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 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板书,齐读课题)
过渡: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节课的生字词。
1.学习生字词。
二、自由读课文
指名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多指几名学生说,将主要内容说清楚。)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主线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国王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骄傲的 铁罐 看不起 陶罐 ,常常 奚落 他。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土里的 陶罐 被人们发现,还是那样的 光洁 、朴素 、美观 ,而 铁罐 却消失得 无影无踪 . |
那么铁罐是怎么 “奚落”陶罐的?
三、学生默读课文:
要求:用笔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铁罐奚落陶罐的词语或句子。
四、师生品读课文2——9段。
1、师:说说,你找到了哪些?
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哦,他抓住了铁罐的语言和神态来充分体现它对陶罐的奚落,真好!
谁能来做做“傲慢”的动作?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陶罐子”铁罐对陶罐的称呼感受到了铁罐子的傲慢)
师:谁能读一读,读出铁罐的傲慢,点人读,生评后再读,全班读
2、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读句子②
师:从哪里看出铁对陶的奚落的?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次铁又是什么样的神态(轻蔑)
师:谁来读出轻蔑的语气,听到同学们读,老师也想读一读,那老师来读铁罐说的话,你们来读旁白好吗?
3、铁罐从傲慢变为轻蔑,那接下来铁罐会怎样呢?找一找接下来描写铁的句子
(铁罐开始恼怒了。师:自己做一做。点拨:他瞪着眼,他还气得手指着对方,他在跺脚呢(用各种动作表情形象化“恼怒”))
师:恼羞成怒的铁奚落陶的语言一定更尖刻了,听听,他都说些什么?
指名读铁罐第三次奚落陶罐了,这时的铁罐已经生气了,那接下来呢第四次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生找,读④
最这一次课文中没有描写铁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
(怒不可遏)
4、同位之间分角色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
5、好,下面老师来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说――)
铁罐用这么刻薄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那他它凭什么奚落陶罐(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6、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①“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谦虚)
②“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相机设问:你认为陶懦弱吗?为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抓“争辩”\确实——读句子,注意省略号的读法。
师评:我听出了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陶罐子;这是一个谦虚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
这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陶罐子…..
③“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④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你觉得陶罐怎么样?(谦虚)
7、师:接下来,我们全班一起有感情的读一下这段对话,女生当陶罐,男生当铁罐,我看看,谁读的会更好。
五、学习后文。
1、师过渡: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国王御厨里的铁和陶的命运到底如何呢?知道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发现了陶罐。
2、学生默读后文。
3、指名说如果你捡到这只陶罐你会怎样?多请几位学生说。
师相机归纳或板书: 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六、小结全文
是呀,当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贵的文物,而当初傲慢自大的铁罐却在世上消失了。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自己的感慨,
你想说点什么吗?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
看,老师这里还有铁罐给陶罐写的一封信,我来给大家读一下。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骄傲)铁罐 奚落 陶罐(谦虚)
(优点)坚硬 (缺点)易碎
无影无踪 无价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