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必修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5-09-25 21:34:53 责编:小OO
文档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必修三语文试卷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住在楼房里,出出进进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想来想去,那昔日萦绕眼前的门楣上的字匾不见了。门楣上的字匾,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记录着农村变迁。不管哪一家盖房,都要在大门的上方,用楷书、隶书、宋体或书法名人的狂草,在一米见长、近半米宽的砖磨、石雕上刻字,大多刻四个字。大凡来人登门,都要举目瞻望、默念,别出心裁的字匾,便引来一番赞叹和好评。

门楣的字匾从有院落时就一直沿袭下来,它有农家的热望,有农家的期盼,也有农家的鸿鹄之志。我对门楣上的字匾没有过多的考察研究。我想,除“耕读人家”“紫气东来”“天道酬勤”等字匾是几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外,有许多为应景之作,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教育、宣传理念而设定的。

  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的房屋,多为土坯房屋,房屋四角用砖砌而成,门窗砌上砖,四周用土坯垒起,住房是简陋了些,但作为门面的门楼,不能含糊,用砖砌起,叫做砖包疙瘩,在当时是富有和气派的象征。门楣上的字匾用砖磨刻写,多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爱社如家”等。那时农民家里、心里就像是一张纸,没有家底,也没有私念,一心想着集体、国家。只要能为集体、国家多作贡献,再苦再累心也甜。那些字匾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情感。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有了土地、吃穿,过上了安稳日子,怎能不知恩图报呢!

  时期的住房,与五六十年代没有什么变化,但门楣上的字匾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盖的房屋门楣字匾写上了“斗私批修”“大公无私”“红心向阳”“兴无灭资”等字样,用红漆漆着,显得醒目而刺眼。它好像在默默关注着,这些语言硬邦邦,像一根根棍子戳到人身上。那时,那些“耕读之家”“光宗耀祖”“书香门第”被铲掉,留下疤痕。这是一种印记,它在土尘的散落中,记录着流年岁月。

  上世纪十年代,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农村一改昔日的破败,展现了新模样。破旧的土坯房不见了,整齐的村道两旁,屹立着两层楼。青砖绿瓦的门楼,高大而气派,门楣上的字匾多姿多态,有青石雕刻而成的字匾,有大理石磨制而成的字匾,有镶着龙凤的烤瓷字匾。其内容也百花齐放,“日耀华门”“耕读务本”“龙凤呈祥”“清昂寰宇”“勤俭廉明”,既有高远的志向,又有幽香的韵律,耐人寻味。这些门楣字匾反映了农民走进新时代、当家做主人的气概,丰衣足食、生活安定的天伦之乐,成了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城镇化的建设,形成包围农村之势。也许在一些农村,民居将由楼房代替,门楣上的字匾渐渐消逝,欣赏字匾的雅趣也随之消失了。流年的陈迹远去了,字匾里的故事失传了,但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字匾,会永远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2011年4月《光明日报》,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农村的“门楣字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楣字匾记录着农村的变化历程,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B.门楣字匾从有院落时就一直沿袭,皆为四字,以表达农家的愿望。

    C.门楣字匾,有许多应景之作,内容和社会环境、人文教育等有关。

    D.门楣字匾多姿多态,制作材料不同,字体不同,大小则大致相同。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门楣字匾代表着农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许多人家都尽量把字匾写

       得别出心裁,以求登门之人的赞叹和好评。

    B.门楼和门楣字匾往往是富有和气派的象征,因此不管住房如何简陋,在

       门楼和门楣字匾的用料上都绝不能含糊。

    C.门楣字匾的内容随时代而变,像“爱社如家”、“兴无灭资”等,虽语言

       生硬,但都表现了农民知恩图报的心态。

    D.门楣字匾的内容大多既体现高远志向,又有幽香的韵律,既有雅趣,又

       反映现实生活,成了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楣字匾用楷书、隶书、宋体或书法名人的狂草镌刻,选择何种字体,

       反映了主人的兴趣爱好。

    B.门楣字匾和时代联系紧密,而有些不一定就是人们真实愿望的反映,如

       时期某些门楣字匾。

    C.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民居被楼房代替,门楣字匾将随之消逝,

       门楣字匾文化也将消失。

    D.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门楣字匾内容也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显示了

       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 

二、(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康王(赵构)至相,飞因刘浩见,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dào 旗子)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时充守建康,金人与贼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飞移屯鄂,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桧遣使捕飞父子。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初,桧恶岳州同飞姓,改为纯州,至是仍旧。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五子:云、雷、霖、震、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徇:“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B.古良将不能过                    过:超过

