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2025-09-25 21:30:49 责编:小OO
文档
课  时  计  划

课题恐龙世界第 1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重点

难点

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课件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1、 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重点

难点

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课件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A、 头部

  B、 身躯

  C、 腿部

  D、 尾部

  5、布置作业: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

  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7、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画中的线条第 2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重点

难点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具课件

一、 导入活动: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 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重点

难点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具课件

三、尝试练习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会动的线条第 3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
教具课件

一、组织教学 

用语言组织教学 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 2、分析用线条的方法(波浪型的线条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 3、欣赏观察另两张图片分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1) 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2) 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3) 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
教具课件

4、小结: 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 作业要求: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是怎么动的?你觉得好看吗?)

  二、完成作业

  教师个别辅导

  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三、完成整理作品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人物与环境第 4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重点

难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能力。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具

一、 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生:不可能!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 新授1、 出示人物形象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什么吗?你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学生讨论、回答2、 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3、 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 什么环境中。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4、 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教学随笔

三、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重点

难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能力。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具课件

四、 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 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我们的社区第 5  课时

 总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具课件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2、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1) 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 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3) 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教学随笔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具课件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村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他们都显得十分乐意,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大嘴怪第 6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3、激活思维,感受乐趣

重点

难点

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大嘴巴特点。
教具课件

 一、激发思维,设想大嘴怪。

  1、板画一个嘴巴的大致形状:猜猜是什么? 2、添画完成一个动物形象,形状变成动物的大嘴巴:这是个什么动物?长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长这么大一个嘴巴?它的大嘴巴有什么用?编一个有它的大嘴巴的故事?3、这个大嘴巴如果长在别的动物脸上,会怎么样?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

  1、你能简单的把这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比一比?(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2、讲评:谁画的嘴巴最大?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可以修改部分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 。4、欣赏教材学生作品:看看别人表现的大嘴怪,你能读懂这些大嘴巴怪的本领吗?说一说?(欣赏评述)

教学随笔

5、出示已经刻好线条的吹塑纸,你看见了什么?(看不清)老师来想一个办法让谁都能看清。

  6、实物投影演示:滚油墨,拓印。展示效果。你想学习这一种表现方法吗?——揭示方法名称——吹塑纸刻印版画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3、激活思维,感受乐趣

重点

难点

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大嘴巴特点。
教具课件

7、回忆刚才所看到的,是怎么做的?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8、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三、学生创作活动。

  1、要求:构图要注意主题突出;形象夸张; 要表现有有趣故事情节的画面; 效果清晰;

  2、辅导.

  四、展评。

  互相介绍自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有特色作品。

  五、 小结。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威武的盾牌第 7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重点

难点

1、重点: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2、难点: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教具课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材料工具二、交流设计草图 1、学生间互相交流草图,互相评点。

 2、老师点评,组织学生适当修改自己的草图,取长补短。

三、指导制作方法 

1、一边演示,一边解释 

2、几种制作方法的介绍:粘贴法、绘画法、卷、编法、揉折法(结合范作图示) 3、请学生自己选择喜欢和擅长的方法,注意安全。 

4、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重点

难点

1、重点: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2、难点: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教具课件

四、组织学生开展制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并最终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制作成果教师巡视辅导

五、组织展示作品请学生装扮成士兵上来表演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点评制作的优缺点。

六、课堂小结老师鼓励表扬为主,激励孩子们以后更大胆的创新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别致的小花瓶第 8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初步认识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了解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

难点

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及四人小组的合作能力。 
教具课件

1、话题引入 

我手中的泥条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 

我们取一小块泥巴尝试的搓一条好吗?体会一下玩泥巴的乐趣。 

你体会到什么? 

2、其实玩泥巴的方法很多,现在我要邀请几位同学拿着自己的泥巴来表演一下,请大家猜一下他们表演的是什么方法哦! 

①团(揉)②压③捏④⑤⑥  

1、我用了刚才的这几个方法也做了一些道具,来看看吧!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到底想做什么? 

