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5-09-25 21:32:08 责编:小OO
文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一.单选题

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化的同时,利用网路技术的诈骗行为已成为损害民众切身利益和互联网新兴产业的毒瘤。面对互联网诈骗,广大网民应该(  )

①抵制诱惑,增强防范意识 ②完善制度,堵塞安全漏洞

③增长见识,提高防骗能力 ④加强协作,打击违法犯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中学生婷婷最近迷上了微倌,在微位中“认识”了一个呢称为“孤狼”的微友,在微聊中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使家庭财产险些受到损失。如果你是婷婷,你会(  )

A.从此以后拒绝使用微信

B.请朋友找到这个“孤狼”痛打一番

C.今后只与本班同学交友聊天

D.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晓东最近经常上网查找资料、网上学习、网上提交作业、与同学们讨论交流问题等,但妈妈总是有所担心,试图阻止他上网。为打消妈妈的顾虑,晓东应该(  )

①在家长陪伴下,在规定时间内上网

②上网有明确的目的,只浏览有益于学习的信息

③不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

④不沉溺于网络游戏,处理好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于青春,我们充满了好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长的体验,作为同学间形成亲密友情最基本的准则是(  )

A.主动热情    B.要讲“哥们儿”义气

C.互相帮助    D.互相尊重

5.只有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才能使集体更加美好和谐。下列行为有利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是:(  )

①放学后,经常邀请同学去网吧玩游戏   

②同学不开心时,主动帮其排忧解难  

③同学不能完成作业时,热情主动让其抄自己的  

④班干部对违反纪律的同学,及时予以提醒。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6.下列的言行容易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是(  )

A.小松指出小柏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

B.小强知道小航家中遇到困难,安慰小航

C.小红和小娟经常因一道数学难题争论不休

D.小明得知好友小刚的秘密后,兴奋地四处传播

7.小明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就餐时一个人,做事也是一个人,大家觉得他怪怪的,都不愿意和他交往。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

A.不要匆匆下结论,也许另有原因

B.不合群的“怪人”就该否定

C.事不关己,不足挂齿

D.坚决不和这种人交往

8.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往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往对象具有(  )

①虚拟性 ②间接性 ③隐蔽性 ④可靠性 ⑤真实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9.网民、网虫、网恋、网校、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电子商务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这表明(  )

A.网络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

B.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

C.网络交往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D.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上网就会成瘾

10.据3.15曝光,互动百科竟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付费后可发虚假广告。互动百科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号称自己是知识共享平台的网站,不但信息的准确性真假难辨,甚至有时候,还变成虚假信息的放大器。对此,我们应该(  )

①充分享受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把网络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③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④远离网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低头族长期沉迷玩手机,除了影响视力外,还很容易引发白内障。长期低头玩游戏,容易使颈椎关节发生错位。可见(  )

A.信息时代,人们离开网络就难以生存

B.网络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上网要有所节制

C.我们要遵守法律,文明上网

D.网络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12.网购物品总出问题?“客服”喊你来退款。热衷网购的朋友得当心这些危险的“客服”了。2016年10月中旬,央视财经频道就报道了虚假客服诈骗,网购70多元的蛋糕出现问题需要退款,网友点击了一条链接后不仅70多元退款没要回来,竟瞬间损失1.7万。由此可见(  )

①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②要远离网络,避免上当受骗

③虚拟世界不能进行经济往来

④在网络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坐在计算机前椅子上的黑狗对坐在地板上的小花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A.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

B.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C.网络越来越先进,动物也可以上网了

D.网络可以开阔视野,获取海量有益信息

14.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领城立法,赢得了與论一致点赞。这部基础性法律的出台,是领域的里程碑式事件,法律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对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安全上网,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

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少接触网络

③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別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上面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如图漫画《网友见面》说明(  )

A.上网没有任何好处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C.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隐蔽性

D.沉迷网络会使身心遭受到摧残

16.当今,网络交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离不开网络交往,是因为网络交往(  )

①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有

②扩大交往的空间领域和对象

③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④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比尔•盖茨曾说过:“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生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这说明(  )