    C.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          梗:阻挠

    D.岁暮,狱不成                    狱:监狱

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岳飞智勇双全的一组是(3分)      (    )

①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②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③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④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

⑤中原地尺寸不可弃⑥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岳飞家世代为农,父亲岳和心地善良,经常节衣缩食来救济贫困饥饿的人。岳飞出生的时候,黄河内黄处决堤溃坝,洪水虽将岳飞连同他的母亲冲走,但未淹死,人们也惊异于此。

    B.岳飞年少时很是愿意学习兵法,而且还用心向周同学习射箭的本领。周同去世后,岳飞每个月都要祭拜两次,岳和认为儿子很是仁义。

    C.岳飞在侯兆川与金兵作战的时候,率先垂范,冲锋陷阵,身受多处创伤,打败金兵。可是河北招讨使张所不给军粮,岳飞被迫又投奔了宗泽将军。

D.秦桧十分厌恶岳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而且把与岳飞姓氏有相同之处的岳州改为纯州,可见一斑。最终朝廷为岳飞洗去冤屈,并封岳飞为“忠烈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2)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

(二)古代诗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8分)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  园  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8.比较两首诗歌,说出它们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4分)

   答:                                                                                                    

9.结合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请简要分析说明他们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答:                                                                           

10.名句填空(6分)

    ①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②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③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⑤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⑥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发狼财

申  平    

    那时候,草原上交通闭塞,商业当然也不发达。烟酒茶糖、日用百货,只能靠一些货郎贩运。这年春节前夕,就有一个贩卖鞭炮的商人行走在草原上。

    这时的草原准确地说应该叫雪原,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只有几溜马蹄印指引着商人前进。他知道,在马蹄印的尽头,肯定会有一些蒙古包或是一个村子。

    太阳渐渐落山,草原上的光线暗淡下来,可马蹄印还在向运处伸延。商人就有点慌了,他知道,如果在天黑以前找不到一个住处,他要么会被冻死,要么就会被野狼吃掉。

    正当商人绝望的时候,商人看见前面山脚下有一座空房子。商喜,加快脚步赶了过去。商人想找个能躺的地方,但地上潮潮的,再加上没有门,怎么都觉得不安全。后来他看到了房柁。房柁很粗,还用刨子刨过,躺在上面睡觉肯定没有问题。商人便顺着房中间一个支柁的木柱爬了上去,接着把装着鞭炮的口袋也提了上去。商人把一切安顿好时,天已黑透了。忽然,他从门口看见远远地来了一群狼,向这间空屋子走来。先有一两只狼钻进屋来,东闻西嗅,很快就发现梁上有人,一声嚎叫,群狼纷纷拥进屋里。一齐朝上观望。商人吓得发抖,紧紧贴在柁上,动都不敢动。

    狼开始轮番向上跳跃,越跳越猛,有的居然爪子够到了梁柁,把那上面抓出了一道道沟。又有更聪明的狼去啃那根木桩,咯嘣嘣,咯嘣嘣,商人感到梁柁在颤动,他在心中哭喊:妈呀,看来今天我必死无疑了。

    就在危急时刻,商人忽然想到了火。他悄悄摸出一挂大雷子,冷不丁地点燃了,噼啪乱响,火星四溅,狼这一惊非同小可,拼命争相逃窜,转眼间便无影无踪。但商人仍不敢动,他在梁柁上心惊胆战地挨到天亮。

    天亮以后商人才发现,地上竞留下七只死狼,看样子是夜里急于逃命撞在墙上撞死的。乘着狼尸还没有冻硬,他找出刀把狼皮全扒了下来。他扛起鞭炮,拖着狼皮,又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到了一个村子,结果,七张狼皮竞卖了个好价钱,比卖鞭炮赚得还多。

    且说商人意外发了“狼财”,回来以后竟改弦更张:他买了杆猎,专门跑到草原上打起狼来。他打狼,是为了要狼皮,卖给城里人做狼皮褥子。他也收狼皮,低价收,高价卖。几年下来,他居然发达了起来。

    这年春天,草原上冰雪消融,青草泛绿,商人赶了一辆马车,又到草原上来收狼皮。他知道牧人们秋冬攒下的狼皮,现在正急于出手。他的心情非常好,半躺在车上喝着小酒,哼着小曲儿。

