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听课情况总结
2025-09-25 21:34:45 责编:小OO
文档
随堂听课活动总结

本学期,为了进一步加大教学常规的管理力度,深化课堂教学的管理过程,督促教师规范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的效益,我校举行了随堂听课活动。对中小学语文、数学科近二十人的课堂教学听课检查。我受听课小组的委托,对听课成员的评议情况进行了整理,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本次教研活动的出发点:

要求教师出原生态课,不搞形式,不折腾,平时怎么上就怎么讲,真实反应教师的“教”,真实反应学生的“学”。评课标准:不看形式,不看外在表现,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容量是否恰当,方式是否有力,指导是否到位;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状况,课堂收获。目的是通过听评课探究我校教研与成绩提高的结合点,以此带动和推进我校整体教学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二、取得的成效:

本次听课涉及中小学语文、数学的每位老师,所听授课完全是原汁原味的随堂教学。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前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堂学习的现状。从各个听课成员反馈的情况来看,我校的课堂教学工作整体是良好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绝大多数教师工作热情高,态度端正,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课堂上精神饱满,语言有激情,课后能主动交流,态度谦恭,体现出很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2、大多数教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也能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能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教材内容把握较好,语言流畅、标准,表达清晰、易懂。对学生良好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4、从整体上看,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知识能力培养落实到位;课堂教学容量合理。教学进度合理,同年级同学科教学进度基本一致。   

5、多数教师备课充分全面,教案书写规范具体,作业布置及批改科学而及时。    

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语文教学中的略读课,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精读课的深化和拓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基础知识、阅读方法以及经验等进行自觉、准确的掌握,再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转化。田玉波老师对略读课文的处理符合这一要求,目标明确,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放手大胆的让学生进行自读,并加以指导。首先对略读课文侧重于阅读知识和方法技巧进行指导。然后通过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学习化的形式让学生有目的的读课文,不同的阅读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第一遍略读整体感知,第二遍略读明确文章写了哪些事,有选择的读抓住重点,回读查缺补漏。教学流程顺畅,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也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索,为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

蔡国丽老师《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有师生交流、同位交流、小组交流。采用观察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能力。而且整节课的设计采用了由易到难,步步深化的教学规律,按照创设情境—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反馈的步骤完成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在结构上注重了前后呼应,比较紧凑。

还有朱向洁、岳淑华、唐晓燕、李丽娜、张亚额、李晓黎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鼓励学生动口说、动手做,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创新,给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存在的不足: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从随堂听课情况看,少数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如教案书写不够规范具体。个别教师甚至教案不适用,不能整合资源,创新课程。课堂上让学生一味的展示,对新知识的传授预设不足,生成极少,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没有形成,既没给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又没给学生探究的源泉。表面看似流程顺畅,其实索然无味。好似彩排后的演出。   

2、少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熟练程度不够,前后知识结构不熟悉,造成重难点不突出;个别教师语言不够简练、严谨,表达不够准确;个别教师课堂上不知所云,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水平亟待提高。有的教师,课堂上和学生互动较少,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少数教师重讲解,轻训练;教师分析多,学生思考少;教师要求多,实践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少数教师对后进生关注不够,课堂问题的设计难度没有注意分层,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和要求  

针对本次随堂听课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几点建议和要求:  

1、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没有充足的准备是完成不了这些角色的。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起码也是最应该做好的一点。做一个好的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做好几件事,①认真备好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学用具。②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③全身心投入到每一节的课堂之中。  

2、勤练基本功,切实提高基本素质。教学基本功包括很多方面,课堂语言、教态、突发事件的处理、板书、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教学计划、总结的撰写等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苦练。  

3、勤于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习不能成为空话,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提倡每一个人都要注意学习,作为教师更应该做出表率。目前我们尤其要注重对新课程改革成果的学习和吸收,把握新课改脉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学校要建立一项常规的“随堂听课”制度。让随堂听课成为一项常规活动,每学期都有安排,所有教师共同参与、配合,使这项活动落到实处。    

5、学校要根据每学年年初的计划切实落实各项教学教研工作。如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备、改、批、辅。开展教师公开课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通过新调入教师上见面课、培训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举行观课议课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做到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完成上一节公开课的任务。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存入教师的业务档案。  

总之,通过这次“随堂听课”活动,不仅全面真实地了解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同时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促进和激励,为搞好下一步的教学教研工作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