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
2025-09-25 21:42:15 责编:小OO
文档
        讲方法,善研究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

 

最近两周我仔细读了两遍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我对这本书深有感触,尤其是这本书中介绍的核心内容——教育研究的各种方法和教育研究方案的构思和设计。我结合了我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所学的知识以及本次研究方案的制作,将实际情况和书本中的内容进行了一下对比和思考,有了比较深的启发和感悟。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全书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这本书中,作者广泛地借鉴吸收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方面的成果和研究方法。纵观本书的四编,我认为作者大体是按照研究假设、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这一过程为线索来写的。在第一编大致综合讲述了一般的理论问题之后,裴娣娜教授从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即研究的过程、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估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首先,我结合我在这门课中学到的关于教育、变量、问题等概念的定义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顺序等方面的知识,谈谈读了这本书后我的收获和我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对于即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能够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制作研究方案来解决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在本书第二编教育研究设计和构思中,裴娣娜教授系统地阐述了如何进行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就各个章节章来看,我觉得裴教授阐述的研究逻辑思路十分系统并且详细,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从中,我懂得了我们研究问题的选定是很严谨的,这个课题需要有现实性、要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来提出课题。结合我的实际,即我需要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同时,在研究方案中,“课题名称要准确、简洁、精练。课题名称要能确切地反映问题的限定范围、变量和主体。”例如本次我的课题而我也联想到了我的研究方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教学接受度的调查研究方案——以德阳市罗江中学高2015级5班为例》。这其中:主体就是该班级的学生,变量是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调查法。而在课上袁老师说过,“研究目标是形成一个完善可行方案的重要条件”。结合这句话,针对现阶段德阳市文言文教学存在的效果不佳的问题,以探究问题成因,寻找方法解决为目的的我的本次研究是可行的而有参考价值的。

这本书的题目叫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因此第三编应该是这本书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阅读这本书和做研究方案重点要把握的内容。而在本书第三编中,裴娣娜教授按照研究方法的划分角度阐述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共阐述了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这五种方法。而本次研究我就采用了调查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法。而本书中谈到,“调查研究主要涉及的是问卷调查,这是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都要使用的方法。作为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其实只是对客观情况的一种调查,对于信度效度区分度等统计学指标的要求并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格。”而针对我本次采用的访谈调查法,在访谈调查法中:“访谈问题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应该是访谈提纲的格式与表面效度,要让提纲有足够的空间供人思考。”所以结合本书内容我仔细设计了访谈提纲,把书中一些知识运用在了研究方案中。

而本书的最后一编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估中,裴娣娜教授介绍了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方面阐述,表述分为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教育科学质量评估等内容。书中指出“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翔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这段话便体现出了文献述评的意义,而的确,我做的文献述评就对我研究方案的写作有巨大作用。同时,裴娣娜教授还强调了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而我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献能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使我的研究更加严谨而具有说服力。

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通过我个人的思考和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顺序的知识,也发现了一些我不太明白的地方和书中可能存在错误的地方。

首先,这本书第一编关于教育研究方法学科的研究对象的阐述有些不严密和不清晰。裴娣娜教授认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就方法这个大领域,涉及两个基本层级,一是教育研究方法学,二是教育研究方。”她认为教育方法学指的是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而教育研究方则是从哲学观、世界观的应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原则。但是,裴娣娜教授在后面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和方所涉及的课题选择的阐述过程中,只阐述了教育方法学方面的内容,而教育方方面却没有阐述。由于结合所学的知识无法进行解释。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她在阐述概念时的模糊不严谨之处。同时,这一部分最难理解的就是出现了较多的教育界专业术语,由于第一次接触,且在课上对变量、问题等概念我没有完全吸收,因此我认为这是比较抽象的。

其次,在本书第二编第六章中,裴娣娜教授首先认为是选定课题,而她在选题之后就直接谈的是形成理论假设。从而我的第二个疑惑没弄懂的地方就出现了:在研究对象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裴娣娜教授却直接谈理论假设。这在我看来是有些不合理的,因为这样的假设是毫无根据和价值的,是脱离研究对象的空洞假设。同时,在接下来的第七章教育研究的设计中,裴娣娜教授把确定研究类型与方法放在了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研究变量之前,而这与我们课上袁老师列觉得顺序是不同的。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确定研究方法,最后形成研究计划,这样才符合理论研究的过程。因此这也是一处我不太懂的地方。

通过阅读这本书后,结合课程所学的内容,我对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感悟比较深,收获也比较多;同时,我也通过自己的思考,从我的角度发现了书中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我认为这本书中出现的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是一大难点,理论知识薄弱的我就需要去仔细理解分析和查阅资料来进行分析。但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我了解了教育研究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估。还掌握了教育研究的五个基本方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因此,裴娣娜教授所谈的教育研究规范的步骤和方法对我日后的论文写作、问题探究以至于教学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