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纪昌学射》说课稿
2025-09-25 21:45:37 责编:小OO
文档


《纪昌学射》说课稿 

《纪昌学射》说课稿1

  一、设计理念:

  寓言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内容浅显、人物个性鲜明,寓意深刻。教学中从学生已知的射箭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并通过朗读指导与评价感知人物形象,领悟故事中所阐明的道理。鼓励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活动中大胆质疑,发表独特见解,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二、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本课,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直白,故事情节读一遍两遍肯定就能了解,纪昌的品质也不难体会,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就是理解“只有练好了眼力,才能射出百发百中的箭”这一道理。因此,老师先安排紧抓练眼力语句,感悟纪昌品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教学中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达到提升语言和人文的双重目的。再安排从飞卫的话感悟寓意。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指导与评价来展开,一读,学着老师的语气把话读清楚;二读,读出飞卫想强调什么,想让纪昌明白什么;三想,从中明白了什么,完成“只有(),射出的箭才会百发百中。”练笔。

  三、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故事。

  3.通过比较异同,品味有关词句,初步感受寓言结构相似、夸张、概括、寓意的表现特色,体会纪昌专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质。

  4.了解寓意,明白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及得到名师指导的重要性,并能联系情景发表意见。

  四、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五、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教师先点明第八单元的专题是“故事长廊”。接着以《惊弓之鸟》中的更羸为引,引出今天故事中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让学生自己从语段中设法找寻答案,并谈谈自己从句子中了解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从《惊弓之鸟》的更羸谈起,学生不仅有话好谈,而且将学生的兴奋点与本课的主题链接起来,既省时又高效。同时,又点出《纪昌学射》是寓言,告诉学生读寓言的任务,指向明晰。在揭题板书“纪昌学射”的同时,提醒学生“纪”的读音和“昌”字的写法,使学生记忆深刻。

  第二部分初读寓言,把握整体。学生配乐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从课文中找找刚才疑问的答案,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在自学反馈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概括主要内容。在初读感知的整个过程中,把时间和学习实践的主权都充分交给学生,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不是个没事的旁观者,在学生概括的时候适当的给以提醒,指导,使学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升。最后教师出示提示,用上“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他先……后……最后……终于成了……”的句式概括全文,使学生更加清楚__的脉络。

  第三部分比较学文,品读语句。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在纪昌学射的过程中,对哪部分印象最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是纪昌练眼力的部分,也就是课文的2、3段,(板书练眼力)。再让学生仔细读这两段,说说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纪昌?边读边做批注,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纪昌品质。教师出示句子,第一句,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第二句,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这里先让学生读读这两句话,圈出从哪些词感受到了纪昌的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接着在此基础上,学生理解感悟“注视、聚精会神地盯”,教师创设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拿着笔看,看谁坚持久,说说体会。然后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创设情境,纪昌练眼力,作为纪昌的父母和妻子或者邻居,他们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纪昌说,如果你是他们你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面对亲人的不理解,面对邻居的劝阻,学生接读第一句话。指导朗读第二句时,教师创设情境,讲述纪昌从天亮练到天黑,从酷暑练到严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反复朗读,从而达到对语言和精神的同步感悟。叙述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发展的结合点。教学分三步走:一读,让学生将自己对纪昌的评价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二读,抓住重点词,咬文嚼句;三读,读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这样有层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精神感悟将得到同步提升。最后教师以“功夫不负有心人”过渡,出示第一次练习成果的句子,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让学生读纪昌的苦练收到的成效的句子,在读中指导理解“相当到家”的意思,知道破折号的作用。以不同的方式读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夸张的语气。这是怎样练习的结果呢?出示第一次练习和成果语段。男女声对读,一方读如何练习,一方读练习的成效。接着出示第二次练习成果的句子,学生谈谈读这句话的感觉,出示古文拓展,帮助学生理解纪昌用了多久才练到小虱子在眼里就像车轮一样大,教师指导理解“相当到家”在语境中的意思,学生用上“相当到家”和破折号说说第二次练习的成效。这是怎样练习的结果呢?教师出示第二次练习和成果语段。男女声对读。出示这两个语段进行教学有两大目的:一是在男女对读中感悟到构段方式和表达顺序;二是学习语言,将第一个语段中的“相当到家”马上运用到第二个语段中。