2、现在我要实现某些组的愿望来做一个别致的小花瓶(出示课题) 3、其实玩泥巴除了方法以外,还有一些小技法,我们叫它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板书)下面我在组合道具的时候,分别来介绍一下。 

4、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并介绍瓶子的重心与造型结构。 

1、好,我制作完成了!有没有人给我点评一下,我的大作呀!2、感觉是不是不太像花瓶呀!其实(出示普通花瓶)这样的花瓶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已经不能满足我的欣赏水平,我要自己动手做一个

教学随笔

一个与众不同的花瓶才能体现我的个性,才能符合今天的别致两个字“新颖、想象”,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想的,瞧他们…… 

3、欣赏大师作品(介绍技法与瓶子的重心与造型) 

4、欣赏学生作品(介绍技法与瓶子的重心与造型) 1、看了这些作品有没有人想做一个比他们更加别致的花瓶呀?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推选一个来说一说。 

 想法不错,我们就要分工一下吧!我随便找一组让他们说一说,大家认真听有可能是好方法哦!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初步认识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了解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

难点

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及四人小组的合作能力。
教具课件

2、现在我们就用集体的力量做一个别致的小花瓶吧!注意花瓶的造型要新颖,重心平稳,装饰美观。 

学生作品上交展示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地进行点评。 

评价好的组或个人用迷你小花瓶作为奖励。 

、请学生课后给自己的花瓶上色。 

2、陶与瓷的区别用表格形式展示: 

陶器:采用氧化铁含量较高的黏土作为原料;烧制温度在1000度左右;一般不施釉,而且较厚。 

瓷器:采用氧化铝含量较高、氧化铁含量较低的高岭土作原料;烧制温度在1300度左右;表面施有高温釉,釉层与胎体结合牢固,光滑紧密。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会变得盒子第 9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重点

难点

重点:制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具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

  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

  2.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组合。)

  3.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

  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2.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结果。

教学随笔

3.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重点

难点

重点:制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具课件

 四、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小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

  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

教学随笔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有趣的蛋壳造型第 10 课时

总 18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上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所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脸部造型。

  教学难点:做一个漂亮而结实的底座。

教具课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呢?

“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教师拆开一个范作,和学生共同说出要准备的物品。3、检查学生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二、新授。1、教师取出蛋壳,“看看蛋壳象什么?”

  生:象脸、象球、象太阳……2、在老师眼里,这个蛋壳特别象小鸡的身体。教师示范小鸡的做法(剪出鸡冠、眼睛、翅膀的形状,逐一粘贴上,注意颜色的搭配)3、提出问题: 最后,怎样让小鸡站起来呢?4、生讨论后答:给它加上一双小脚,或加底座

  师小结:若加脚,纸做的脚没有很大的支撑立,会使它头重脚轻易摔倒,为使它站得更稳,可加底座。

教学随笔

5、师示范底座的做法:

  剪扇形纸,两头粘贴上,在小头剪出开叉,涂上胶水,粘贴在蛋壳上。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18 课时

 总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上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所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脸部造型。

  教学难点:做一个漂亮而结实的底座。

教具课件

 三、学生作业

  1、“大家开动小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也来做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工艺品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览评价:

  1、做完的小朋友将作业拿上讲台,办展览会

  2、学生在认为做的好的作业上画星,星星最多者即为优胜者,颁发“小艺术家”奖章。

  3、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小工艺品带回家装饰,并在下节课上说出家人对作品的看法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橙色的画第 19 课时

 总36 课时

教学

目标

、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重点

难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具 课件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4、出示:橙色。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2、出示:红+黄=橙 间色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20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重点

难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具课件

三、布置作业。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绿色和紫色的画第 21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重点

难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课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橙色画画,知道了橙色的调配方法,你能说说橙色是怎么调出来的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绿色和紫色画画。

  三、讲授新课

  1、复习原色,间色: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教学随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22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重点

难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课件

2、除了上节课我们用的橙色,绿色和紫色也都是间色,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和紫色的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后回答、、、

3、布置作业:以绿色和紫色为主,分别完成一幅作业。

  4、作业展示:集中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堂小结: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彩墨游戏(一)第 23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生宣纸的特性,懂得墨和水能够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的特点;

2、能够在生宣纸上随意扩散的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3、让学生在有趣的水墨游戏中体验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感受水墨游戏的乐趣。

