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免疫组化检测
2025-09-25 21:41:22 责编:小OO
文档
免疫组化检测

1、 PCK(+),PCK是广谱细胞角蛋白,一种肿瘤标记物,它的阳性是协助肿瘤的诊断。

2、CK20(+)上皮标记,[CK20细胞角蛋白]主要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Merkel细胞癌阳性。

3、Ck(AE1/AE3),CK阳性,考虑为上皮性癌; AE1/AE3强阳性,考虑存在癌转移的可能大。AE1/AE3(+)提示癌症淋巴结微转移

4、CD34 (间叶组织标记,此主要用于血管和平滑肌标记) RTU 大于20个/HPF;

5、Villin(+)[绒毛蛋白]胃肠道癌。癌症患者基因检测是BRCA1阳性,是有遗传基因变异所致。

6、D2-40(淋巴管标记,主要用于有无淋巴管内癌巢浸润) (-)

7、s-100(-)【神经组织标志】阳性表示,神经鞘瘤、恶黑、脂肪肉瘤、软骨肿瘤

8、Ki-67 (增殖指数,越高提示越恶性)

9、P53 (P53基因,抑癌基因)(-); 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

11、ER、PR阳性,适合内分泌治疗;

12、Cerbb2弱阳性,无需靶向治疗;

13、ki67>14%就要化疗,TC方案4个疗程,结束后内分泌冶疗他莫茜芬吃十年。

14、KI67中等阳性,提示癌细胞增殖较活跃,术后需要全身化疗;

15、GATA3(-)的肿瘤生存期短。GATA3(+)生存期长

16、Her-2是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重要的乳腺癌预后判断因子。 HER2阳性(过表达或扩增)的乳腺癌,其临床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有特殊表现,表现为病情进展迅速,局部复发的危险性高,化疗缓解期短,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缩短,治疗模式也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有很大的区别。检测方法有免疫组化、FISH等。目前已有针对该基因失活的药物---赫赛汀(Herceptin)。曲妥珠单抗+帕托珠单抗

her2乳腺癌有很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是所有的乳腺癌中最凶险的一种。由于her2乳腺癌的癌细胞容易转移,而且易复发存活率低,所以生存时间比其它类型乳腺癌患者短的多。

herb-2++做fish试验阴性不用靶向药物治疗。

17、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即微卫星稳定型大肠癌,提示适合于含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化疗方案

结果阳性,提示在林奇综合征基因上存在致病突变,增加了多种癌症患癌风险。

检测临床意义:

1、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的疗效不佳。

2、错配修复基因诊断Lynch综合征:MSI是Lynch综合征的重要生物学标记。

肿瘤类型MLH1/MSH2缺陷患癌风险MSH6缺陷患癌风险PMS2缺陷患癌风险
结肠癌40%-80%10%-22%15%-20%
子宫内膜癌25%-60%16%-26%15%
胃癌1%-13%≤3%肾盂癌、胃癌、卵巢癌、小肠癌、输尿管癌、脑肿瘤合计风险为6%
     卵巢癌4%-24%1%-11%
胆道系统癌(胆囊癌、胆管癌)1.4%-4%暂无报道
泌尿系统癌1%-4%<1%
小肠癌3%-6%暂无报道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1%-3%暂无报道
皮脂腺肿瘤1%-9%暂无报道暂无报道
胰腺癌1%-6%暂无报道暂无报道
MSI/MMR 对于多种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MSI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要显著高于MSS结直肠癌,MSI-H结直肠癌比MSS结直肠癌有更好的预后,同时,研究者还发现MSI结直肠癌转化为恶性肿瘤的机率较其他类型低,尤其对年轻的MSI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治愈机率很大。2、诊断Lynch综合症时应排除癌细胞患者同时存在MLH1缺陷与BRAF(V600E)突变的病例

3、MSI-H的结直肠癌II期病人有较好的预后,但不能在5-FU治疗中获益。

检查出林奇综合征基因缺陷该怎么办?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即家系筛查)检查出了错配修复基因缺陷,也知道自己有很大可能性患癌,岂不陷入担心得癌的恐惧之中?其实大可不必。虽然上帝喜欢和人类开玩笑,制造出基因缺陷,但所谓人定胜天,人类在与大肠癌的斗争中也逐渐认识到林奇综合征的本质,也掌握了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携带上述基因缺陷的林奇综合征,NCCN建议在20~25岁开始肠镜检查,或者如果其家人在20-25岁前患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则应在最早诊断此疾病年龄的前2-5年开始检查肠镜,而且每1~2年进行一次检查。这里为什么要强调1~2年检查一次肠镜呢?因为学者们发现一般散发型大肠癌由腺瘤到癌变的过程一般需要8~10年,但林奇综合征相关基因变异者这一过程仅2~3年。1~2年的时间间隔可以保证在腺瘤癌变前给予及时处理,即在肠镜下切除腺瘤,避免大肠癌的发生。同时

对于确诊的林奇综合征妇女,基于个人意愿,在没有生育要求的情况下可严格按照NCCN指南的推荐,考虑预防性子宫切除和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如果患者不愿预防性手术,则建议25~35岁开始每年进行子宫内膜活检、阴道超声检查以及Ca-125筛查。

同时NCCN建议从30-35岁开始每3-5年检查一次胃十二指肠内镜以排除胃癌,

从25-30岁开始每年进行尿液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肿瘤,

从25-30岁开始每年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果您没有检查出上述基因缺陷,就按一般人群体检即可。因此,即使您检查出错配修复基因缺陷,也不必要陷入恐慌之中,只要做到针对性的定期、全面的检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林奇综合征的发生是完全可以的。

基因筛查的意义正在于给林奇综合征的家人建立“预警”,提示有较高可能患有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做好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通过一个简单的检测就能让整个家族远离绝症。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