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2025-09-25 21:25:22 责编:小OO
文档
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重而道远要使中国金融企业真正经得起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考验,经得起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还必须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

  

  一、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地区)的证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而重要的变化在有效推进金融自由化、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国际金融竞争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凸现的过程中,各国(地区)证券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显示出全球化的趋势这些全球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证券市场一体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且影响深远,并最终导致全球证券市场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证券发行人或筹资者层面看,异地上市、海外上市以及多个市场同时上市的公司数量和发行规模日益扩大,海外发行主权债务工具的规模也非常巨大其次,从投资者层面看,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全球资产配置成为流行趋势,个人投资者可以借助互联网轻松实现跨境投资,以全球基金、国际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大量投资境外证券,主权国家出于外汇储备管理的需要也形成对外国高等级证券的巨大需求第三,从市场组织结构层面看,交易所之间合并或合作的案例层出不穷,场外市场在购并等交易活动的驱动下,也渐趋融合第四,从证券市场运行层面看,全球资本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二)投资者法人化

  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开放式共同基金、封闭式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此外还有对冲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快速成长,它们在证券市场上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主导作用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机构投资者统计报告(2004),2001年底,28个OECD成员国的机构投资者总共管理着超过35万亿美元的总资产其中美国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着超过19万亿美元的资产,超过了商业银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着近12万亿美元的资产;日本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着超过3.6万亿美元的资产;韩国的机构投资者管理资产超过3100亿美元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在美国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1%,在英国为190.9%,日本为94.7%,法国为131.8%,德国为81%2001年底,美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39.3%由各种各样的机构投资者负责管理和投资,这一比率在2000年底最高曾达到53%,是20世纪80年代末21.5%的两倍多

  (三)金融创新深化

  创新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进入21世纪,在新的金融理论和金融技术的支持下,有关产品、组织、监管等方面的发展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中,结构化票据、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各类权证、证券化资产、混合型金融工具和新型衍生合约不断上市交易;从功能上看,天气衍生金融产品、能源风险管理工具、巨灾衍生产品、政治风险管理工具、信贷衍生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扩展了“金融帝国”的范围

  场外交易衍生产品快速发展以及新兴市场金融创新热潮也反映了金融创新进一步深化的特点在场外市场中,以各类奇异型期权为代表的非标准交易大量涌现,成为风险管理的利器而新兴市场在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方面也开始从简单模仿和复制,逐步发展到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类新产品,成为全球金融创新浪潮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金融机构混业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日益模糊,原来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管制和法律被不断突破,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经济危机时代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相互渗透业务的障碍,标志着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的终结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战略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成立后,股票发行试点走向全国在市场创建初期,各方对证券市场的规则、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足,为了防止一哄而上,由股票发行引起投资过热,监管机构采取了额度指标管理的审批制度,具体做法是将额度指标下达至省级或行业主管部门,由其在指标限度内推荐企业,再由审批企业发行股票1992~1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如图20.1所示,证券市场情况如表20.1所示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防范金融风险,对各地方设立的交易所场外股票市场和柜台交易中心进行清理,并对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和期货市场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整顿,化解了潜在的风险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下称“入世”),此后,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全部履行了“入世”时有关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承诺中国“入世”时证券业对外开放承诺包括:外国证券机构可以直接从事B股交易;外国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可以成为所有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资比例不超过33%,“入世”后3年内外资比例不超过49%;“入世”后3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1/3,合资公司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从事A股的承销,B股、H股及与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基金的发起对外开放推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市场的成熟和发展壮大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