重点

难点

重点: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

难点: 在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教具课件

一、导入: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朋友,大家看一看,它们是谁:笔、墨、纸、砚。这四样东西放在一起叫做“文房四宝”。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是毛笔,我国毛笔产地很多,依据产地的不同,可分为“湘笔”和“湖笔”两个流派。墨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少的用品;种类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我们用于书画的多数是油烟墨;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老师手里拿的是生宣纸,驰名中外的宣纸始于唐代;砚,由于它的质地坚硬、结实,固能传百代。这节课里,除了涉及到了文房四宝外,还需要用色。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彩墨游戏(一)”(板书课题)

    2、 从水墨在生宣纸上具有渗透、扩散的特性导入,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水墨渗透、扩散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

3、 设疑:水墨的这个特性有什么作用呢?——可以用来画“大怪兽”。“大怪兽”三个字对学生通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学生听到这句话时,一下子就来精神了。这个时间就是导入新课最好的时机。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体验:

1、只要把墨倒到生宣纸上,让它自己散开,真的就可以变出一只大怪兽吗?是的,可以。因为在国画当中,有一种技法叫做泼墨画。(板书)说起泼墨画,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

    三国东吴孙权当皇帝时,喜好绘画。有一次,孙权叫一个画家给他屏风画,画家画着画着,不小心在漂亮的画绢上溅落了一小点墨。画家吓了一跳,他知道孙权性子暴躁,弄污了他的画绢,就不定会被革职治罪。怎么办呢?画家紧张地反复思索对策,突然,他心里一亮,想出

教学随笔

个绝妙的办法。于是,他很镇静地急速挥毫,很快把画画成,他机智地利用这一小点墨,加上几笔,依它的形状,点染成一只小苍蝇,画得又细致又逼真,栩栩如生。过了两天,孙权把这张屏风画要去,伫立画前欣赏,发现屏风上画的是一篮杨梅,篮子旁边的有一个小苍蝇,似乎在爬动。他就用衣袖对着苍蝇挥动一下,想把它赶走,不料苍蝇却动也不动。孙权又用手指去弹苍蝇、苍蝇依然不动,这时,他定睛细看,才看清那是一只画上去的苍蝇,孙权不禁高兴地称赞起来画家来:“真是画中圣后,朕以为那是一只真苍蝇呢!”这就是绘画史上为人津津乐道传作美谈的“误笔成蝇”,这位有高超写实技巧的画家叫曹不兴。

2、回顾刚才的故事,提炼出泼墨画的作画步骤:泼(把墨倒在纸上)——形(形成一定形状的墨迹)——添(根据形状想象添画)——成(成为一个具体或者抽象的形状3、名家作品欣赏。看看大师和小朋友们如何通过泼墨的方法,形成各种有趣的形象的。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24 课时

 总 36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生宣纸的特性,懂得墨和水能够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的特点;

2、能够在生宣纸上随意扩散的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3、让学生在有趣的水墨游戏中体验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感受水墨游戏的乐趣。

重点

难点

重点: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难点: 在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教具课件

三、表现:

同学们看过了这么多有趣的泼墨画作品,肯定也想自己亲自试试。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画出一幅好的泼墨画作品;

1、泼:让学生自己先动动脑筋,想想应该怎样泼。然后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谈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泼墨的方法和窍门。

2、形:水墨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会形成各种有趣的墨迹。这是要注意用废纸把多余的墨吸掉。

3、添:这里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一般我们选择了在墨迹完全干透之后在添画,以防添加的墨线扩散。

4、成:添画完成后,同学们的墨迹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怪兽。给你的怪兽起一个名字,写在它的身边吧。教师在这个步骤要抓紧时间给学生的作品拍照,准备下一环节的欣赏展示用。

四、学生实践:

作业要求:将水墨泼在生宣纸上,让其任意渗透、扩散,形成墨迹。再根据想象添画成人物、动物等形象。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彩墨游戏(二)第 25 课时

 总 36课时

教学

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技法。 应会: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彩墨的技法,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艺术情感。

重点

难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并能运用一些特殊的技法,恰当地表现出生活中的有趣的画面。
教具课件

一、探索研究——游戏的方法(横空出世)

