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解析...
2025-09-25 21:45:26 责编:小OO
文档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

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

1.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防止水污染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2.关于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B.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大大减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

D.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3.如图中的水利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西气东输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引黄济青

4.据报道,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正在进行丹江口水库库区的移民工作,将于明年蓄水扩容.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不大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多,夏秋两季少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匀的,只是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不同

5.从哈尔滨到广州开会,第二天必须赶到,乘用何种交通工具适宜(  )

A.飞机    B.汽车    C.火车    D.轮船

6.读我国某一铁路枢纽图,图中①②是(  )

A.①是京沪线,②是陇海线    B.①是京沪线,②是兰新线

C.①是京广线,②是陇海线    D.①是京广线,②是兰新线

7.家住泰安的小明同学想利用假期同父母一起前去陕西西安旅游观光,他们乘车线路应该是(  )

A.    B.    C.    D.

8.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

A.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9.下列各组城市中,既是省级行政中心,又是铁路枢纽的是(  )

A.广州柳州    B.徐州福州    C.兰州郑州    D.杭州株洲

10.相对而言如图中③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劳动力不足

11.下列省区与图经济发展模式相似的是(  )

A.    B.四川    C.    D.

12.如图所示国家的玩具厂近些年从中国浙江采购玩具的数量快速增加,但商家要求使用自己的玩具品牌进行贴牌销售.该国玩具厂生产、销售模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市场需求不断下降    B.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C.玩具工厂转型改造    D.工人工资不断增加

1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产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中还是面临很多挑战,下列哪个不属于面临的挑战(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地震、泥石流、旱涝灾害多发

15.下列不属于九大商品粮基地的是(  )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6.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17.如图为我国四种农作物分布图,结合图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小麦②甜菜③油菜④水稻    B.①甘蔗②甜菜③油菜④花生

C.①棉花②玉米③甘蔗④油菜    D.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

1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正确说法的(  )

A.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大

B.我国的土地资源中草地比重小,难利用地比重小

C.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后备地充足

D.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

读下边漫画《小鸟的悲哀》完成19、20题.

19.它反映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是(  )

A.过度放牧    B.乱占耕地    C.环境污染    D.乱砍乱伐

20.这种问题在黄土高原出现,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暴雨增多    B.耕地面积减少    C.黄河泥沙淤塞    D.黄河上游凌汛

2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B.我国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D.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二、综合题

22.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在观察高山植被时发现,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森林有着不同的种群和结构特征,在一个特定的高度上不再有森林分布.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理论上森林分布所能达到的极限高度就叫这个区域的林线高度.

(1)说出我国林线高度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位于我国哪两个区域?

(2)简要描述我国林线高度的分布特征.

(3)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南方林线高度比北方高,这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这因素是如何影响林线分布高度的?

23.小明全家筹划去图1所示地区旅游,根据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1)旅行社提供了涉及三个城市(杭州、上海、苏州)的“都市观光购物游→湖光古迹文化游→古典园林特色游”.根据图5可知按照该计划,这次旅游应先到  (城市),然后到  (城市),最后到  (城市).

(2)上述三个城市协作发展旅游业,比单独发展的优势是  .

(3)旅行社提供了杭州西湖景区的两条游览线路,甲线路: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小瀛洲→花港观鱼;乙线路:断桥残雪→小赢洲→平湖秋月→花港观鱼.相关旅游景点位置如图6所示,你认为甲乙两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线路.

(4)小明想利用图2估算“断桥残雪”景点到“平湖秋月”景点的距离,他能算出来吗?  为什么?  

(5)若在西湖景区内建民俗博物馆,与西湖景区环境相协调的是甲乙两图中的  图.

24.读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填字母和名称)

(2)毗邻港澳地区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填字母).

(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在  ,位于  (填字母)工业基地.

(4)泰州地区位于  (填字母)工业基地.

25.读长江水系图,然后完成下列要求:

(1)源头  ,注入的海洋  

(2)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生在  地区.这些地区地势  ,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尤其近年来天气变化无常,一遇暴雨,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

(3)由于盲目开垦,  造田,使河流遭到破坏,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

(4)在图上适当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字代号:

湖泊A      湖泊B     支流 C     水电站D    分界点E  

(5)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其中有以  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A.攀枝花、六盘水     B.宜昌、重庆     C.武汉     D.沪宁杭等城市

(6)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是  .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防止水污染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分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解答】解: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小浪底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完工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水库.

故选:B.

 

2.关于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B.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大大减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

D.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

【解答】解: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也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故选:ABD.

 

3.如图中的水利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西气东输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引黄济青

【考点】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分析】依据跨世纪四大工程的主要知识,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故选:C.

 

4.据报道,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正在进行丹江口水库库区的移民工作,将于明年蓄水扩容.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不大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多,夏秋两季少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匀的,只是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不同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解答】解:A、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我国水资源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故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从哈尔滨到广州开会,第二天必须赶到,乘用何种交通工具适宜(  )

A.飞机    B.汽车    C.火车    D.轮船

【考点】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解答】解: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哈尔滨到广州第二天开会,时间紧迫、距离远,我们就选择航空运输乘坐飞机.

故选:A.

 

6.读我国某一铁路枢纽图,图中①②是(  )

A.①是京沪线,②是陇海线    B.①是京沪线,②是兰新线

C.①是京广线,②是陇海线    D.①是京广线,②是兰新线

【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

【分析】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

【解答】解:河南省省会郑州地处①京广、②陇海两大铁路的交会处,是国内最重要、最繁忙的铁路枢纽之一.

故选:C.

