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全员查隐患人人安全员”活动方案
2025-09-25 21:33:01 责编:小OO
文档
“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

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的实施方案

                         

隐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隐患视而不见,见而不治,治而不彻,无视隐患必将导致事故。为提升员工安全意识,鼓励员工为公司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承担责任,主动发现和上报安全隐患,同时为公司安全管理献计献策,切实提高全员自主安全管理的意识、能力,营造公司良好安全管理文化氛围,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百日无事故“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落实安全管理全员参与、全员治理、全员监督的理念,落实岗位责任,全面排查、治理公司在经营销售、生产管理、后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配合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促进公司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

二、组织结构

组  长: 李继峰

副组长:汪卫东  陈冬辉

成  员:张军平 张保军 赵方龙 雷炎斌

三、活动时间:    

2016年10月17日至11月17日

四、活动方式:

以个人为单位,全员参与

五、方法步骤

(一)全员组织发动,明确任务落实要求。按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层层动员部署。通过广泛深入发动,最大限度地把活动覆盖到每个科室、每名科员及车队中的每个驾驶员当中去,最大限度地让广大职工投入到“查隐患”活动中。

(二)开展教育培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要针对不同需求,层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规、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活动更具针对性。要针对本公司的特点和实际,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对职工的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安全自我防护、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应对突发事件等实用性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编发宣传材料、举办安全图片展和开展安全知识技能竞赛等职工容易接受、愿意参与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从我做起”大讨论,增强广大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对安全生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筑牢思想防线。

(三)组织隐患排查,突出重点不留死角。要以办公区、车辆、驾驶员为重点,发动人人彻查身边安全隐患,力求做到隐患排查不留死角。要把组织发动职工进行集中安全隐患排查与日常排查结合起来,使职工牢固树立“先安全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理念。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档案,对职工查出的安全隐患,逐类进行分析研究,找准原因。

(四)实施集中整改,治理隐患不留遗憾。整治安全隐患的主体责任在企业。对职工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工会要督促公司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治理。活动结束前,工会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情况开展一次“回头看”,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五)搞好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建档、及时上报、跟踪整改、定期复查制度和实施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创建活动,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同时,注重做好群众性隐患排查治理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结合,通过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固化为制度,并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工会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根据个人查出的隐患,根据等级、统计、上报和公布合理化建议提案、隐患查找结果和奖励情况。

隐患分级奖励标准参照表

隐患级别(LEC法)

风险矩阵法(LS法)

申报个人奖励标准
1级

重大危害因素(R=15~25)

100(元/条)

2级

一般危害因素 (R=6~12)

50(元/条)

3级

4级

可容许的危害因素(R=1~5)

20(元/条)

5级

风险(R)=概率(L)×后果(S)

R-危险性或风险度(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

S-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和后果(评估危害后果严重性)

六、要求

1、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宣传和鼓励部门所属员工积极参加,保障安全的人力投入,支持此项活动顺利开展。

2、广大员工应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素养和掌握危害识别基本知识,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努力为公司安全生产添砖加瓦,人人争当“本质安全型”员工,实现从少数人关注安全到全员关注安全的转变。另外,望广大员工互相监督,避免出现人为制造隐患的情况发生。

3、兼职安全员应在本单位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危害识别与隐患分级知识的学习,同时应履行自己的义务,主动排查隐患。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