1.演示讲解中国画传统技法:没骨法、点法、染法、勾勒法„„ 2.示范创新手法:如用萝卜印、手指画„„ 3.启发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其它的方法。

4.出示生活中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

教学意图: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国画中简单的技法,以及一些有趣的手段,来表现生活中的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来体验、来发现,培养学生主动建构,并将国画的知识技法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中。

二、观察比较——游戏的不同(七十二变) 1.复习:在《彩墨游戏(一)》中,我们了解了哪些国画的知识与技法?(中锋、侧峰、墨分五色„„)2.比较《彩墨游戏(一)》和《彩墨游戏(二)》的区别?(内容、方法、手段„„)

3.出示课题:   彩墨游戏(二)

教学意图:通过比较《彩墨游戏(一)》和《彩墨游戏(二)》, 不仅可以复习旧知,而且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了解《彩墨游戏(二)》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三、欣赏感受——游戏的艺术(火焰金睛)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趣的图片。 2.欣赏生动有趣的彩墨。

教学随笔

画。

教学意图: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欣赏生动有趣的彩墨画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点燃学生创作的火花,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26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应知: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技法。 应会: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 2.隐性内容与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彩墨的技法,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艺术情感。

重点

难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并能运用一些特殊的技法,恰当地表现出生活中的有趣的画面。
教具课件

四、创作体验——游戏的乐趣(西天取经)

1.提出作业要求:选择喜欢的工具,运用恰当的方法,创作表现生活中有趣的物象,形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2.学生体验游戏,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教学意图: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用学过的方法恰当地表现一幅生活中有趣的画面,让他们在游戏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教师的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地实践和创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五、展评延伸——游戏的升华(修成正果) 1.谈谈游戏创作的体会。

2.延伸:A、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B、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教学意图: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感受一定很深刻,也一定很特别。让他们把自己的体会与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也是他们非常愿意的做的事情,并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一两句话的拓展,注重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思想情感。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时计  划

课题卵石动物造型第 27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 3、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重点

难点

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难点:动物形象饱满生动
教具课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材料工具

二、交流设计草图 

1、学生间互相交流草图,互相评点。 

2、老师点评,组织学生适当修改自己的草图,取长补短。

三、指导制作方法 

1、一边演示,一边解释 

2、勾线,记号笔勾粗黑线,小号笔刷涂色,不要加水直接上色 

3、请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注意安全。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28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 3、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重点

难点

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难点:动物形象饱满生动
教具课件

四、组织学生开展制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视辅导不干的用吹风机吹干

五、组织展示作品请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点评制作的优缺点。

六、课堂小结老师鼓励表扬为主,激励孩子们以后更大胆的创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第20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

重点

难点

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理解、感悟绘画作

教具课件

一、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有关花的寓意和图片。

师:这是?向日葵。给你什么感觉?这是狮子座的幸运花,有谁和老师一样是狮子座的,向日葵寓意着光明和永恒的爱。

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去了解有关自己的幸运花或自己喜欢花的寓意,完成任务的请点点头,好的,请你们小组之间小声的交流一下,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

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会用到花?

2、导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感受花在生活中的运用

提问:课本中P21页向我们展示了砖雕、花瓶等,意图是什么?

你的思维很敏锐,花开总有花谢时,人们为了能将这美好的瞬间永恒的留住,利用花的元素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花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在哪些方面?

小组之间小声的说说你还知道在哪些方面用到花的元素进行设计。

展示有关花在生活中的艺术品(二)了解绘画作品中的花

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花。

讨论:中国画与西画在花的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画: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西画:多以静物出现)

教学随笔

1、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从造型、色彩、笔触等方面进行比较)看课件: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30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
重点

难点

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理解、感悟绘画作
教具课件

《银莲花》油画 法国 杜菲

这两位画家哪一位画家的心情比较好?为什么?《银莲花》的作者,因为色彩感觉活泼清亮,线条热情奔放。

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

(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

(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

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

(三)、欣赏自然中花的作品,寻找创作灵感

1、欣赏图片,启发思维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仔细欣赏图片,从中寻找灵感,想

教学随笔

想从什么角度去进行艺术创作?

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你将从花的哪个角度进行创作?