A.人和动物可以通过电脑进行交流

B.网络交往的对象具有隐蔽性

C.网络交流的内容不用怀疑

D.网络交往中可以为所欲为,无所约束

18.随着Wi﹣Fi网络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每到一地必连免费Wi﹣Fi已经成为许多智能手机用户的习惯。在2015年央视“3•15”晚会上,几位工程师利用伪造Wi﹣Fi技术窃取了台下观众的邮箱和密码并在大屏幕上向大家展示,让许多人对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这启示我们(  )

A.免费Wi﹣Fi风险大,远离网络避伤害

B.手机支付要减少,财产安全永无忧

C.免费Wi﹣Fi好处多,省钱实用速度快

D.免费Wi﹣Fi要慎用,保护隐私很重要

19.“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 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  )

A.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

C.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

20.2016 年 10 月 1 日起,微博、朋友圈也能作刑案证据,最高人民、最高人民、三部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 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指出“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  )

①网民要提高信息判断能力,拒绝盲目从众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要受到处罚 

③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谣言属于不良行为 

④网民要珍惜网络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如图漫画《防不胜防》告诉我们(  )

A.公民的隐私无法保护

B.手机是泄露公民隐私的罪魁祸首

C.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D.必须增强隐患意识,确实保护自己的隐私

22.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警方建议:勤学习、勤交流、不轻信陌生电话、不贪财逐利、不慎怕所谓的远程恐吓电话、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向不明的账户汇款转账。下列做法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

①不斌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读书学习    

②莉莉小心谨慎、从不接陌生人的电话    

③小强从不贪图小便宜,拒绝一切诱惑     

④琴琴经常给手机杀毒,不点击不明链接。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3.如图的漫画警示我们(  )

A.网络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B.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C.打开网页,就等于与骗子交往

D.必须戒除网瘾,做网络的主人

24.社会青年陈某和聂某,在购买福利彩票时,因选择号码而发生口角,继而双方的“朋友”都围了上来,互相撕打在一起,砸碎了周围的桌椅,阻塞了交通。他们的行为(  )

①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②败坏了社会风气  ③损害了国家利益 ④给人民财产造成了损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学生张明与韩刚因琐事发生矛盾,约定在校外打架。但张明的父亲替孩子出面,对韩刚辱骂殴打,警方对张明的父亲给予行政拘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张明与韩刚处理矛盾的方式正确的 

②韩刚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 

③张明与韩刚应该珍惜友谊,与人为善 

④张明父亲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6.当自己家中发生暴力冲突时,不妥当的应对办法是(  )

A.保持冷静,积极劝阻

B.当冲突双方无法劝阻,且有生命危险时,应向邻居、路人呼救

C.当冲突双方已经无法劝阻,且有生命危险时,可拨打110报警

D.已暴力制服施暴者

27.阅读如图,给小强的最好建议是(  )

A.只要成绩优秀,就能受欢迎

B.追求个性,在装扮上标新立异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与别人保持一致

D.努力做到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

28.小强进人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顶牛”对着干,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发生冲突。为此,他感到很苦恼。请你根据图示,选出正确解决“烦恼”的有效措施(  )

①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②主动沟通,寻求帮助

③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④自我封闭,少与他人交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判断题

29.避免亲子冲突最有效的策略是“小人不记大人过”,善于体谅父母。     (判断对错)

30.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判断对错)

3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一哲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朋友。     。 (判断对错)

32.将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注意自我保护。     (判断对错)

33.虚拟的交往可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所以我们可以尽情网上交友。     ( 判断对错 )

34.朋友之间的冲突,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判断对错)

35.小乐虽然进入了初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但也常常与小学好友联系,互诉近况。     (判断对错)

36.上网容易导致不良嗜好,青少年应坚决不上网。     (判断对错)

 

三.阐述见解题

37.小林、小明和小平三个是好朋友。有一次放学,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因为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方法出现分歧,小明和小平从争吵发展到了身体上的推撞,冲突发生了。小林上前去劝解说:“两个人吵什么啊? 怎么不向我学学,小心点不就永远不发生冲突吗?”

(1)这一情景中,冲突是因何发生?

(2)如果换做是你,你怎样避免冲突的发生?

(3)小林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8.

