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将继续执行
2025-09-25 21:45:35 责编:小OO
文档
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将继续执行

企业所得 2008-03-17 10:27:48 阅读51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李卫华 邹森元 荣彩

日期:2008-03-17

  今年全国“”期间,33名全国政协委员递交集体提案,建议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在重庆延长10年。这一消息引起企业界的热烈反响,不少企业家打电话到所在地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12366咨询员告诉企业界人士,部分政协委员的提案能否得到采纳是后话,企业应重点研究现行的规定。根据《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的通知》,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继续执行。企业要抓紧时机,享受现行优惠,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弄清西部大开发优惠覆盖地域。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西部地区”包括“六省五区一市一兵团”。六省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五区为: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市为重庆市;一兵团即生产建设兵团。此外,虽然从地理位置上划分,湖南省、湖北省在中部,吉林省在东北,但这三个省各有一个民族自治州,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比照西部地区享受税收优惠。

  二是要选好鼓励类产业项目。按照财税[2001]202号文件规定,西部企业要享受低税率优惠,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必须具备前提条件,即以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

  对内资企业,国家鼓励类产业相关规定有个变化的过程。2005年前,其依据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自2006年起,原目录废止,依据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其中,鼓励类共有农林业、水利等26个大类,共639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适用目录变更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65号),对享受优惠的依据问题予以明确。2006年1月1日前已按原依据审核享受税收优惠的,只要其产业项目未被新依据列入类、淘汰类,仍可享受税收优惠。

  对外商投资企业,国家鼓励类产业有两个依据。其一为《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该目录经过4次修订,2007年10月修订了最新版本,其中鼓励类351条。其二为《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该目录在2004年修订,分省(市、区)列明,各地优势产业不同。

  三是注意避免类和淘汰类产业项目。从事国家和禁止的行业,不仅不能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而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也将与其他优惠无缘。比如,财税[2001]202号文件规定,经省级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税。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四条规定,对民族自治地方内国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得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不仅包括鼓励类,而且包括类,其中列举了农林业、煤炭等17个大类,共190条,还包括淘汰类,其中列举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2个大类,共401条。《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也列举了类87条、禁止类40条。

  四是要注意优惠期限。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的15%低税率优惠期间为2001年~2010年,如果没有新出台,西部企业将在2011年和2012年过渡到25%的税率。此外,根据财税[2001]202号文件的规定,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内资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两免三减半”;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两免三减半”。然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按照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年度起计算。可见,获利年度不再是享受优惠的期限起点,通过推迟获利年度筹划纳税的办法行不通了。因此,西部企业应据此有个利润实现时间的长远规划。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