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常用中药鉴别方法
2025-09-25 21:44:05 责编:小OO
文档
常用中药的鉴别方法

【摘要】 目的:分析生活中常用中药的技术及方法。方法:通过外观、鼻闻、口尝、水试、口试等方法经验鉴别,发展到了涉及分子水平或基因水平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以及新方法如电脑图像分析法。结果: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归纳了鉴定手段的多样性、层次性,说明了鉴别手段博采众法、灵活运用多种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药;鉴别方法;技术

随着中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品种逐渐增多,市场以伪充真、以劣充好、真伪混杂的现象也相对增多,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从而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本草”对中药形态特征的记述往往不十分详尽和准确,致使中药的品种混乱现象相当突出,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始终未能澄清。“鉴别”系指检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等。[1]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方便实用,极为宝贵,但因历史条件所限,难免有些局限性。现代的鉴别研究多种多样,其中是以人的经验鉴别为主,即以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等判别药材的真伪,对部分药材,还辅以简单的理化试验,如火烧试验、沉水试验等多种方法[2,3]。

1 名词含义

广义的药材性状还应包括人水、火试后产生的理化反应现象稳定性,是指药材不受产生个体差异的产地、年龄、性别等环境变异因素或遗传变异因素的影响而普遍共有的性状属性。如野山参的外形是“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天麻是“长圆扁稍弯,点状环纹十余圈,顶端茎基鹅哥嘴,末端疤痕似圆脐,表面黄白半透明,断面淡棕角质样,冬麻皱纹细少,春麻皱纹粗而大”。

2技术鉴别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的加速发展使仪器分析的手段不断更新,紫外、红外、气相、高效液相、计算机图象处理分析、各种电泳、同功酶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差热分析技术等。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4]。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中药材(不含矿物药)物种的多样性是由于其基因多态性的结果,而基因多态性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它比在形态、组织和化学水平上检测更能代表其变异类型的遗传标记。

3经验鉴别

经验鉴别中,通过目测可一目了然地发现虫蛀、霉烂、变质、变色、泛油等质量不合格极明显的假劣药品,如拘祀以颗粒大、色鲜红肉头厚,无破损者为佳,而颜色暗红,肉头薄破损且已虫蛀者为劣质品。

4理化鉴别

一般理化鉴别是针对中药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鉴别,包括荧光法、显色法、沉淀法、升华法、结晶法等。一般用于性状相似而又无明显显微鉴别特征且化学成分不同的药材。

总的来说,简便易行的传统方法观察颜色变化、浮沉情况以及爆鸣、色焰等特征。中药的鉴别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其鉴定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水浸试验:对郁金的鉴别,李时珍谓:“人以浸水染色,亦微有香气”[5]。对于不同品质的乳香的鉴别,李时珍谓:“次为水湿塌,水渍色败气变者”;对于青黛的鉴别;通常所说的药材性状鉴别特征就是指这种专属性性状。专属性性状又可分为单一专属性性状和集合专属性性状。单一专属性性状是指药材与其混伪品相比,自身特有的一个性状。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鉴定手段的多样性、层次性及现代化,也给中药鉴定工作者带来新的问题。有的人不顾鉴定内容的需要和经济条件的约束,一味地追求“高”、“新”。用火烧、缎药材,观察所产生的现象来鉴别药材。有些药材用火烧后,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响声等现象。如血竭粉末放在白纸上,下面用火烤即熔化,色鲜明如血且透明无残渣;口尝则很容易查出药材的真伪优劣,如砂仁的正品,味辛而苦;所有伪品均辛辣而无苦味。黄连、黄柏以味越苦越好;甘草、党参以味甜为好。鼻闻可闻出药材的原有气味,若气味改变。另外还有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谈、滑、凉、腻等。如麝香放入口中,有甘、辛、苦、咸、酸五味,并有清凉浓郁的香气,钻舌感直达舌根。另外还有,条痕鉴别,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称为条痕,粉末的颜色为条痕色。条痕是矿物和矿物药常用的鉴别方法。如《雷公炮炙论》载滑石 “其白滑石如方解石,色似冰白,画石上有白腻纹者,真也”。

综上所述,鉴别要点是鉴别特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鉴别特征则是多个鉴别要点的集合体。如果把某种药材性状中不稳定的部分作为鉴别要点,就会把药材种内的正常差异误认为是种间差异。以上介绍的中药鉴别方法都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这些鉴别方法有的仍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中药鉴别研究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完善,以不断满足整个中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中药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7.

[2] 卓丹如.冬虫夏草及其混伪品的鉴别[j].海峡药学,2008,20(8):77-79.

[3] 杨颖.牛黄及其伪品的鉴别[j].中国健康文摘.临床医师,2008,5(7):319.

[4] 邬家林.中药质量鉴定新技术简介(三)[j].中药材,1994,6:34.

[5] 乔传卓,张汉明,宓鹤鸣.生药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