“乘坐着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如果有一方变瘦,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是爆红网络的漫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如图所示)中的一句话。漫画引发我们思考……

联系交往艺术新思维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友谊的小船一帆风顺。

39.中学生晓瑾是独生子,平时父母非常宠爱他。近日来,父母发现晓瑾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神情恍惚,经常有不明的书信和电话来往。晓瑾的父母非常担心,不知怎么办才好。晓瑾父母的朋友替他们出主意,要他们偷偷拆看晓瑾的信件和偷听他的电话,看看晓瑾最近到底在干什么,以便对症下药。父母偷听了电话和偷拆了晓瑾的信后被晓瑾发现了。从此,晓瑾不再理睬父母,和父母闹起了情绪。

请回答:

(1)晓瑾和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冲突?这种冲突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吗?

(2)如果你是晓瑾的朋友,你将和晓瑾谈些什么话呢?请列出你的谈话要点。

(3)你做了晓瑾的思想工作后,他认识到不该和父母闹情绪,想起父母平时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晓瑾决定以后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爱。请你帮他策划一次爱心活动。(提示:①要有明确的行动的目的;②说清楚怎么做。)

40.【学会文明交往】

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初中生王敏自从接触了网络之后,由于处理不当,出现了下列问题:

行为后果
问题一经常缺课,沉迷网上聊天、网络游戏学校精力不集中,成绩下降
问题二发现QQ号被盗,诬陷同桌所为

与同桌关系紧张,被老师批评
问题三经常在微博上转发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引起社会不安,被追究责任
(1)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王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网络交往有快乐也有烦恼,我们应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参与解析

一.单选题

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化的同时,利用网路技术的诈骗行为已成为损害民众切身利益和互联网新兴产业的毒瘤。面对互联网诈骗,广大网民应该(  )

①抵制诱惑,增强防范意识 ②完善制度,堵塞安全漏洞

③增长见识,提高防骗能力 ④加强协作,打击违法犯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交往要学会自我保护.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解答】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网络具有两面性,启示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要注意树立防范意识,提防网络诈骗.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④属于国家部门角度,不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题干,找到题干与题肢的结合点.

 

2.中学生婷婷最近迷上了微倌,在微位中“认识”了一个呢称为“孤狼”的微友,在微聊中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使家庭财产险些受到损失。如果你是婷婷,你会(  )

A.从此以后拒绝使用微信

B.请朋友找到这个“孤狼”痛打一番

C.今后只与本班同学交友聊天

D.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分析】该题考查青少年网络交往的自我保护.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尤其是在网络交往的空间内,更应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解答】网络为我们提供的交流的空间,但它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注意保守自己的真实信息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面.婷婷家之所以出现财产损失,就是因为她对网络交往对象的警惕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因此她的精力警示我们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应选D;A 选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B选项采取的不合法的手段;选项C的做法会导致交往面过于狭窄,不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排除.

故选D.

【点评】仔细阅读题干材料,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逐一分析选项,排除错误和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晓东最近经常上网查找资料、网上学习、网上提交作业、与同学们讨论交流问题等,但妈妈总是有所担心,试图阻止他上网。为打消妈妈的顾虑,晓东应该(  )

①在家长陪伴下,在规定时间内上网

②上网有明确的目的,只浏览有益于学习的信息

③不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

④不沉溺于网络游戏,处理好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在家长陪伴下,在规定时间内上网,上网有明确的目的,只浏览有益于学习的信息,不沉溺于网络游戏,处理好学习与游戏的关系,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全面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结合题干信息不难作出正确选择.

 

4.对于青春,我们充满了好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长的体验,作为同学间形成亲密友情最基本的准则是(  )

A.主动热情    B.要讲“哥们儿”义气

C.互相帮助    D.互相尊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会与同学相处.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解答】同学间形成亲密友情最基本的准则是尊重.只有彼此尊重,交往、相处才会自然顺畅,才能建立和发展友情.选项D是对的.选项AC不符合题意,选项B要讲“哥们儿”义气是不对的,朋友间的宽容并不是可以不讲原则的.

故选D.

【点评】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最基本的准则”.

 

5.只有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才能使集体更加美好和谐。下列行为有利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是:(  )

①放学后,经常邀请同学去网吧玩游戏   

②同学不开心时,主动帮其排忧解难  

③同学不能完成作业时,热情主动让其抄自己的  

④班干部对违反纪律的同学,及时予以提醒。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会与同学相处.解决本题要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①去网吧玩游戏,会影响身心健康,会不利于学习进步,因此不对.②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同学间的团结互助,是对的.③不对,这样不利于同学成绩的进步,应该主动帮其讲解难题.④是对的,有利于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选项B是对的.

