遣老师赴外培训。覃宁彬老师参加了市重点课题暨校本开发讨论的沟通活动,并代表学校做了题为《加强综实校本开发讨论,促进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阅历沟通刘海燕老师作为国培辅导老师参加了全国新课标培训并在市做了专题报告,获得了全都好评10月,陈晓青、王明丽两位班主任赴宜昌参加了全国班主任秋季研修班的学习,倾听了魏书生等教育大家的专题报告12月,副校长彭新建再赴宜昌,参加了第四届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家讲坛暨全省中小学德育“五项专题”讨论与实验课题开题会。本学期,赴外培训的老师达48人次,培训经费四万多元。
二、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1、总结提炼出了各学科主要课型的高效课堂模式。
在创建高效课堂的活动中,我们把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构建以学为主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落脚点,并通过各学科主要课型的讨论得以呈现。
古诗词教学应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诵读、理解、感悟诗歌的内容,品悟、沟通、体会诗歌的情感,有效达成三维目标。详细环节分三步:在感悟打算阶段,读懂诗题,读通诗句——把握情在赏析词句阶段,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验情在感悟形成阶段,反复诵读,深情吟咏——体会情。
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制定方案第三步:合理分组第四步:适时反馈第五步:有效展现: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画一画第六步:总结评价。
四是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隔两到三个单元就设置了一节“整理与复习”课。整理复习课不是简洁的`知识再现与重复,更不是机械地练习课,而是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点状的、片状的知识归纳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通过整理过程,培育学生收集、整理、归纳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数学组针对整理复习课的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总结出如下模式:先扶后放,循序渐进促能力形成——沟通互动,彼此欣赏弥补不足——大胆提问,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经典习题,学生讲解演绎精彩。
五是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申报了“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设计”课题,在课题讨论的实践中,英语组总结出了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设计四环节:巧设导入——以爱好为切口,复习旧知巧设任务——以沟通为主线,新句上口巧设任务——变课堂为生活,乐中练说巧设任务——变生活为课堂,拓展运用。
六是小学科学观察课“五环”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组老师总结提炼出小学科学观察课的“五环”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观察探究,讨论问题——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沟通,深化熟悉——自我评价,拓展延长。
七是小学品德与生活问题探究四环节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为起点进行定向感知,以讨论、辨析为主体性活动方式,着眼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引导学生辨析探究,培育他们悟理——说理——思辨——践行的能力,
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诱发良好的行为动机。品德研修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问题探究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引用生活,提出问题——探究明理,感受生活——移情体验,提炼生活——辨析导行,回归生活。
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两种基本活动流程:
一种是学生自由推举活动主题——学生讨论确定活动主题——学生申报讨论子课题——聘请指导老师——分组活动——中期反馈——成果沟通——评价反思。
另一种是学生自由推举活动主题——学生讨论确定活动主题——学生申报讨论子课题——聘请指导老师——全班同学按子课题逐一实施——讨论完一个子课题就进行成果沟通——评价反思。
九是地方课堂教学四部曲:
地方课堂的“前奏”——初步感受、基本了解
地方课堂的“主歌”——深化理解、加深熟悉
地方课堂的“变奏”——课堂拓展、运用升华
地方课堂的“尾奏”——总结评价、进展个性。
十是音乐合唱“听——唱——奏——演”互动教学模式:
所谓“听——唱——奏——演”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合唱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运用竖笛的吹奏与合唱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交替、相互支持、相互协作,以达到学生唱出正确、和谐的和声的目的。
听:有效倾听,进入美妙的情境
唱:正确演唱,训练美妙的声音
演:器乐辅助,形成美妙的和声
演:角色表演,升华美妙的情感。
2、把创建高效课堂的活动落脚到生本课堂的构建上。