    不知不觉地又走到那座空房子跟前。几年过去,空房子已经倒塌,只剩下断壁残垣。商人停下马车,来到他当年发迹的地方怀旧。忽然,他发现山上有一群狼走过来,狼大概早就看见了他,但它们没有理会他,一直往前走。他看见有一只漂亮的母狼走在最前面,它迈着优雅的步子,神态像一个公主。在它后面,几只公狼忙着献殷勤。

    商人把支在断墙上瞄准,一声响,前面的“公主”一头栽倒。商人不知道,他这一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如果他打的不是前面的母狼,而是后面的公狼,其他公狼反倒幸灾乐祸,因为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但一旦把它们的“狼花”打死了,它们怎么会饶得过你。群狼愣了一下,马上发出一阵狂嚎,一齐向他扑来。商人举,一下撂倒了五六只狼,他以为群狼应该被镇住了,像当年那样争相逃命,但是没有,它们发疯了似的不顾一切地拼命扑了过来。

    这一下,轮到商人害怕了!

    商人站起身,想上车逃跑,不料那马早已拖着马车跑远了。商人又开了几,但匆忙之中反倒打不中狼了,子弹很快就打光了,商人发出一阵绝望的哭号……

    当再有人路过这里的时候,看到的惨象让人胆寒,商人被狼啃得只剩下骨渣和血迹,猎的托也被咬成碎末,连管也被咬出许多牙痕来……

    (选自2009年第12期《小小说月刊》)

11.试简述小说的内容梗概。(5分)

    答:                                                          

12.划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

答:                                                         

                                                              

13.小说中商人前后形象塑造有差异,试归纳商人前后的不同性格特征。(6分)

答:                                                         

                                                         

14.试结合文本,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探究这篇小说蕴含有哪些哲理。(8分)

    答:                                                         

四、(23分)

1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笑靥yè     盥沐guàn    忖度cǔn    便宜行事biàn

B.监生jiàn   新正zhēng   蹙缩cù     人烟阜盛fǔ

C.榫头sǔn    商贾gǔ      供养gōng   间或一轮jiàn

D.庠序xiáng  逡巡qūn     饿殍piǎo   少不更事gēng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歌手李亚蓉在《我是你的》一书中,披露了娱乐圈多样化的潜规则,她用自己

  的经历告诉读者,在这个圈子里要做到一尘不染绝非易事。

B.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不可师心自用。

C.这些天来奥巴马不断向中国发难,对北京方面的愤怒置若罔闻,就是为了取悦

  选民,挽救不断下跌的民众支持率。

D.1月9日,长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向某建筑公司发出责令函,责令该公司限

  期支付农民工的143万工资。市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这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现象。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为贯彻关于加强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的要求,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

  负 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有必要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B.我们要立足国情,对别国的经验认真地借鉴和吸收,对其教训切实地避免和警 

  惕,对尚在探索中的问题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破解难题。

C.由于利比亚军和反武装已在马斯拉特市进入巷战状态,北约战机无法有效区分两派武装,因此北约不敢轻易通过 空袭来帮助反对派解围。

D. 2010年颁布的《中国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18.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悬浮列车的优点。不超过20字。(4分)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时速在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悬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答:                                                                 

19.介词“被”正突破传统语法的局限,一时成为热词。例如:广州到武汉的高铁票价最低490元,而最便宜的快车硬座只要129元,临客更低。但高铁开通后,普通车减少,对农民工来说,合适的车票反而更难买了,他们只能“被高铁”。又如: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有人惊呼“被就业”。此外,还有“被加薪”“被幸福”,甚至“被自杀”等等。

  请揣摩以上“被”字的用法,解说“被”的意义及使用者的心态。(4分)

答:意义                                                        

心态                                                       

20.仿照下面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必须符合文段主旨。(6分)

阅读屈原,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思想、文化的传承也铸就了中国文化,也正是这种吸收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牵挂是人类从小到老贯穿始终的一种情绪。它是感情的依托,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是人生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及生活万象的折射与聚焦。正因为有了牵挂,人类才有了众多动人心弦的历史,也正因为有了牵挂,生活中才涌现出许多缠绵的故事。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答案

1.B  解析: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大多刻四个字”

2.D  解析: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B项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作为门面的门楼…是富有和气派的象征”,C项“兴无灭资”是第三自然段中时期住房门楣上的字匾的字样,“它好像在默默关注着…像一根根棍子戳到人身上”。

