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低段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2025-09-25 17:56:03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低段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课例研究报告

叶思彤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国内外教育界非常关注的学习理论之一,然而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也给我们课堂教学的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组合作学习是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后的一种改革性和探索性地尝试。本学期我校也加大了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我也有幸加入此项课题的研究之中。力求通过本次课例研究提升自身课堂教学研究能力,通过仔细研读语文教学标准,准确评估本班学习能力等教研活动;简化课堂教学的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名师现场指导等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提升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本课例报告以小学低段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为中心,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称赞》为载体。

一、课例研究背景 

目前虽然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学方法依然陈旧,课堂常常会出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是个名副其实的“听客”;过渡追求课堂教学呈现的形式,忽略教学的时效性,导致课堂显得越来越“花哨”,但华而不实的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堂没有语文味,变得四不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急需要一种新的、实质性的教学模式的融入。

二、课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能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无疑是对合作学习提出了更加明晰的要求,也是较以往的语文改革的不同,更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髓。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阅意愿,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升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课例研究的过程与过程

在本次课例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堂教学实践,课后组内研讨,导师指导、引领,自主修改,再次实践等。整个研究过程一共分为

三个步骤:第一步:研读课程教学标准和教材,设计教案,组内说课研讨,初步修改教案;第二步:课堂教学实践,反思交流,导师指导;第三步:反思修改,调整教案,再次实践,逐步完善。

(一)研读课程教学标准和教材,设计教案,组内说课研讨,初步修改教案;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之前仔细研究教学大纲不难发现课堂中的每个教学环节均能够为照着本单元的重难点加以展开,我也有意识在课堂中贯彻双基目标,注重教育的细节之处。然而通过组内的研讨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堂教学内容设置较多,很难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

2、教学过程各个板块不够清晰、明确;

3、学路导航的要求表达不够正确,设置不够合理;

4、教学生字环节略显冗长。

(二)课堂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反思交流,导师指导;

    第一轮上课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准确的把握教学时间,教学的板块也愈见清晰。然而针对小组合作这一特殊课型,基于我和执教班的孩子缺乏默契,感觉整个教学效果并不显著。通过和组内同事交流以及导师指导,罗列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对题意的理解,这是学生走进文本的基础;

2、故事导入,初步识记生字这个环节比较耗时,而且时效性不强;

3、初步读文展示环节略显凌乱,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要求,缺乏老师有效地指导,因此学生呈现的读书情况没有达到预想的梯段式进步的目标;

4、小组合作后展示过程,展示小组过多,导致后面的识字环节草草了事,落实不够扎实;

5、指导书写环节能够放手让学生来指导,但是教师此时应该有明确的点拨;写字环节应设计学生评议、展示环节,这样才显得更加完整;

6、所有教学环节都应该紧紧围绕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取舍,不能够面面俱到。因而教学环节应该进一步简化。

(三)反思修改,调整方案,再次实践,逐步完善;

在第二次课堂实践过程中,我有意识来完善第一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删掉了故事导入的环节,简明扼要;把课文朗读展示和识记生字两个环节整合,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呈现;指导书写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第二次课堂教学实践过后,发现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教学板块清晰,引用李老的一句话“课就要上得干净”。但也发现了一些教学细节上的问题:

1、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应该进一步深入,渗透朗读指导的要求,如:你要是带着微笑来读一定会读得更好;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獾高兴极了……

2、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可以在简略一些,给学生留有更大的空间。

四、课例研究的问题与探讨

1、在课例研究过程中,发现自身的教科研理论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后继续自觉提高科研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水平。

2、教育教学理念还有待于进步一转变,而且教育教学方式不能够只停留在形式上,要有实质性的改变。既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又能够使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有语文味。

3、还要加大对新课标的研读力度,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效的教学环节,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的议题。

4、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如何能够是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小组合作展示环节还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能够高效展示研究成果。

五、课例研究的总结和收获

    在本次课例研究,使已经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重新燃起了斗志和激情。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通过我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孩子们一次次地呈现出令人惊讶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果,这是研究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也让我真真正正走进了小组合作这座殿堂,更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白线页在一次次地进步,从中我更加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独有的魅力之所在。希望我这只即将破茧成蝶的蝴蝶,能够带领着我的孩子们,去畅游语文学习之中。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