今年秋,我们把创高效课堂的重点放在“生本课堂”的构建上,规定无论骨干老师展现课,还是研修组的研修课,都围绕“生本课堂”这一讨论主题进行,力求通过案例讨论的形式解决“生本课堂”构建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为切实提升青年老师的专业能力,每个研修组均选择了一位没在县级以上上过公开课的老师的课堂教学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课堂教学诊断性观察,帮助执教者发现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集体议课的方式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执教者根据集体议课的建议,再次进行改进性教学,课后再议,促使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有了大的飞跃。
在生本课堂的构建中,我们修订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行为与学生的行为各占权重的50%。评价方式从主要评老师怎样教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的学习情绪,看学生的学习习惯,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深度,看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老师真正成为一名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参加者、指导者,老师要由过去的权威性指导走向多元化指导,由阅历型指导走向才智型指导,由高高在上俯瞰式指导走向蹲下来参加式指导。
3、深化“课内比教学”活动。
11月20日,由县教育局田进副、胡士宏股长和县研训中心高正绪副主任等组成的视导检查组一行七人对我校进行了教育教学视导。检查组听取了赵爱华副校长关于教育教学的工作汇报,查看了各研修小组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课堂听课8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4、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专心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湖北省中小学校每日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切实推动全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乐观参加体育熬炼,掀起学校体育熬炼的热潮,我校从9月份开头,就全面实施了每日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在这期间,我们有活动方案、活动内容、活动安排,各班有活动记载体育组有监督记录。如今,孩子们已形成了自觉熬炼的好习惯。
学校乐观组织学生参加市县科技节,在宜昌市第十一届科技节中,共72人获奖,其中科幻画18人获得一、二等奖,15人获得三等奖科技创新1人获得三等奖科技论文2人获得二、三等奖遥控车竞赛中,2人分获遥控车竞赛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5人获得三等奖,2人获得优秀奖四驱车竞赛中,2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7人获优秀奖6人获得电子制作三等奖,6人获得优秀奖。学校再次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杨振业被评为“科技之星”。万松青老师被评为科技节“先进个人”。在县第八届科技节中,我校229人科幻画获得一、二、三等奖,7人科学小论文获得一、二、三等奖,3人科技创新一、二、三等奖,12人科学调查报告一、二、三等奖,共251人有等奖,58名老师被评为县科技节“优秀指导老师”。在第27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覃海天撰写的科技创新论文《加胶水能让泡泡更持久》获得二等奖。
李昕格的习作《〈爱的教育〉梗概》发表于《学习周报》,马玮辛的习作《小乌龟》发表于《作文与考试》,易清瑶的习作《挫折是最好的学校》发表于《作文与考试》,秦骁伟的习作《我帮奶奶摘花椒》发表于《小学生优秀作文》,周雨婷的习作《一生与书相伴》发表于《三峡商报》,李哲一的习作《绿豆变身记》发表于《作文与考试》。
在全国第七届书信写作竞赛,我校有25名学生获得省市县各级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11月又组织了第八届书信写作竞赛,参赛人数共486人。
5、编辑了第四十三期《清江石》。
教育处编辑了第43期《清江石》。继续开辟了“阅读之星”专版,展现了16名学校评比的“最爱读书的学生”的风采,介绍了他们的读书收获、体会或感悟,为读书活动提供了一方展现成果的园地。增设了“科技作品”专版,展现了部分在省市县获奖或发表的科技作品,开设了“清江石文学社”专版,展现了文学社的活动成果。“教子有方”版刊登了家长文章4篇,“老师园地”版刊登老师文章3篇,三个版面的“学生习作”共刊登学生的优秀文章40余篇。各版面编辑能严把稿件质量关,严把文字校对关,为保证校报的品质、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作出了努力。
三、今后需思考改进的方面
1、教学中应深入领会课标理念,抓住基础知识教学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不放松,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进展,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培育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发言习惯、倾听习惯、作业习惯。
3、乐观创建高效课堂。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好课前复备和课后反思,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敬重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熬炼时间,通过创建高效课堂来提升教学质量。
4、语数外老师任教其他非专业课程的,还要乐观参加该课程的校本研修活动,要不断加强课程学习与讨论,克服教学的任意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体育课室内课教学还不够落实,室外课的平安教育还要更加重视,有少数非专职的体育、科学、综实、校本等学科老师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任意性,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和结果应用。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