故选:B.

【点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不良诱惑坚决地说“不”.

 

6.下列的言行容易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是(  )

A.小松指出小柏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

B.小强知道小航家中遇到困难,安慰小航

C.小红和小娟经常因一道数学难题争论不休

D.小明得知好友小刚的秘密后,兴奋地四处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持友情.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解答】我们要保持好友情,要学会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在交友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不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以此分析题肢可知,A选项小松是小柏的诤友;B选项小强积极帮助了小航;C选项小红和小娟共同进步,ABC选项的做法都符合交友的原则;D选项小明侵犯了小刚的隐私权,会使“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具有良好的现实教育意义.通过本题的解答分析,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教材知识,又有实际意义.

 

7.小明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就餐时一个人,做事也是一个人,大家觉得他怪怪的,都不愿意和他交往。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

A.不要匆匆下结论,也许另有原因

B.不合群的“怪人”就该否定

C.事不关己,不足挂齿

D.坚决不和这种人交往

【分析】本题考查学会与同学交往、朋友交往.在现代社会,平等与尊重、宽容与理解、关心与互助、负责与合作,是成功人际交往的条件,是文明交往的内在基础,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解答】在现代社会,平等与尊重、宽容与理解、关心与互助,是文明交往的内在基础.对于小明的做法不要匆匆下结论,也许另有原因.选项A观点正确;选项BD观点都过于绝对,是错误的;选项C观点错误,我们应该平等尊重、宽容理解、关心帮助同学.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8.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往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往对象具有(  )

①虚拟性 ②间接性 ③隐蔽性 ④可靠性 ⑤真实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分析】本题属于“学会交往天地宽”,需要在掌握交往的重要性,互联网交往,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考查了网络交往对象特性: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不可捉摸,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④⑤.

故选A.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互联网交往,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9.网民、网虫、网恋、网校、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电子商务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这表明(  )

A.网络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

B.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

C.网络交往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D.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上网就会成瘾

【分析】本题属于“学会交往天地宽”,需要在掌握交往的重要性,互联网交往,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网民、网虫、网恋、网校、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电子商务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这表明网络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B选项不符合题意;CD选项都是错误的观点,排除.

故选A.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互联网交往,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10.据3.15曝光,互动百科竟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付费后可发虚假广告。互动百科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号称自己是知识共享平台的网站,不但信息的准确性真假难辨,甚至有时候,还变成虚假信息的放大器。对此,我们应该(  )

①充分享受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把网络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③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④远离网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解答】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抢红包、学习医、购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同时,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银被盗等也随之出现.阅读题干材料可知互动百科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竟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付费后可发虚假广告.不但信息的准确性真假难辨,甚至还变成虚假信息的放大器.这说明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选项②③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B;选项①④的观点是错误的“把网络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忽略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积极影响,故应排除ACD.故选B.

【点评】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弄清材料反映的问题,逐一分析选项,排除错误和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低头族长期沉迷玩手机,除了影响视力外,还很容易引发白内障。长期低头玩游戏,容易使颈椎关节发生错位。可见(  )

A.信息时代,人们离开网络就难以生存

B.网络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上网要有所节制

C.我们要遵守法律,文明上网

D.网络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长期低头玩游戏,容易使颈椎关节发生错位.可见网络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上网要有所节制;故选项B符合题意;A说法太绝对;C说法与题干内容无关;D说法片面;故选B.

【点评】本题在审题中尤其要把握题干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选项进行排除和对比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否则很有可能因粗心而导致选错.

 

12.网购物品总出问题?“客服”喊你来退款。热衷网购的朋友得当心这些危险的“客服”了。2016年10月中旬,央视财经频道就报道了虚假客服诈骗,网购70多元的蛋糕出现问题需要退款,网友点击了一条链接后不仅70多元退款没要回来,竟瞬间损失1.7万。由此可见(  )

①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②要远离网络,避免上当受骗

③虚拟世界不能进行经济往来

④在网络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的认识和理解.网络交往时要学会自我保护.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解答】本题考查了网络的两面性.材料体现了网络的消极影响,体现了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网络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所以①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③选项在虚拟世界可以进行经济往来,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学生在把握题意的前提下,在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容易作答.

