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水肥一体化资料
2025-09-25 21:23:18 责编:小OO
文档
一.相关知识简介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压力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有: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枢纽包括电机、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量测设备、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包括主、干、支、毛管道及管道控制阀门;灌水器包括滴头或喷头、滴灌带。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具有节水、节肥、节工、环保、高效等优点和特点。

(一)、适宜范围

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二)、技术要点

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

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种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果园一般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

(2)施肥制度的确定

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仍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10000公斤/亩,每生产1000公斤番茄吸收n:3.18公斤、p2o5:0.74公斤、k2o:4。83公斤,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公斤、p2o5:7。4公斤、k2o:48。3公斤;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亩施n:53。12公斤、p2o5:18.5公斤,k2o:60.38公斤,合计132公斤(未计算土壤养分含量)。再以番茄营养特点为依据,拟定番茄各生育期施肥方案。

(3)肥料的选择

微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多种有机肥和多种化肥。但微灌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肥料,纯度较高,杂质较少,溶于水后不会产生沉淀,均可用作追肥.补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作追肥。追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不能与磷素追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或喷头。

3、配套技术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三)、实施效果(优点)

省水:省水是滴灌技术的基本理念,通过滴灌设施,增加用水次数,减少每次用水数量,根据不同作物和不同生长时期,每次用水量3~10方,仅为沟灌或大水漫灌的10~50分之一,总体用水量仅为沟灌或大水漫灌4~5分之一。

省肥:全地埋式滴灌不仅能灌水,而且可施肥,使肥均匀直达作物根部,集中有效施肥,减少了肥料的随水流失、挥发、被土壤固定等损失。

肥水均匀:全地埋式滴灌实现了每个滴孔出水均匀,通过该项设施供水、供肥,不仅使整块土地同时均匀得到水、肥,而且能做到按作物需要想什么时间施肥、施多少肥都由你轻松控制。

减少田间杂草:由于全地埋式滴灌是埋在土壤中,在雨水来以前,表土干燥,不易滋生杂草。

减少病害,减少田间用药:多数病害是因田间湿度过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控制了田间湿度,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土传病害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防止土壤板结:常规灌溉由于水流重力、冲击力,频繁的田间作业,以及水多水少造成微生物特别是好氧性微生物减少等原因,往往使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生长,水肥一体化技术则是解决这些间题的途径。

省工:水肥一体化技术不需再单独花时间灌水、施肥,减少了施药、除草、中耕,大大的节约了工时.

省成本:省水、省肥、省药、省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增加的设施成本,1至3季生产可收回,设施则可多年使用。

促进生长,高效生产:除水稻及一些水生作物,大部分作物会因为土壤中的水份多了或少了而影响生长,滴灌则能使作物根部水份始终保持在作物生长需水的最佳状态,使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保持持续、旺盛的生长发育,奠定了丰产、优质的基础。

二.背景

中国面临严重水危机

淡水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总量有限且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近几十年全球用水的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3 倍,目前全球有10 亿人缺水,草场退化,渔业产量衰减,耕地面积骤缩,人类对水的依赖性进一步增长, 世界水危机的形势日益严竣。节水已成为全球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我国已进入中度缺水行列。根据水利部统计,近几年我国农业每年灌溉用水量约37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7%左右。同时,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水质污染、环境恶化的问题伴随发生,人口却在不断增长,到2050年我国粮食产量要比现在增加1400亿公斤以上,用水量将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面对日益加深的水资源危机,农业节水灌溉成为大势所趋。

节水灌溉与水溶肥迅速发展

从党的十五大以来, 即把推广节水灌溉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有关措施不断出台, 各级投入和扶持的力度逐年加大, 节水灌溉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一个推广普及的新高潮。从全国历年统计数据看来,自1998年到2008年,节水灌溉面积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从28。5%增长到41。8%,其中,2005年到2008年以每年1000万hm2的速度增长,但而一些发达国家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已达80%以上,我国的节水灌溉面积与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水溶肥因具有肥效快、作物吸收率高、节水、省工、不易烧苗和适用性强等优点,随节水灌溉的推广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水溶肥产业从2007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家化肥生产企业在农业部备案生产水溶肥,登记的各类水溶肥产品达到3000多个,主要有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等几种。2010年,全国水溶肥的产量为40万~60万吨,产量比上年大幅增长50%以上,中国水溶肥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

对节水灌溉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性措施来抓,给予灌溉行业的资金扶持不断加大,拉开灌溉快速发展的序幕。

2005年,根据一号文件之精神,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民办公助”方式支持各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2005-2009年,财政累计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172亿元。2011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为78亿元。第二,财政下达各地区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指标1。1亿元,其中有40%用于水利工程。第三,近年来,国土资源部投入的土地整理资金稳步加大.2001年至2006年,国家累计投入总额近300亿元,仅2006年就征收167亿元,包括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第四,我国从1985年开始设立节水灌溉贴息贷款,近些年还有农机补贴的扶持,节水灌溉享受到的投资额度进一步加大.今年是水利资金大幅飞跃的一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今后十年,国家每年将投资4千亿元用于水利建设,十年总投资达到4万亿元。