  第四部分反观飞卫,感悟寓意。纪昌之所以能这么刻苦练习眼力并取得成效,离不开老师的严格教导。学生找出老师指导他的句子,教师出示句子:第一句,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第二句,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教师指名读,学生说说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中体会严格。再读读想想,飞卫想强调什么,想让纪昌明白什么?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纪昌按照老师强调的重点去学习射箭,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呢?教师出示“纪昌贯虱”的故事资料,并出示练笔:只有(),射出的箭才会百发百中。学习射箭是这样,那要学习书法,或是学习其他本领,你又觉得该怎样呢?拓展练习,让学生感悟练眼力是学射箭的基本功,任何本领都需要基本功。这一部分从成人的理解水平出发,我们不难理解“只有练好眼力,射出的箭才会百发百中。”这一道理,但怎么引导学生在他们所能理解的水平去明白这一点寓意呢?以上设计从飞卫的话入手,经过本人实践证明,是架构文本寓意与学生理解的一座桥梁。

  第五部分布置作业,拓展积累。教师出示小练笔: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被纪昌的行为深深感动,也可结合自己学本领的经历,以“纪昌,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小练笔。教师总结:纪昌学射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练眼力(基本功)睁大眼睛注视

  聚精会神地盯

  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纪昌学射》说课稿2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勤学苦练的纪昌。特别是__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描写生动,突出表现了纪昌的品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如:练习眼力的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紧抓练眼力语句,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感悟纪昌品质。

  但是在教学时,我试图让学生先读,在读中感悟纪昌的那种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精神,并用联系生活实际来说、做动作体验等方法来达到充分感悟。在此基础上再把句子读出感情来。而在第三段学习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同桌合作读,自读自悟,因为上面经过第二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了纪昌的形象,现在让学生自读第三段,让他们去找出也能体现纪昌的这种精神的词句,自己品味品味,并且让同桌互助,使自读自悟的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这种读中有悟,悟了再找证据证实的环节,使学生不仅对纪昌这个人物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让学生学习到了阅读的方法。

  __好像学到这里可以停止了,但是,我想,它既然是一则寓言,肯定有其区别与一般的写人记事的__,除了人物的形象与精神之外,必有其深刻的寓言。而且把它作为四年级的寓言,如果仍旧把教学目标定在学习纪昌的精神上,那么好像有点浅了。而这则寓言具有深刻的寓意在的。就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这则寓言故事,几乎没有写纪昌是怎样学习射箭的,课文写“学射”的只是一句话“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课文与其说是“学射”不如说是“练眼”。那么课文为何不叫“纪昌练眼”呢?飞卫为什么一再强调纪昌练习眼力呢?这正是这则寓言的寓意所在,练眼是学射的根本前提与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能有高超的技艺的,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只有练好学射的基本功——眼力,才会射出百发百中的箭。”这一层寓意对于没有这样生活经验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去尝试。

  那么这层寓意是放在开头去体会还是放在结尾呢,我想了很久,最后我把它放在最后,因为我觉得在体会了纪昌的这种那么花功夫去练眼力后再去感悟原来它是学好射箭的基础,这样更加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体会也会更深些。

《纪昌学射》说课稿3

  说教材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这则寓言讲的是纪昌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四年级语文阅读的要求:能初步把握__的主要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认识“妻、虱”两个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虱子、梭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的经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学习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地前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辉的顶点。

  教学重、难点是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的经过,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练习提出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说教、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质疑能力,本课教学采用质疑和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解疑。

  说教学过程

  1、上课开始,我采用直接导入,解释课题,并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这样使学生学习课文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设计意图:课题是理解全文的着眼点,抓住课题解释、质疑起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读一篇课文,可以从课题入手去读。)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为学生读通课文做好铺垫。当学生读好之后,出示本课需要学生认读和要求会写的字,“昌、妻”两个字,并指导学生书写。

  (设计意图:初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做好准备,同时通过检查帮助学生认读读音容易出错的字,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质疑: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让学生带着这问题默读课文,学生默读之后,请一位学生来解疑。当学生大概说出后,我再出示词语:请教、练眼力、开弓放箭、百发百中,让学生读并要求学生用这些词语结合“纪昌学习射箭,他先(),后(),最后(),终于成了()。”这个句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说完后,我总结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读书中要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这样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以致用,达到教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的。)

  4、深入课文,品读感悟纪昌练眼力的经过

  这是整节课的最重要的环节,这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纪昌练眼力的经过,从中感悟纪昌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纪昌学习射箭不但有认真、扎实的态度,而且有坚强恒心和毅力。

  学生感悟后,再质疑:谁知道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眼力,而不是要他先练开弓放箭呢?在课堂上解决了课后的练习。接着设计一个说话,就是纪昌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是纪昌你会对你的老师说什么?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找出纪昌练眼力的句子,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读中理解,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目的。)

  5、最后是结合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说出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当学生表达之后,教师随机教育学生只要有认真和扎实的学习态度,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学习上百折不挠地前进,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让学生再次感受课文所包含的寓意。

  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感悟来设计,这样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