 

13.坐在计算机前椅子上的黑狗对坐在地板上的小花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A.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

B.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C.网络越来越先进,动物也可以上网了

D.网络可以开阔视野,获取海量有益信息

【分析】“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解答】此题考查的是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和使用.通过漫画和材料的结合来理解,特别是两只狗的对话“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就可以看出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B项入选;A错误,太绝对;C错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互联网交往,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14.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领城立法,赢得了與论一致点赞。这部基础性法律的出台,是领域的里程碑式事件,法律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对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安全上网,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

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少接触网络

③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別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上面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分析】该题考查了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没有国界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过自主的网络生活.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对此,青少年应该学会明辨是非、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解答】该题考查了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没有国界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过自主的网络生活.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对此,青少年应该学会明辨是非、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所以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尽量少接触网络不现实,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④选项网络的作用很多,要发挥其积极影响,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15.如图漫画《网友见面》说明(  )

A.上网没有任何好处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C.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隐蔽性

D.沉迷网络会使身心遭受到摧残

【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漫画可知,《网友见面》的尴尬和无奈说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不能沉迷于网络,C是正确的选项;AD选项太绝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B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首先看懂漫画,理解寓意,同时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选出正确答案.

 

16.当今,网络交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离不开网络交往,是因为网络交往(  )

①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有

②扩大交往的空间领域和对象

③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④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扩大交往的空间领域和对象,网络健康交往益处多多,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所以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①④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在审题中尤其要把握题干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选项进行排除和对比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否则很有可能因粗心而导致选错.

 

17.比尔•盖茨曾说过:“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生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这说明(  )

A.人和动物可以通过电脑进行交流

B.网络交往的对象具有隐蔽性

C.网络交流的内容不用怀疑

D.网络交往中可以为所欲为,无所约束

【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解答】本题考查了要正确对待互联网交往.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比尔•盖茨曾说过: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说明网上交往对象的身份具有虚拟性,交流内容的真实性需要慎重对待,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不符合实际;CD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B.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互联网交往,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18.随着Wi﹣Fi网络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每到一地必连免费Wi﹣Fi已经成为许多智能手机用户的习惯。在2015年央视“3•15”晚会上,几位工程师利用伪造Wi﹣Fi技术窃取了台下观众的邮箱和密码并在大屏幕上向大家展示,让许多人对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这启示我们(  )

A.免费Wi﹣Fi风险大,远离网络避伤害

B.手机支付要减少,财产安全永无忧

C.免费Wi﹣Fi好处多,省钱实用速度快

D.免费Wi﹣Fi要慎用,保护隐私很重要

【分析】本题属于“学会交往天地宽”,需要在掌握交往的重要性,互联网交往,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许多人对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这启示我们免费Wi﹣Fi要慎用,保护隐私很重要,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ABC.

故选D.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互联网交往,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19.“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 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  )

A.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

C.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

【分析】本题属于“学会交往天地宽”,需要在掌握交往的重要性,互联网交往,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 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D和错误的观点B.

故选C.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互联网交往,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20.2016 年 10 月 1 日起,微博、朋友圈也能作刑案证据,最高人民、最高人民、三部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 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指出“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  )

①网民要提高信息判断能力,拒绝盲目从众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要受到处罚 

③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谣言属于不良行为 

④网民要珍惜网络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网络规则.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解答】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上网更要遵守法律.题干中新修定的刑法的规定,说明了我们上网要遵守法律,文明上网,正确使用互联网,网民要提高信息判断能力,拒绝盲目从众,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要受到处罚,网民要珍惜网络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谣言属于违法行为,排除.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宜采用排除法,将含有不合题意说法③的选项排除即可.

 

21.如图漫画《防不胜防》告诉我们(  )

A.公民的隐私无法保护

B.手机是泄露公民隐私的罪魁祸首

C.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D.必须增强隐患意识,确实保护自己的隐私

【分析】本题属于“学会交往天地宽”,需要在掌握交往的重要性,互联网交往,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是一道漫画题,通过漫画寓意可以看出《防不胜防》告诉我们必须增强隐患意识,确实保护自己的隐私,D项入选;而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网络诈骗是泄露公民隐私的罪魁祸首;C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

【点评】此题考察了网络交往时要学会自我保护,据此作答.

