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发展
2025-09-25 21:22:47 责编:小OO
文档
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发展

王欣熠

(天津市师范大学    城环学院    资环二班   10508158)

摘要:随着天津经济的迅猛发展,来天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天津旅游景点有“小而多”的特点,虽然一应俱全,但是对我们这个旅游大国来说,并不是什么特色。据此,我认为,天津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在全国颇有名气,让天津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作为天津的独特风格。本文先介绍了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接着说了相关的建议已促使天津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天津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    现状与发展

一、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遗迹遗存,以及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风情的具体体现。

1、天津历史名人

1.1周恩来

说起天津的名人,第一个我就想起了周恩来总理,虽然他原籍浙江绍兴,但是他1913年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在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活动。而且天津还建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道路。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临终前他们分别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在天津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周总理的贡献是我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他卓越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

1.2吉鸿昌

虽然他也不是天津人,但是这里有他的回忆,有他曾经住过的地方。就是位于天津和平区花园路5号,是一所三层小洋楼,又名红楼,是吉鸿昌行抗日活动的住所。爱国将领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买下法租界40号路这座楼房,第二年全家迁入。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曾任宁夏的他和冯玉祥抗日同盟军,并亲任前敌总指挥,1933年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略军夹击下失败,吉鸿昌返回天津住在这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他在这所住宅楼内筹措经费,搜集武器,进行秘密活动。为了适应地下工作需要,吉鸿昌将这所楼房进行改造, 1934年他在天津饭店被捕,后被秘密杀害。吉鸿昌就义后,其夫人胡红霞为筹办丧事将这座故居以低价抵押给他人,全家租住在牛津别墅。

1.3在天津的所有烈士

这些忠肝义胆的战士,他们的鲜血和汗水铸就我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在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员,为了受苦受累的劳苦大众,为了将中国变成一个富强的新中国。他们为了正义,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舍生取义,是我由衷的佩服与感谢。他们的精神让我们增加民族感和自尊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义举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流芳百世。

 2、天津的历史文化景观构成

天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也有不少具有特色的景点,大大小小的景区计有数十个。既有先辈故居,又有活动旧址,还有纪念馆(室)、烈士陵园、纪念主题公园等(见下表)。其中,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和蓟县盘山烈士陵园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的经典景区,这三景区就规模、而言,可以说是天津历史文化旅游的龙头景区。

天津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一览表

历史文化景区所在地址
平津战役纪念馆馆红桥区平津道8号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南开区水上北道水上公园北侧
盘山烈士陵园蓟县盘山东麓
天津历史纪念馆和平区山西路98号

北方局旧址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

天津建党纪念馆(天津地委旧址)

和平区长春道普爱里21号

印刷厂旧址和平区唐山道74号

大前后天津基地之一旧址和平区南京路义庆里21号

吉鸿昌烈士故居和平区花园路4号

觉悟社旧址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号

金汤桥河北区海河金汤桥
中山公园河北区中山路东侧
南开烈士陵园南开区西营门外大街(烈士路)l18号

四烈士纪念碑南开区四马路南开中学校内
周恩来青年时代在津活动旧址南开区四马路南开中学校内
李大钊纪念室南开区水上西路天津干部管理学院
张太雷纪念室、张太雷烈士塑像南开区天津大学校内
于方舟烈士塑像南开区南开大学校内
五村”农民反霸斗争旧址河西区西南楼前街22号

红桥烈士陵园红桥区西青道陵园路5号

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西青区李七庄街王兰庄村
西青烈士陵园西青区杨柳青镇新华道28号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西青区杨柳青镇药王庙东大
天津烈士陵园北辰区铁东路东侧
塘沽烈士陵园塘沽区新河庄村北
汉沽烈士陵园汉沽区新开北路8号

武清烈士陵园武清区杨村镇外场路
宝低烈士陵园宝纸区城关镇进京路朝霞公
于方舟烈士故居、陵园宁河县表口乡表口村
宁河烈士陵园宁河县芦台镇芦汉路46号

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旧址蓟县孟家楼村
盘山斗争纪念馆蓟县盘山东麓烈士陵园内
梨木台地区抗日根据地纪念碑蓟县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静海烈士陵园静海县静海镇东城区
峰山药王庙西青区大寺镇王村界内
霍元甲故居天津市西青区
石家大院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
古文化街天津市南开区
鼓楼天津市南开区
天津南市食品街天津市和平区
庄王府天津市南开区
黄崖关长城天津市蓟县
大沽炮台天津市塘沽区
庆王府天津市和平区重庆路55号

天津法国公议大楼和平区承德道22号

五大道小洋楼天津市和平区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

    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各类景点涵盖了历史民俗、自然、科技、名人故居、纪念馆、军事、艺术、探险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大,假日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和消费热点,这为天津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文化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天津旅游资源的发展状况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针对上述问题,通过一些调查,总结如下:

1.天津的历史文化旅游存在的特点

 1.1资源丰富。

先辈故居、活动旧址、纪念馆(室)、烈士陵园、纪念主题公园,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景区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历史画卷。

1.2主线明确。

天津具有优良的传统,特别是从五四运动、天津党的成立,历经三次国内大和抗日战争,一直到天津、新天津的腾飞,无数志士为之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斗争,遗留下了诸多活动的痕迹和可歌可泣的事迹,涌现出了一批批为人民、为党、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领袖人物和先烈,天津的民主成为党领导的全国民主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活动主线非常明确。

