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教案
2025-09-25 21:41:52 责编:小OO
文档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龙潭镇中学燕国保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举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3)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积极进行实验探究的品质。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方法

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小活动:

用凸透镜观察:(1)课本上的字(2)窗外的景物

学生回答看到的现象

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凸透镜的作用。

学生讨论总结:凸透镜能成放大和缩小的像。

2、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先介绍物距和像距的概念,而后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想知道哪些问题

(2)学生讨论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

(3)提炼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节探究题目:像的大小、正倒跟物距间的关系

(二)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选择比较合理的进行板书

(三)设计实验:

教师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以及用法。

教师:在使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果移动光屏使它得到清晰的像,这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教师:请同学们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自行选择其它器材,制定实验计划探究凸透镜成的像的大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估,兼顾研究其它问题,确定最佳方案。

(四)进行实验:

(1)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再自己组装仪器进行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调节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和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分别将蜡烛移到大于2倍焦距、等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同时小于2倍焦距、小于1倍焦距的位置处进行实验,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和像距的特点记录在表格中

次序物距像距像的特点
   
   
   
   
(四)分析论证: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当u>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2f>v>f

当u=2f 成倒立、等大实像 v=2f

当2f>u>f 成倒立 、放大实像 v>2f

当uu

课堂练习:

如果用课本将凸透镜遮住一半还能成像吗?先进行猜测,再动手实验。

3、小结: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