 

22.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警方建议:勤学习、勤交流、不轻信陌生电话、不贪财逐利、不慎怕所谓的远程恐吓电话、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向不明的账户汇款转账。下列做法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

①不斌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读书学习    

②莉莉小心谨慎、从不接陌生人的电话    

③小强从不贪图小便宜,拒绝一切诱惑     

④琴琴经常给手机杀毒,不点击不明链接。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分析】题目借助材料考查了网络交往.主要涉及到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遵守网络规则.在网络交往中要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以上内容需联系题干中的具体材料及相关的教材知识回答.

【解答】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但在网络交往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分析选项可知,③④都是正确的作法;①不正确,在学习的同时要关心国家大事;②与实际不符;故选B.

【点评】本题为选择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3.如图的漫画警示我们(  )

A.网络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B.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C.打开网页,就等于与骗子交往

D.必须戒除网瘾,做网络的主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交往要学会自我保护.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解答】漫画警示我们在网络交往时,不要轻易答应网友的见面要求,不要贪图小利或骗子的暴利的诱惑,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我们在网络交往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觉察能力.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符合漫画题意,故应选择B;选项ACD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故应排除ACD.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干中的漫画寓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4.社会青年陈某和聂某,在购买福利彩票时,因选择号码而发生口角,继而双方的“朋友”都围了上来,互相撕打在一起,砸碎了周围的桌椅,阻塞了交通。他们的行为(  )

①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②败坏了社会风气  ③损害了国家利益 ④给人民财产造成了损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冲突的原因和危害.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冲突时,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解答】题干中陈某和聂某因琐碎小事,造成冲突,砸碎周围的桌椅,给人民财产造成了损失;阻塞交通,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败坏社会风气.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不合题意.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宜采用排除法,将含有不合题意说法③的选项排除即可.

 

25.学生张明与韩刚因琐事发生矛盾,约定在校外打架。但张明的父亲替孩子出面,对韩刚辱骂殴打,警方对张明的父亲给予行政拘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张明与韩刚处理矛盾的方式正确的 

②韩刚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 

③张明与韩刚应该珍惜友谊,与人为善 

④张明父亲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要采用合法的方式,运用法律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正确解决冲突.

【解答】公民在维护自身权利时不得侵犯他利,不得超越法律许可范围.注意材料关键词“打架”“辱骂殴打”“行政拘留”,张明的父亲的做法触犯法律,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张明与韩刚应该珍惜友情、通过沟通协商解决矛盾,不能用非法手段进行.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张明与韩刚处理矛盾的方式是错误的;选项④错误,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而非刑事处罚,因此其行为是行政违法.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6.当自己家中发生暴力冲突时,不妥当的应对办法是(  )

A.保持冷静,积极劝阻

B.当冲突双方无法劝阻,且有生命危险时,应向邻居、路人呼救

C.当冲突双方已经无法劝阻,且有生命危险时,可拨打110报警

D.已暴力制服施暴者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亲相爱一家人”,需要在掌握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孝敬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克服逆反心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当自己家中发生暴力冲突时,不妥当的应对办法是,用暴力制服施暴者,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排除正确的做法ABC.

故选D.

【点评】要认真分析材料,明确材料考查的主旨,在准确掌握如何孝敬父母的知识的基础上即可顺利解答此题.

 

27.阅读如图,给小强的最好建议是(  )

A.只要成绩优秀,就能受欢迎

B.追求个性,在装扮上标新立异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与别人保持一致

D.努力做到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会与同学相处.与同学相处做到: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

【解答】与同学相处做到: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选项D是对的.选项AB中的做法是片面的.选项C说的太绝对的.

故选D.

【点评】选项中说的太绝对的一般情况下不要入选.

 

28.小强进人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顶牛”对着干,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发生冲突。为此,他感到很苦恼。请你根据图示,选出正确解决“烦恼”的有效措施(  )

①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②主动沟通,寻求帮助

③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④自我封闭,少与他人交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分析】本题联系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一些表现,主要考查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和与同学交往的有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与父母多交流、多沟通,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正确处理与父母产生的矛盾,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解答】本题考查了克服与父母冲突和同学矛盾的方法.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正确解决“烦恼”的有效措施包括,我们应该做到体谅父母,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所以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①选项唯我独尊是不恰当的方法,不利于烦恼的解决;④自我封闭,是闭锁心理的表现,不利于自己的成长,排除.