3.C  解析:最后一段的结尾写道“但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字匾,会永远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4.D 解析:狱,案件

5.C 解析:②间接表现岳飞的智勇双全, ③报国之愿,⑥间接表现岳飞治军严明

6.B 解析:A项不是“岳飞出生的时候,黄河…”,而是“岳飞出生后未满月之时”,C项“可是河北招讨使张所不给军粮”中不是“张所”而是“王彦”,D项最后“并封岳飞为“忠烈王””错,是“建庙于鄂,号忠烈”,为岳飞造“忠烈庙”。

7.(1)(5分)岳飞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像天鹅一样的大鸟,在他家屋顶上飞翔鸣叫,因此就起名为岳飞。

(2)(5分)(岳飞)率领三百名铁骑前往李固渡试探敌兵虚实,打败了敌兵。

8.(4分)孟诗从听觉角度描写春天景色,重点写的是鸟啼声和风雨声,是动景。王诗从视觉角度描绘景物的色彩和形态,用“红”“绿”分别描绘桃花和柳条,以“含宿雨” 写出桃花被雨滴滋润的形态,以“带朝烟”写出绿条笼罩在朝烟中,袅娜迷人,是静景。

9.(4分)第一首因有“风雨声”而问“花落知多少”,表现诗人惜爱春花、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二首有“花落未扫、山客犹眠”的词句,表现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

10.(6分)①连峰去天不盈尺      ②  塞上风云接地阴   。

③    群山万壑赴荆门     ④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   东船西舫悄无言      ⑥蓝田日乱玉生烟

11.(5分)一个商人在草原上贩卖鞭炮遭遇狼群无意之中发了狼财,后来商人改弦更张猎狼卖皮最终在旧址丧命于狼群。

【评分提示】共5分,注意“贩卖鞭炮”、“发了狼财”、“猎狼”“丧命”各占1分,其他占1分。

12.(6分)(1)①渲染紧张的气氛;②衬托人物紧张心理;③交代人物活动环境;④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警惕、警觉。

          (2)①渲染美好的气氛;②衬托商人愉快放松的心理;③交代人物活动环境;④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骄傲、轻敌。

13.(6分)先前:胆小害怕、小心谨慎、聪明机智、满足。

           后来:胆大妄为、自以为是、愚昧无知、贪婪。

【评分提示】共6分。答到三条即可,每条2分。

14.(8分)哲理提示:(1)经商、做人不能贪欲无度,钱财要取之有道,否则终将受到法律、道德等一些方面的惩罚。(2)一些不法分子以牺牲国家保护动物为代价,而大发个人横财,其结果必将自食其果。(3)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毁坏自然,终将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

【评分提示】共8分,具体分析略。联系文本与归纳哲理各占2分;答对其中一条给4分,答对两条给满分。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5.B  解析:B项中“人烟阜盛”的“阜”读“fù”

16.D  解析:A项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B项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C项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D项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不带宾语。

17.C  解析:A项“有必要修订…”前缺少主语,“减轻负担”B项语序不当,“避免和警惕”应换成“警惕和避免”,D项“我们深深认识到…”前缺少介词“让”。

18.(4分)运行平稳安静,成本低,适合短途快速运输。

19.(4分)意义:“被”指违背主观意志或语词表达与实情不符。                                                                  

 心态:表现了使用者的无奈与愤懑。          

20.(6分)阅读陶潜,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告诫激励着一代代人继往开来;阅读李白,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屈激励着一代代人书写正直人生。(答案不唯一)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岳飞家世代务农,父亲岳和,(经常)节衣缩食来救济贫困饥饿的人。岳飞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像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飞过并鸣叫,因此就起名为岳飞(因此就用这个作为他的名字)。还没满月,黄河在内黄这个地方决口,岳飞的母亲姚氏抱着岳飞坐在大瓮中,被大水冲到河岸边得以幸免,大家对此感觉很神奇。

    岳飞小的时候就很有气节,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学习勤奋,很喜欢读《左氏春秋》和孙膑吴起的兵法。岳飞天生就有惊人的力量,还不到二十岁,就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八石的弩。跟(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所有本领,能左右开弓射击。周同死后,岳飞每到月初、月中都在师傅坟前摆上供品祭拜。岳飞的父亲认为他很仁义,说:“如果你能够赶上时代浪潮,应该能够报国死义(为国殉难为义而死)吧。”