2、指导绘画(花的造型、色彩、涂色方法进行指导)三、学生创作

观赏花卉,画一张花的记忆画。

四、评价展示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创作的作品画出了自己心中对于花的感觉,美各有不同!祝愿你们以后的生活如花般灿烂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娇艳的花第31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表现花卉的乙烯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2、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重点

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教具课件

一、复习旧知识游戏导入

1、在我手中这么多画笔中(勾线笔、蜡笔、彩笔、水份笔、毛笔)你最喜欢用哪种笔画画?

2、(请选其它笔的一个学生)请你到前面来,把你喜欢用的笔给你。你们知道我最喜欢用哪种笔吗?是毛笔。因为它灵活多变,很好用。不信,咱俩就比比谁的笔好用,下面的同学做裁判,好吗?

画一条细曲线————笔尖——中锋用笔

画一条稍粗的折线——笔肚——中锋用笔

画一条更粗的有深浅变化的直线——卧笔

——侧锋用笔

谁的笔更好用?(请学生回坐)

二、欣赏花卉图片,引出课题

1、我们用这么好用的笔画点什么呢?我们画画它们怎么样?(课件出示花卉图片)

2、这些花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的美吗?

教学随笔

三、体验探究表现方法

(一)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花,探究其表现方法。1、(课件出示野菊)这种花怎么表现?分析花形特点(教师可以自2、(出示大花瓣的花图片)  演示勾染法、没骨法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画叶子。3、(出示荷花图片) 演示表现有深浅变化的花瓣4、(出示芍药图片) 演示复瓣花的表现方法5、(出示图片)演示一茎多花的表现方法

(二)学生初步动手体验1、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花一两朵花。2、教师发现学生表现中典型问题,及时调整。(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演示修改)

五、总结。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32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表现花卉的乙烯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2、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重点

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教具课件

三)欣赏名家名作

怎样把这些娇艳的花组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呢?我们不妨跟大画家们学学。(出示名家名作 )1、画家及学生用到了我们刚才说到的哪些方法?2、学习作画步骤。        3、欣赏学生作品

四、动手体验

作业要求:尝试用中国画的技法表现娇艳的花。看谁画的花在百花园里最娇艳。

五、展评

看谁画的花在百花园里最娇艳

六、拓展

今天,我学习了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画娇艳的花,其实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画我们身边任何美的事物。小朋友们,课后去试一试吧!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有趣的生肖邮票第 33课时

 总 36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2.设计、绘制生肖邮票。

3.通过生肖邮票的设计,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具课件

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出示谜语  大家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个谜语,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猜到。

说它多呢,它只有十二个;可是说它少呢,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它们就是十二生肖。)

二、讲授新课

1.十二生肖的由来。

2. 十二生肖的作用。

3.邮票的设计

师;同学们,你么认识奥运福娃吗?它平时都乐呵呵的,可是今天不开心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生:愿意。(看大屏幕)。

(板书小标题的后半部分)

4,学习制作邮票

<1>,邮票的主题内容

邮票可以风景,花卉,等等,我们今天就着重学习属相邮票。

观察老师画的属相与大屏幕的正式属相照片有什么区别。

教学随笔

  教师示范一种属相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变形的。

夸张,变形,概括。

<2>邮票的组成

<3>邮票的制作步骤

<4>欣赏邮票

让学生学会欣赏,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34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2.设计、绘制生肖邮票。

3.通过生肖邮票的设计,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具课件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1,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属相邮票。

2,属相的设计要新颖,独特。

3,注意构图,和邮票组成。

4,注意颜色搭配。

四、展示学生作业

优秀的奖励一张优秀卡

五、总结

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会了属相的邮票设计,那回去之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设计一些其他的邮票,既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又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进我们的友谊呢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变垃圾为宝第 35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重点

难点

能根据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
教具课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

  与学生聊聊关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三、讲授新课: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与垃圾带给人们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教学随笔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3、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教学随笔

   

课  时  计  划

课题第 36 课时

 总 36 课时

教学

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重点

难点

能根据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
教具课件

4、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回收废纸,生产好纸;回收废金属,制造飞机;回收废玻璃,再造玻璃;回收废塑料,回炼燃油;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5、说说分类回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

  6、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7、音乐、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8、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四、课堂小结:五、课后延伸: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废品的回收。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