故选D.

【点评】该题是简单试题,结合生活实际容易作答.

 

二.判断题

29.避免亲子冲突最有效的策略是“小人不记大人过”,善于体谅父母。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了怎样与父母交往的内容,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学会积极主动的与父母交流沟通.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结果要求同存异.

【解答】解决父母与子女的矛盾,需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主动交流;分担责任;认真倾听等.最有效的方法是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即“小人不记大人过”;所以题干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识记与父母交往的内容有助于解答本题.

 

30.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通过网络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对中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解答】现实生活中,网络交往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网络交往常常是带着面具参加“假面舞会”,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依据题干材料,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这个比喻说明的是网络交往有利有弊,所以题干描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网络的两面性,结合题干信息判断即可.

 

3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一哲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朋友。 错误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要在掌握友情的重要性,交友的原则,要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情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考查了要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交友要有原则,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本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了交友的原则,要在准确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顺利作答.

 

32.将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注意自我保护。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上网更要遵守法律.网络交往时要学会自我保护.

【解答】网络交往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要学会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将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注意自我保护,题干描述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要准确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方法,正确对待网络,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虚拟的交往可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所以我们可以尽情网上交友。 错误 ( 判断对错 )

【分析】该题考查青少年面对网络如何保护自我的内容;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解答】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因为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我们网络交往压迫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解答本题,理解网络交往的两面性,树立正确对待网络的态度,做出正确的判断.

 

34.朋友之间的冲突,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冲突处理的内容的掌握;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换位思考等等.

【解答】同学之间要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必须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个问题,巧妙沟通,智慧化解等.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如果冲突处理不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严重时还会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害,甚至令双方受到纪律的处分和法律的制裁.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对同学之间的冲突处理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分析时,一定要把题目要求分析透彻,然后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实际.

 

35.小乐虽然进入了初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但也常常与小学好友联系,互诉近况。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怎样与同学朋友交往的内容.

【解答】友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要不断结识新朋友,也不要忘了旧朋友,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题干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观点正确.

【点评】做判断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观点的正误,作出正确判断.

 

36.上网容易导致不良嗜好,青少年应坚决不上网。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属于“网络的两面性”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网络的利与弊及正确上网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青少年上网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网毒的伤害.坚决不上网的做法不可取. 

故错误.

【点评】上网我们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三.阐述题

37.小林、小明和小平三个是好朋友。有一次放学,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因为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方法出现分歧,小明和小平从争吵发展到了身体上的推撞,冲突发生了。小林上前去劝解说:“两个人吵什么啊? 怎么不向我学学,小心点不就永远不发生冲突吗?”

(1)这一情景中,冲突是因何发生?

(2)如果换做是你,你怎样避免冲突的发生?

(3)小林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分析】冲突包含2个必要因素:1.被双方感知 2.存在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并带有某种相互作用.以上因素决定了冲突过程的出发点.要学会化解冲突.

【解答】(1)结合材料寻求冲突的原因.原因是对一道题解答方法产生分歧,小明和小平都性格好强,情绪冲动,自控能力差,以此回答即可

(2)考查学生的应对冲突的能力.考查了要化解冲突,减少矛盾,就要学会尊重与理解,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将矛盾冷静处理,尽量不使矛盾升级;要学会与人沟通,沟通产生理解,理解化解矛盾.以此解答即可.

(3)考查化解冲突的最佳方式,并结合其意义.小林的说法太绝对,就永远不发生冲突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尽量避免冲突的发生,要化解冲突,减少矛盾,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

(1)因为对一道题解答方法产生分歧,小明和小平都性格好强,情绪冲动,自控能力差,最终导致冲突的发生  (2分)

(2)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的说明道理,避免冲突的发生 (2分)

(3)不正确. (1分)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有意见不统一或有针锋相对的情况,不可能永远不发生冲突.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避免冲突的发生,而冲突一旦发生,我们也要尽力想办法补救. (2分)

【点评】开放性答案,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中反映的信息,然后回归课本,运用学科语言,全面多角度作答即可.

