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倾倒液体 过滤 给液体加热 检查装置气密性
A. B. C. D.
2. 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该实验也可以用硫粉或铁丝代替红磷进行燃烧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4.如右图所示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丝无变化 B.试管内的液面高度无变化
C.铁丝逐渐消失 D.试管内的液面上升
5.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
管中液面发生明显变化,加入的固体物质不是
A.铵 B.烧碱 C.蔗糖 D.生石灰
6. 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镁和稀盐酸 ②石灰石和盐酸
③氧化钙和水 ④氢氧化钠和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可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8.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三个不同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下图。他们的方法是,先将下图装置分别放在天平上调节至平衡。然后 分别取下,甲、乙将试管中的液体与锥形瓶中的物质混合,丙将气球中的镁粉倒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入各自的天平上,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都平衡; B.甲、乙、丙三个都不平衡;
C.甲不平衡,乙、丙平衡; D.只有乙仍然平衡。
9.以下各种用于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的装置中,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溶液进入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是
10.如右图所示,分液漏斗内盛有液体X,广口瓶内放有固体Y,若使图中小气球鼓起,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A.X是水,Y是氧化钙 | B.X是稀硫酸,Y是铁粉 |
C.X是水,Y是铵 | D.X是稀盐酸,Y是纯碱 |
12.(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甲同学用高锰酸钾来制取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2)查阅资料: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①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时,观察到烧杯
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有 (填字母)。
A.产生的CO2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同学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
。
(3)丙同学用C装置进行实验,先关闭止水夹,将浓NaOH溶液滴入CO2气体中,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
再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3.(5分)张老师利用右图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是气球,b中放入白色的碳酸钡固体,c、d是胶头滴管,d中吸入氢氧化钠的浓溶液。
(1)首先将滴管c中的液体挤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气球涨大,b中白色固体消失,则c中液体的名称可能为 (只写一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然后将滴管d中的液体挤入集气瓶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与此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6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小明用自己设计的三个装置(见下图)
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解答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b 。
(2)A实验因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
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是否
发生反应。请你寻找一种物品替代
该装置中的烧瓶,来使实验获得成
功,你选的物品是 。
(3)在B的实验中可观察到烧瓶内的小气球逐渐的变大了;在C的实验中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小明还想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是否有碳酸盐,你的实验方案设计是: 。
15.(2)【探究Ⅱ】实验中,通常用饱和石灰水检验CO2,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针对这一方法,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在两个体积相同的盛满CO2的广口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下图所示。
①甲、乙装置中实验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请写出乙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吸收CO2较多的溶液是 。
16、(2分)(1)小朋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木炭代替红磷并按右图
装置进行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木炭熄灭并冷却后,打开铁夹,并末发现倒吸现象。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 (答一条)。
(2)小朋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一种溶液,重复上述(1)实验,有倒吸现象,写出能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
17.(4分)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装置中盛有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盐酸,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碳酸钠粉末。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过氧化 氢溶液,关闭活塞和玻璃塞,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C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收集纯净气体 b. 添加固体药品
c. 调节C装置容积 d. 控制气体总量
18.利用如图装置进行A、B两组实验,将滴管a中的少量溶液滴入b中,待完全反应后打开止水夹d。a、b、c中的物质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 | a中物质 | b中物质 | c中物质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A | 盐酸 | 碳酸钠溶液 | 紫色石蕊试液 | c中: | c中: |
B | 氢氧化钠溶液 | 二氧化碳 | 澄清石灰水 | b中: | b中: |
进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作干燥剂)、浓氢氧化钠溶液。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⑴甲中应盛 ,乙中盛 ,丙中盛 。
⑵若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可得到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可得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