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6种解题方法(初中物理)
2025-09-25 17:56:10 责编:小OO
文档
16种解题方法

一、假设法(假设法通常假设一个中间过程把初始状态和最后状态联系起来使得结论的得出变得容易) 。

  1、  船在小湖中,若把船上的石块投入水中,湖面将如何变化?(下降)

  提示:假设把石块用网兜绳子系住放入水中置于船底,不接触水底,这时,因为总的重力不变,从而总的浮力不变,排开的水的总体积也不变(这时船虽上浮一些,因石块要排开水),因此液面保持不变。进一步假设,此时把绳子放掉,则石块下沉,船少了石块的拉力要上浮,这时液面……

  2、  8牛的水能否对物体产生10牛的浮力?

  提示:就把10牛的木块让它漂浮在水中,假设用一个铁丝网把木块围住,要求围入的水只有8牛,这可以使水很薄而做到。这时木块仍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0牛。再假设这时把铁丝网变成不漏水的铁桶,并把它提出水,而木块……

  3、  杯中有一冰块浮在水上,冰块中有铁钉、木块等,当冰块融化后,水面将如何变化?(下降)

  提示:假设假设把木块、铁钉和冰分开。则铁钉下沉后,浮力减小,液面将下降┅┅

  4、  某装有水的容器中漂浮着一块冰,而在水的表面又覆盖着一层油则当冰融化后水面和油面的高度各如何变化?(水面高度升高,油面高度下降)

  提示:假设把冰分成二部分,一份的浮力等于水产生的浮力,它化成水后,保持液面不变;另一份的浮力由油产生,它化成水后将使油面下降。但使原来的水面上升。

  5、  一艘轮船在12:00发现在1小时前丢失了一个救生圈,轮船立刻返回寻找,问何时能找到救生圈?(1:00)

  提示:假设水是静止的(以水为参照物),则轮船找到救生圈的时间等于它丢失所用的时间(1小时),……

  6、  一教授每天有专车按时接送,8:00准时到单位上班。某天教授提前半小时从家里出发,路上遇到专车接他,结果提前6分钟到单位上班。问:教授步行多少时间?教授步行的速度与车速之比是多少?(27分:1:9)(结合草图辅助法解题)

  提示:假设专车6:00从单位出发7:00到教授家接教授,8:00到单位,来回二个小时。专车提前6分钟,说明车来回少开6分钟,单程车少开3分钟,教授是在6:57遇到专车的,说明教授步行了27分钟……

二、数学推导法(从已知条件出发,联系所求的结果,找出所需的公式,通过推导得出结论)

  1、  铜块和铁块挂在杠杠两边平衡。如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问:能杠杠否保持平衡?(密度大的铜块端下降)

  杠杆平衡应考虑力*力臂的大小,在这里要考虑浮力*力臂的大小。

  2、  同体积的铜块和铁块挂在杠杠两边平衡。如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问:能否保持平衡?(密度大的铜块端下降)

  3、  两个甲、乙铁球挂在杠杠两边平衡。如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问:杠杠能否保持平衡?(因物体的密度大小不知,故无法确定)

  4、  铜块和铁块挂在杠杠两边平衡。如把它们同时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问:杠杠能否保持平衡?(铜端上升)

  ρ铜gV铜L1= ρ铁gV铁L2     两边同乘ρ水ρ煤油  得

         ρ水ρ煤油ρ铜gV铜L1=ρ水ρ煤油 ρ铁gV铁L2

         ρ水gV铜L1=ρ煤油 gV铁L2(ρ水ρ铁/ρ煤油ρ铜)

  因为ρ水ρ铁/ρ煤油ρ铜=1.096  所以铜端上升。

  5、  铜块和铁块挂在杠杠两边平衡。如把它们同时分别浸没在煤油和水中。问:杠杠能否保持平衡?

