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师应该如何对待留守儿童
2025-09-25 17:55:49 责编:小OO
文档
教师应该如何对待留守儿童

首先,老师应有爱心。班主任、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留守孩子,更不得歧视留守学生。“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留守学生”本身缺少父母的爱,所以他们更需要爱,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台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其次,作为班主任,要随时洞察学生心理,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有针对性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留守学生”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学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学生”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部分“留守学生”因长时间失去父母的呵护和管教,学业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产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等现象,这种状况,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可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注,激发其热情。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共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 

再次,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同时,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的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即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老师要因材施教,并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后,课余时间不但过得充实,而且还富有意义。

留守学生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