资金的投入,推动我国节水灌溉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外部条件十分有利, "中国灌排行业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一个前所未有的春天”(灌排分会秘书长—-许复初)。节水灌溉的发展必将带动水溶肥市场的扩张,水溶肥市场的扩张又将反哺节水灌溉市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国内水肥市场现况

目前,我国已形成几千家大小灌溉企业,分布于除和青海的中国各省直辖市。节水灌溉施工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内蒙和南部多个省市,呈现遍地开花的景况。两家国内实力领先企业天业、甘肃大禹分别于1997年和2009年成功上市,现已发展成中国灌溉行业的龙头企业。

肥料行业亦存在像芭田这样的股份制名企。多位专家曾表示,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灌溉和施肥有机结合的最好方式。它把水溶肥溶于水中并通过灌溉系统浇灌,以水带肥的技术手段.但目前,水溶肥与这些灌溉施肥设施还存在不配套的问题,使得灌溉系统和施肥难以结合。中国的肥料市场已经发展多年,市场比较成熟,但水溶肥市场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灌溉行业与之结合推进发展。农资行业已瞄准水溶肥市场,正在积极筹备进驻该行业.水溶肥市场自身也因为标准不严谨导致各种品牌肥料鱼龙混杂的情况,市场比较混乱,建立农田水利设施与肥料配套的统一体系十分迫切。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标准,对灌溉施肥应用、服务技术、肥料标准做出规范。市场的规范化进程可通过如芭田股份类的大型上市企业等几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开展。

国际企业看好中国市场

美国雨鸟、亨特、托罗、约翰迪尔、科雨、以色列耐特菲姆、OTL和奥地利保尔等多家国际灌溉品牌企业进驻中国多年,一致认为中国节水灌溉市场大有可为。其灌溉设备凭借科技先进、使用年限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中国广泛推行。国际企业实力雄厚,不仅仅是因为其对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做到位,更注重品牌的塑造推广。每年国际灌溉品牌都会在参加全球各大灌溉展会,包括中国的综合性展览,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认知范围.

肥料业国际名企比利时泰桑得乐集团2011年3月与烟台众德集团签署独家代理协议,正式入驻中国。智利化学矿业、康普、雅冉、海法、以色列化工集团、意大利绿色肥料集团等企业也已进入中国市场多年。

国际名企与国内企业一直存在产品价格上差距,为了突破此障碍,不少名企如约翰迪尔、法国伊尔、耐特菲姆等都纷纷在中国建厂,全面进入先进技术,预计平均产品价格会下降2成。这将对国内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为应对外企的这一举措,灌溉知名国内企业——大禹节水亦积极反应,通过在全国各地布点设立分公司减少产品运输成本,并积极吸纳其他产品生产企业,从而发展成产品丰富多样、销售网点遍布中国的大企.

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的发展战略方向已经成为共识,从而节水灌溉与水溶肥得到了紧密结合。结合的原因有二,一是节水灌溉行业的推广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堵塞。如何解决施肥的同时又不堵塞滴头,水溶肥概念恰好应时出现在灌溉领域。二是过去多年,化肥的不科学不规范使用,如用量过大,肥料配比不科学等,已经导致严重后果,如土壤板结、盐碱性严重,甚至造成水资源污染.利用水溶肥,使肥料随水进入植物根系范围,不但可以减小施肥面积,节约肥料,且能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在不污染土壤和水源的情况下,提高作物产量。

终端用户逐步了解灌溉与水溶肥的相辅相成的作用,在使用滴灌产品时,同时会联想到购买水溶肥。在施肥时会联想到利用滴灌设备节约肥料资本投入。将来发展方向是,灌溉施工企业能向用户推荐水溶肥生产名企或肥料选择范围,在肥料销售人员向农户推荐肥料时能提供滴灌设备厂家的信息。两大行业的信息互通和跨行企业合作将是大势所趋.

总之,中国“水肥一体化”势在必行。

三.现状

2000年开始,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国际钾肥研究所(IPI)合作,连续5年在我国不同地区举办灌溉施肥技术培训班,由国内外专家系统地介绍灌溉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促使灌溉施肥的面积逐步扩大。特别是温室及大棚蔬菜的生产,推动了灌溉施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当前,灌溉施肥技术已经由过去局部试验、示范发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辐射范围由华北地区扩大到西北干旱区、东北寒温带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覆盖了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果树栽培,以及蔬菜、花卉、苗木、大田经济作物等多种栽培模式和作物,特别是地区的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陕西省将大力推广果园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

陕西共有1800万亩果园,绝大部分干旱缺水,降雨量远远满足不了果树的需求。完全依赖自然条件降雨的果园面积就达634万亩。而全省实行水肥一体化滴灌的果园,主要集中在大型果业种植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面积仅有47万多亩.

据了解,渭北北部和黄土高原15年以上的乔化密植果园,在树冠层土壤地下2。5米-3米处,普遍形成有“干层”,照此发展下去,“干层”还将逐年上升,进一步加剧果树“饥渴"状态,致使果品品质下降,产业发展受到影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