  提示:原理同上题,因ρ煤油ρ铁/ρ水ρ铜=0.701,所以铜端下沉。

  6、 冰块浮在盛满盐水的容器中,当冰块融化后,水会不会溢出?(会溢出)

  G冰=F浮          ρ冰gV冰=ρ盐水gV排 ρ冰V冰=ρ水V化水          

  V化水>V排  即水面上升。(同理,冰块沉在油里,化水后则油面下降。假设法第4题)。

  7、 某人站在离公路距离为60米的A处,他发现公路上有一部汽车从B处以10米/秒的速度沿着公路匀速前进。B处与人相距100米,问此人最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奔跑才能与汽车相遇?(6米/秒)

  提示:设最小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则1/2?(10t?60)=1/2?(100?vtsinФ)

  8、 某人上午8:00出发,途径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路,最后是一段下坡路。三段路的长度相同,在三个路段上的平均行驶的速度之比为1:2:3,这人中午12:00正好抵达终点。则上午10:00他行进在哪个路段?(上坡路段)

  9、一艘汽艇以恒定速度逆河水向上驶,至某处A发现一救生圈已丢失,立即调头以同样大小的速度顺河水追寻,并分析出该救生圈是在发现丢失前t1时间丢失的,丢失地点距A处为s1的B处,到达B点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在离B点为s2的下游某处C找到了救生圈。求汽艇航速v1(即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速v2及到达B点后经过多少时间t2找到救生圈。

  v1=(2s1+s2)/2t1      v2=s2/2t1                     t2=s2t1/(s1+s2)

  10、用混合法测比热,对吸热物质测出的比热值较实际值偏大;对放热物质测出的比热值较小。对吗?

  提示:Q放=Q吸+Q损   c放=(Q吸+Q损)/mΔt   c吸=(Q放-Q损)/ mΔt

  11、质量相同的三杯水,初温分别是t1、t2、t3,而且t1  12、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上面压着一铁块。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1;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下面,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将细绳剪断后,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h3为:(A)

  A、h1+p铁(h2-h1)/p水;    B、h2+p铁(h2-h1)/p水;

  C、h1+p木(h2-h1)/p水;    D、h2+p铁(h2-h1)/p木;

  13、 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p1,深度为H,物体高度为h,体积为V,较小的下底面面积为S,且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其间无水,则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C)

  A、pgV;         B、p(V-hS)g;

  C、p(V-HS)g;  D、pgV-(P0+pgH)S.

  14、  三个相同的底小口大的容器,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水和水银,则那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如容器为底大口小,则结论将如何?如液体温度升高或下降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如何变?

提示:看中位面的大小。     P=pgh= pgV/s中位面;

三、数值代入法(也叫特殊值法,即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不确定的量,而代入的具体的数值并不影响得出的结果的普遍性。)

  1、  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用一半时间跑步,乙用一半路程跑步,其余都步行。他们的跑步的速度V相同;他们步行的速度v也相同。谁先到?(甲)本题也可用数学推导法或草图辅助法解题。

  2、  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浮在水中露出的体积如图所示(一个露出一半,一个露出一小半,一个露出一大半)。把它们露出部分切去后放入水中,则露出部分哪个大?

  3、  两平面镜的夹角为500,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两次反射后,反射线与入射线相交多少度?

四、整体分析法(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看作一个物体即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1、  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物体,内有一铁块,把铁块沉入水底,则液面如何变化?(下降)

  2、  木块乙浮在水面上,木块乙上放有铁块甲。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F,水对圆筒形的容器底面的压强为P,水面距容器底的高度为h。现将甲取下并沉入水底,则(   )

  A、F将减小;B、h将减小;C、P将减小;D、容器底部的总压力保持不变。

  3、  两支队伍同时从相距为s的A、B两点出发,他们以同样大小的速度v相向而行。出发时,一个传令兵开始驾车以速度4v不停地往返于两支队伍的队首之间传达命令,当两支队伍相遇时,传令兵行驶的路程为多少?(2s)

  4、  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v1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2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个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

  A、2s / v1;B、2s / (v1+v2);C、2s v2 / (v22+v12);D、2s v2 / (v22-v12)

  5、  将一勺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保温容器内,使得冷水的温度升高5°c。然后又向保温容器内倒入一勺热水,水的温度又上升了3°c。如果再连续倒入10勺同样的热水,则保温容器内的水温还得升高多少?(保温容器吸收热量忽略不计)

  6、  重5牛的木块放到装有足够水的柱型容器中,水溢出3牛,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为:(D)

  A、6牛;B、5牛;C、3牛;D、2牛

五、草图辅助法及作图法(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草图,使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或更加直观)

1、  一温度计刻度不准,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4 c,测得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96°c。现用它测得空气的温度为10°c。则空气的实际温度是多少?那一刻度值是准确的?