 

38.

“乘坐着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如果有一方变瘦,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是爆红网络的漫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如图所示)中的一句话。漫画引发我们思考……

联系交往艺术新思维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友谊的小船一帆风顺。

【分析】本题属于“交往”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与人交往注意的问题、交友原则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围绕交友原则、与人交往注意的问题作答.

故答案为:

①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别人;②与朋友相处要讲诚信;③学会与人为善、换位思考.

【点评】选择材料中与问题有直接联系或能沟通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的“点”入手,确定答题的取向,定而再根据所学知识分层回答审题时应注意题目的性要求,如“联系交往艺术新思维的相关知识”.

 

39.中学生晓瑾是独生子,平时父母非常宠爱他。近日来,父母发现晓瑾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神情恍惚,经常有不明的书信和电话来往。晓瑾的父母非常担心,不知怎么办才好。晓瑾父母的朋友替他们出主意,要他们偷偷拆看晓瑾的信件和偷听他的电话,看看晓瑾最近到底在干什么,以便对症下药。父母偷听了电话和偷拆了晓瑾的信后被晓瑾发现了。从此,晓瑾不再理睬父母,和父母闹起了情绪。

请回答:

(1)晓瑾和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冲突?这种冲突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吗?

(2)如果你是晓瑾的朋友,你将和晓瑾谈些什么话呢?请列出你的谈话要点。

(3)你做了晓瑾的思想工作后,他认识到不该和父母闹情绪,想起父母平时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晓瑾决定以后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爱。请你帮他策划一次爱心活动。(提示:①要有明确的行动的目的;②说清楚怎么做。)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化解冲突,通过沟通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体谅. 交往和沟通有利于良好品格、良好行为的形成,促进个性发展,学会分辨是非,有利于我们提高能力和健康成长,还能促进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交往和沟通需要: ①要有诚实和积极的态度; ②其次还要学会沟通和交往的基本技能.

【解答】(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正常的.

(2)本题考查选出与父母之间矛盾的方法;依据课本内容,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与父母发生冲突,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有效的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父母是爱我们的,只要我们同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3)父母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作贡献;父母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为家庭作出了贡献,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应尽的义务.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孝敬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们应心里想着父母,如经常与父母谈心、交流;理解、关爱父母,不顶撞父母;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刻苦学习,以良好的成绩报答父母.

故答案为:

(1)晓东和父母之间发生了家庭冲突,这种冲突,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

(2)①主动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理解我们的愿望. ②客观地看待自己与父母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别,从内心尊重父母,愉快地接受父母正确的意见、建议. ③了解父母的辛苦、困难、体验父母的情绪和需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给予父母更多的精神安慰. ④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态度,克服逆反心理..

(3)行动目的:理解父母的关爱,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具体做法:①从小事做起,孝敬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②心里想着父母,如经常与父母谈心、交流;③理解、关爱父母,不顶撞父母;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④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刻苦学习,以良好的成绩报答父母.

【点评】本题具有良好的现实教育意义.通过本题的解答分析,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教材知识,又有实际意义.

 

40.【学会文明交往】

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初中生王敏自从接触了网络之后,由于处理不当,出现了下列问题:

行为后果
问题一经常缺课,沉迷网上聊天、网络游戏学校精力不集中,成绩下降
问题二发现QQ号被盗,诬陷同桌所为

与同桌关系紧张,被老师批评
问题三经常在微博上转发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引起社会不安,被追究责任
(1)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王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网络交往有快乐也有烦恼,我们应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分析】本题考查了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怎样进行网络交往.

(1)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分析王敏出现的问题,可以回答 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课本的原题,依据课本回答即可.

(2)考查了青少年怎样对待网络,同样是课本的原题,依据课本组织答案.

【解答】(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题文中王敏在问题一中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在问题二和三中损害了他人和社会的权利.所以从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和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组织答案.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网络有利也有弊,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可以从提高自制力、自我保护和遵守网络规则等角度,看分答题.

故答案为:

(1)公民的权利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王敏没有正确行使权利,也没有自觉履行义务.

(2)提高自制力,抵制不良诱惑;遵守网络规则,文明交往;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等.

【点评】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这两个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不良诱惑的内容,危害以及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遵纪守法,防微杜渐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