    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来到相州,岳飞通过刘浩的引荐见到康王,后来岳飞被提升为承信郎。(岳飞)率领三百名铁骑前往李固渡试探敌兵实力,打败了敌兵。又跟随刘浩解除了东京之围,跟敌兵相持在滑县以南,岳飞率领一百名骑兵在黄河上练兵。敌兵突然间袭击而来,岳飞指挥手下说:“敌兵虽然很多,却不知道我们的实际情况,应当在他们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攻击他们。”于是自己先驰马迎战敌人。敌军有位勇猛之将舞着大刀迎上前来,岳飞杀掉了他,敌兵大败。后来升迁为秉义郎,归属宗泽将军。在开德和曹州战役中都立下战功,宗泽很惊讶,赞扬岳飞说:“你的智勇才略,古代优秀将领相比也不一定能超过你,但是你喜欢和敌人野战,这不是万全之策。”因此把作战列阵的图本授予岳飞。

    赵构继位之后,岳飞上书请战,想要收复中原。奏书传了上去,岳飞却因为这次上书超越了职权而被剥夺了官职。岳飞去拜见河北招讨使张所,张所以国士的待遇来对待岳飞,让岳飞担任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岳飞被命令跟随王彦的渡过黄河,到了新乡,金兵众多,王彦不敢前进。岳飞独自率领部下和敌军激战,夺得了敌军的大旗,其他因此士气大涨,于是攻下了新乡。第二天,在侯兆川作战,岳飞全身带伤十几处,部下都死战不退,又一次击败了敌人。当天晚上在石门山下驻扎,有人说金兵会再回来,都很惊慌,只有岳飞坚持躺着不动,金兵最终也没有来。这时候军粮耗尽,岳飞到王彦的请求粮草,王彦不给。岳飞知道自己已经和王彦有了矛盾,只好再次投奔宗泽,做了留守司统制。

    宗泽死后,杜充代替了宗泽的官位,岳飞还是担任旧职位。杜充要回到建康,岳飞说:“中原一尺一寸的土地都不能放弃,如果现在抬脚走了,这个地方就不再是我大宋国所有了,他日想再得到这些地方,非得以几十万士兵(换来)不可。”杜充没有听从岳飞的建议,于是(岳飞)跟着他一起回到建康。当命令杜充守卫建康时,金国与贼人李成一起侵犯乌江,杜充紧闭城门不出兵(救援)。岳飞哭着进谏请求视察,杜充最终也没有出兵。金国于是从马家渡渡过长江,这时杜充派遣岳飞等人迎敌作战,王燮先逃跑了,其他将领都打了败仗,唯独岳飞奋力作战。

    后来当杜充已经投降金国,手下的将领大多进行抢掠,唯独岳飞的丝毫不取。金兀术奔袭杭州,岳飞抗击金兵到广德境内,打了六次仗都获胜了,擒获金国将领王权,还俘虏了叛军四十余位首领。驻军在钟村的时候,军中看不到粮食了,将士们忍受饥饿,不敢惊扰百姓。金国征集来的士兵互相告诉说:“这是岳爷爷的。”都争相前来投降归附。后来岳飞转而屯兵鄂州,皇帝授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各州制置使,又封为武昌县开国子。

    岳飞多次拜见皇帝,论说恢复中原的办法。岳飞刚要谋划大规模发兵,正赶上秦桧主张求和。当时求和的决议已经很坚决了,秦桧担心岳飞不同意自己的求和主张,也认为岳飞不死,最终会阻挠求和决议,自己一定遭到祸害,所以极力谋划杀掉岳飞。秦桧派人抓捕岳飞父子。到了年底,案件也没有立成,秦桧手写了小纸条交给牢狱,马上报告说岳飞已死,死时三十九岁。

    当初,案件将要上报,韩世忠感到不平,到秦桧那里责问事实,秦桧说:“岳飞的儿子岳云与张宪的书信虽然没有查明,这案件的主要事情不须具备。”韩世忠说:“‘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够让天下信服?”金国各首领听说岳飞已死,斟酒互相庆贺。

    起初,秦桧不满岳州跟岳飞的姓一样,改成纯州,到现在仍是这样。(后来)宋孝宗下诏恢复岳飞的官职,用相应的礼制更换下葬之地,赏赐岳家百万贯钱,寻找岳飞的后人全都安排官职。在鄂州为岳飞建立祠庙,称为“忠烈祠”。淳熙六年,封岳飞号为“武穆”。嘉定四年,追封为鄂王。岳飞的五个儿子名为:云、雷、霖、震、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