  2、  一温度计刻度不准,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4°c,测得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4°c。现用它测得空气的温度为10°c。则空气的实际温度是多少?那一刻度值是准确的?

  3、 如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得4°c时实际是6°c;测得100°c时实际是96°c。则测得15°c时实际是多少?

  4、  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沿直线向B点走去。乙先到达B点,然后返回,在C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达D点第二次遇到甲。设在整个过程中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为9V.如果甲乙第一次相遇前甲运动了s1米,此后两人再次相遇时,甲又运动了s2米 ,那么s1:s2是多少?

  5、  一口小底大的无底容器放在水中,倒入100克液体时,底部的塑料薄片刚要脱离下沉,问在容器底部放100克砝码,塑料薄片是否会下沉(不会下沉)

  6、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此时恰好有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进发,且以后每隔15分钟乙地均有一辆汽车发出,车速都是20千米/小时,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上可遇到从乙地发出的汽车共几辆?

  7、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上午10:00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乙地有一辆汽车上午8:00开出向甲地进发,且以后每隔15分钟乙地均有一辆汽车发出,车速都是20千米/小时,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上可遇到从乙地发出的汽车共几辆?

  8、  已知有红黄蓝三种密度依次增大的的材料。选这三种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做成体积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其中构成甲的三种材料的质量相等。把它们放入水中后,发现甲物体的红色部分、乙物体的黄色部分、丙物体的兰色部分均恰好浮在水面上,而且这三个部分的体积也正好相等。比较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红色物质最多的是甲物体,最少的是丙物体;

  b.含有黄色物质最多的是乙物体,最少的是丙物体;

 c.含有兰色物质最多的是丙物体,最少的是乙物体;

  A、a.b正确;B、b.c正确;C、a.c正确;D、a.b.c正确(p55例18)

  9、  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个侧面EN上开有一个小孔p。一位观察者在盒外沿与EN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p孔能几次看到s所发出的光?

  10、 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到沸腾,相当时间后把金属块A放入一杯冷水中,使冷水的温度上升Δt,取出后放入金属块B,又使冷水的温度上升Δt。哪种金属比热大?(金属B)

六、极端判别法(端值法)(假设某一量或状态处于一种特殊值或特定的状态,从而使结论易于得出,且不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1、  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河水流速为v,船顺流由甲地到乙地再逆流返回甲地,所用的时间时t1,该船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时间为t2,则t1、t2的大小如何?(t1>t2)

  2、  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在两个容器中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在离容器底相同处的压强哪个大?

  3、  两个高度不同的立方体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厚度,它们对桌面的压强那个大?

七、比例法

  1、  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容器中,若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0:12:9;深度之比是1:2:3。则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是多少?对桌面的压力之比又是多少?(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10:24:27;1:1:1)

  2、  密度分别是0.8×103千克/米3、2×103千克/米3、3×103千克/米3的三个球,分别放入盛有足够多的水的容器中,已知三个球的浮力相同。三个球的重力之比是多少?(G1:G2:G3=1:2:3)

  3、  甲乙两种液体可以相互混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p甲:p乙=5:4,混合前体积之比为V甲:V乙=2:3,比热之比为c甲:c乙=1:2。假设它们的初温不等,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t°c,不计混合过程中的热损失,则它们达到热平衡后各自相对它们原来的初温变化量之比△t甲:△t乙是多少?

  4、  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20米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它们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甲率先跑完5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当乙也跑完5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假设甲乙丙沿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按照大赛的要求,三个机器人都要跑完50圈,那么当甲完成任务时,丙还要跑多少圈(  )。

  A、9圈;B、9.5圈;C、10圈;D、10.5圈

八、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选项分别去掉,剩下的即为符合条件的选项,或叫筛法。常用于选择题)

  1、  历史上证实了大气压存在的最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做这个实验的学者是()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奥托·格里克

九、推导法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之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电路连接完好且使用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  (D)

  (A)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增大;

  (B)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C)电压表V1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的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绝对值增大;

  (D)电压表V2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的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绝对值不变

  2、  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前,他的面前放一盆水,则他能看到的像的最多个数是:(  B  )

  A、3个;B、6个;C、9个;D、无数。

十、概念(对描述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出该物理现象所适用的规律)

  1、一人乘坐上行的自动电梯往返于一楼和二楼,上楼时他一边步行一边数得电梯为16级,下来时数得为48级。问电梯停电时,上楼要走几级?

