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
2025-09-25 21:45:11 责编:小OO
文档
主题班会教案

                                            班主任姓名  

题目   社会公德

【设计理念】

人以德为本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如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2.通过对社会公德小品和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3.帮助学生纠正自身的缺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4.要求学生学会表演,学会合作,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组织、表演、合作、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对象】

11数控1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

2012年6月3日

【活动准备】

1.学生演讲稿《做一名文明礼貌的技校生》。

2. 小品《乱扔果壳纸屑》《坐车让座》

3. 社会公德案例

案例一:曾宪梓招聘工人----要求文明礼貌

案例二:学校食堂里的浪费现象----要求爱护节约

案例三:坐车让座----要求助人为乐

案例四:“三废”外排----要求保护环境

4.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流程图】

【活动步骤】

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
2分钟

一、教师讲解社会公德的含义。

1分钟

二、复习:社会公德的概念(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5分钟

三、学生主持:

1.演讲:《做一名文明礼貌的技校生》。

2.小品:《乱扔果壳纸屑》

3.提问:同学们有何感想?

4.学生发言:自由畅谈

5.设置悬念:为什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6.结论: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

22分钟

四、教师主持:社会公德案例分析,并讨论这种现象及影响,我们该如何培养良好的社会社会公德

1.展示案例,分组讨论,阐述观点

案例一:曾宪梓招聘工人----要求文明礼貌

案例二:学校食堂里的浪费现象----要求爱护节约

案例三:坐车让座----要求助人为乐

案例四:“三废”外排----要求保护环境

2.各组学生讨论

3.学生代表回答

4.教师肯定成果,加以点评

5.提问: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即基本要求)有哪些?

6.学生回答: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展示答案)

7.教师指出几种社会现象,问:分别属于什么要求?

8.学生表演几种社会现象,问:分别违背了什么要求?

5分钟

五、说身边事,评身边事,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技校生:

1.问我校还有哪些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

2.学生回答

3.教师肯定

4.教师提问:如何改进?

5.学生回答

5分钟

六、以小品形式结束:

1.学生表演小品《坐车让座》

2.学生主持: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总是占绝大多

数,我们不但要做一名文明礼貌的技校生,更要做一名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

3.音乐:《爱的奉献》

4.教师总结: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和愿望。老师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在校做文明学生,在家做文明孩子,在社会上做文明公民。请大家永远牢记这20个字:“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活动特色】

通过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总结教学法、设问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等行为导向教学方式;同时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也较多,有学生主持、演讲、小品、分组讨论、学生发言等多种形式。其目的,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班会课的兴趣;二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如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