1.3区位优势明显。

天津背靠首都,东临渤海,北连秦皇岛、北戴河、承德,南通保定、石家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四通八达,极利于发展区域旅游。

1.4潜在的旅游消费群体庞大。

近年来,天津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休闲消费需求日增,出游人数剧增;天津对外开放程度很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津游览,据统计,2006年天津共接待海外旅游者88.6万人次、国内旅游者5481万人次,天津旅游存在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

天津旅游的开发既有其独特的优势,又存在特定的不足。天津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数十个景区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近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不易集约规划、开发和设计旅游线路。有的景区坐落于郊县、市区边远地带,从旅游线路和时间安排上不易与其他景区建立合理的旅游网络。如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红桥区中环线外,天津烈士陵园位于北辰区外环线附近。有的景区则处于闹市或居民楼之中,交通拥挤,不便于车辆出人和停放。如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天津历史纪念馆等。还有就是除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烈士陵园、盘山烈士陵园等外,其他景区规模普遍较小,相当一部分只是几间房屋的规模。一些现代的理念、技术和手段还比较缺乏。有些景区的宣讲说教性太浓,展陈形式陈旧、缺乏科技含量和新颖手段,多是图片+文字+文物的呆板单调式展示。有的景区虽然增加了多媒体、电影、场景复原、雕塑、绘画等形式,但整个系统理念上仍属填鸭式的灌输模式,缺少游客的参与、互动。加之基本展览常年不变,总以一个面孔示人,因此就造成了很多“一次性游客”,即参观一次后就没兴趣再来了。这诸多不足制约着天津历史文化旅游事业的较快发展,也制约着景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更大取得。

2.对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建议

2.1要保持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

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有特色更加鲜明,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应同时保持着他独特的特色性,树立品牌意识,增强感召力,打响品牌。天津旅游要长足发展,历史文化景区必须提升自身魅力,突出特色,树立形象,培育、打响自己的品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增强市场竞争力。天津市的几大历史文化龙头景区都各有特色:平津战役纪念馆军事特色浓重,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伟人风范突出,盘山烈士陵园位于青山绿水之中,都大有文章可作。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中天津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坚持以城市历史为吸引物,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民居在内都要体现天津卫的风格和民俗风情,形成近代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国家集群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

2.2建立起历史文化旅游与其他方面相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景点的选择和开发的轻重缓急,经济效益是第一位重要的核心问题,这与文物保护部门、宣传教育部门的首要考虑是不同的。文物保护部门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古迹的文化价值。旅游部门与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任务、性质各异,双方在开发景点方面有共同的兴趣,又有不同的侧重。如果我们能在古迹文物价值较高的景点开发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能兼顾两者的利益。同样的道理,在旅游人文景观的开发中,在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等。对经济效益的理解并不一定局限于“短、平、快”的项目上,一些具有开发前景的景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宣传,也能逐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需要我们针对具体情况认真权衡。一般说来,在人文景点的开发中,我们应追求“三优先”的原则,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者优先,有近期经济效益者优先,文化品位高、价值高者优先。我们应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统一化的战略。

2.3在基础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应创新,应知其重点项目的开发.

人文景点的开发中,我们要以产谨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强调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地使景观接近历史事实。但是,旅游景点的开发并不是纯学术研究,我们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一些非重大问题,没有必要过分拘泥。完全意义上的历史复原是不可能的,有一些合理的灵活处理并不会损害景观的价值。武昌黄鹤楼的重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重建后的黄鹤楼保留了历史风貌,又在地点上、规模上和许多地方进行了改变和创新,和“整旧如旧”的岳阳楼一样,受到旅游者的喜爱,同样是成功的修复工程。本市利顺德饭店对史学界的争论问题采用一说,以利于自己对人文资源的利用,也是现实的态度。提高天津的旅游吸引力和景点的文化品位,靠大战役式的全面整修恢复当然更好,但从资金情况和经济效益角度来考虑则不大现实,我们只能进行重点项目的开发,兼顾一般。比如,天津名人故居众多,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其一一修复为故居博物馆。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贝多芬在维也纳曾居住过的住所有79处之多,奥地利有关部门将其中10几处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仅将其中有代表性的4处开辟为博物馆。天津开发名人故居也应采取这种“精选”的方法,对于一般的故居,只设立中英文的标志和简介即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设施、街道、建筑总会有变化,在一个较大范围内保存历史风貌是很困难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区域也能反映出旧时风采。要切实重视内涵发展,提升层次,丰富陈展内容,创新陈展形式,采用现代手段,增强科技含量,提高可视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注重游客与景区的互动,增强游客内在体验和感受。比如位于辽宁锦州的辽沈战役前线指挥部旧址,坐落于市区较远的一个小村庄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院,但景区将历史情景剧演出、小院来历、当地民俗风情结合展示得非常和谐、完美,吸引了大量游人,使旅游者能更好地体会到我们这的风土人情。

天津旅游应把握住目前大好的黄金发展时机,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上,做到突出主体,突出主题,突出特色,做到保护性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天津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注意到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营销策略、市场的细分化等方面的问题。环境问题也不为是阻碍天津历史文化发展的一大问题,保护环境也应受到重视。另外,礼貌也是相当重要的,向游客展示我们有好的一面,是必不可少的。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被参观的同时,我们也应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是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马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 孙庆群,王铁.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 李瑛.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04,19(4):30-32.

[5] 王璐.博物馆:世界的情人[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

[6] 曹兵武,李文昌.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7] 郭跃,张述林.旅游资源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8] 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9] 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