  3、  同一物体分别放入三个盛足够多的水、盐水和水银的容器中时,发现有漂浮有下沉的,且所受的最大和最小浮力分别是5N和4N,则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4、  甲、乙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内,甲乙两球是用同一种特殊材料制作的:当温度稍微升高时,球的体积会变大。如果开始水和水银的温度相同,且两液体温度同时缓缓地升高同一值,则:()

  (A)甲球吸收的热量较多;(B)乙球吸收的热量较多;(C)两球吸收的热量相等;(D)无法确定。

  5、  夜晚,人们仰望天空,有时能看到闪烁的人造地球卫星。地球赤道处有一观察者,在日落4小时后看到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赤道正上方高空中经过,设地球半径为R,则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距赤道地面的高度至少为()

  (A)R/2;(B)R;(C)2R; (D)4R。

十一、比较法(把某种典型情况作为标准,其他的情况与典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把直筒容器作为标准,直筒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大底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小底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即液体的重力相同,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底大压力大;底小压力小。

  同样:如果在容器里放入质量相等的木块并使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无液体溢出),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情况为:直筒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底容器底增加的压力大于木块的重力;小底容器底增加的压力小于木块的重力。

  再如: 鉄块放在木块上,而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当鉄块沉入容器底后,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变化情况为:直筒容器中容器底受到的压力不变;大底容器受到的压力减小,小底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增大。

十二、等效法(用一个物体来代替几个物体,而作用是相同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其实就是等效电阻)

十三、转化法:

  1、把一木块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无液体溢出。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大的情况为:(    )

  A、等于木块的重力;B、大于木块的重力;C、小于木块的重力;D、都有可能。

  分析:把木块的重力转化为水对它的浮力,即排开的水重力。放入木块即相当于倒入同质量的液体。该液体应容器形状的不同产生的压强不同,从而底部得到的压力不同。直桶容器为A;大口容器为C;小口容器为B;故而答案选D。

  2、把质量为5克的液体慢慢倒入浸在液体中的口大底小的空的管子中,底部的塑料薄片恰好下落。则如放入5克砝码,塑料薄片是否会下落?

十四、分析法:(结合草图)

  1、  传送带的速度恒为0.1米/秒,转轮A和B的大小不计,AB=1.2米(即传送带的总长度为2.4米)。某偷油老鼠跳到A点,并以相对于传送带0.3米/秒的速度向B点爬去,到达B点后立即回头仍以相对于0.3米/秒的速度返还A点。回到A点后,该老鼠再次向B点爬去,到达B点后再次返回……如此反复下去,且老鼠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始终为0.3米/秒。老鼠在A、B两端点转向所需的时间不计,从该老鼠由A点出发时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传送带上将都会被老鼠身上的油渍污染?(B)

  A、16秒;B、17秒;C、18秒;D、19秒。

十五、隔离体法

  1、如图所示,七块完全相同的砖块按照图示方式叠放起来,每块砖的长度均为L,为保证砖块不倒下,6号砖块与7号砖块之间的最大距离S将不超过  (   )

  (A)、31L/15;(B)、2L;(C)、5L/2;(D)7L/4。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的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A、(M+m)g;B、(M+2m)g;C、Mg+f;D、Mg+2f。

  3、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的铅球和铝球,全部没入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

  A、F1=F2 ,T1=T2;B、F1>F2 ,T1T2;D、 F1T2;

十六、分类法

1、  有三个电阻它们最多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阻值的电阻,最少是几个?

提示:结合具体数值法要阻值最多分别取不同阻值的电阻1?、2?、4?;要阻值最少取阻值为R的相同电阻。进行分类:单个;两个串联、并联;三个串联、并联、混联。(7-17个)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