 

7.家住泰安的小明同学想利用假期同父母一起前去陕西西安旅游观光,他们乘车线路应该是(  )

A.    B.    C.    D.

【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

【分析】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我国东西铁路线和南北铁路线交汇,形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泰安位于山东省,京沪线和陇海线交汇于徐州.

【解答】解: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家住泰安的小明同学想利用假期同父母﹣起前去陕西西安旅游观光,他们乘车线路应该是京沪线﹣陇海线.根据题意.

故选:D.

 

8.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

A.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考点】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解答】解: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水上运输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输送石油、天然气、水.运量从大到小依次是水运、铁路、公路、航空;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空运、铁路、公路、水运.据此判断①是铁路运输、②是水运、③是空运、④公路运输.

故选:A.

 

9.下列各组城市中,既是省级行政中心,又是铁路枢纽的是(  )

A.广州柳州    B.徐州福州    C.兰州郑州    D.杭州株洲

【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是郑州,包兰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是兰州.

【解答】解:A.柳州不是省级行政中心,故不符合题意;

B.徐州不是省级行政中心,故不符合题意;

C.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是郑州,包兰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是兰州,郑州和兰州又都是省级行政中心,故符合题意;

D.株洲不是省级行政中心,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相对而言如图中③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劳动力不足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是沪宁杭工业基地,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故选:C.

 

11.下列省区与图经济发展模式相似的是(  )

A.    B.四川    C.    D.

【考点】的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解答】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故选:C.

 

12.如图所示国家的玩具厂近些年从中国浙江采购玩具的数量快速增加,但商家要求使用自己的玩具品牌进行贴牌销售.该国玩具厂生产、销售模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市场需求不断下降    B.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C.玩具工厂转型改造    D.工人工资不断增加

【考点】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

【分析】依据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解答.

【解答】解:这些玩具生产厂近些年采取了从中国进口玩具贴上自己的品牌进行生产,说明自己的生产数量减少.从中国进口玩具数量快速增加,说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A错误;运输成本再低,也不如本国生产运费更低,B错误;如果玩具工厂转型改造,其销售产品就不应该是玩具了,C错误;玩具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从别国进口替代自己产品生产,说明玩具厂工人工资增加,玩具成本增加,D正确.

故选:D.

 

1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产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南京和杭州.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上海为中国广大内陆尤其是长江沿岸地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长江沿江地带提供 科技力量,高素质人才,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促进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升级,优化长江沿江地带产业的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落实.

【解答】解: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未来发展中,适合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故选:B.

 

1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中还是面临很多挑战,下列哪个不属于面临的挑战(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地震、泥石流、旱涝灾害多发

【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有:改革开放经济加速发展、成为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航天方面取的成就等;但我国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挑战等.

【解答】解: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挑战等.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5.下列不属于九大商品粮基地的是(  )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考点】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分析】我国的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

【解答】解:我国的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所以,华北平原不属于九大商品粮基地.

故选:B.

 

16.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分析】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解答】解:棉花在我国南北方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种植范围.

故选:C.

 

17.如图为我国四种农作物分布图,结合图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小麦②甜菜③油菜④水稻    B.①甘蔗②甜菜③油菜④花生

C.①棉花②玉米③甘蔗④油菜    D.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

【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分析】我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有的经济作物生长在温带、亚热带地区,有的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后者被称为热带经济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性强等特点.有些经济作物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有些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解答】解:①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②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北部.③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到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④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故选:B.

 

1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正确说法的(  )

A.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大

B.我国的土地资源中草地比重小,难利用地比重小

C.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后备地充足

D.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我们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解答】解:读图可得: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中,荒漠、石山等难利用土地所占比例较大,在可利用土地中草地所占比例较大,耕地、林地比重小.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A、B、C错误.

故选:D.

 

读下边漫画《小鸟的悲哀》完成19、20题.

19.它反映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是(  )

A.过度放牧    B.乱占耕地    C.环境污染    D.乱砍乱伐

【考点】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分析】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我们要保护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解答】解:从漫画中看出,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小鸟失去了栖息地;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我们要保护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

故选:D.

 

20.这种问题在黄土高原出现,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暴雨增多    B.耕地面积减少    C.黄河泥沙淤塞    D.黄河上游凌汛

【考点】林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2.

【解答】解: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加上人类的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中游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故选:C.

 

2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B.我国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D.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但是如果它遭到破坏或污染的话,它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社会的发展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解答】解: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选项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题

22.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在观察高山植被时发现,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森林有着不同的种群和结构特征,在一个特定的高度上不再有森林分布.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理论上森林分布所能达到的极限高度就叫这个区域的林线高度.

(1)说出我国林线高度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位于我国哪两个区域?

(2)简要描述我国林线高度的分布特征.

(3)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南方林线高度比北方高,这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这因素是如何影响林线分布高度的?

【考点】三大林区的分布及特点.

【分析】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林线的最高值位于青藏高原上,最低值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北端;

(2)林线高度从南向北逐渐降低(或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3)我国南方林线高度比北方高,这是受纬度因素(热量)影响形成的,这是因为在较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与同样高度的高纬度地区相比,有更多热量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要,所以南方林线高于北方.

故答案为:

(1)林线的最高值位于青藏高原上,最低值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北端;

(2)林线高度从南向北逐渐降低(或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3)我国南方林线高度比北方高,这是受纬度因素(热量)影响形成的,这是因为在较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与同样高度的高纬度地区相比,有更多热量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要,所以南方林线高于北方.

 

23.小明全家筹划去图1所示地区旅游,根据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1)旅行社提供了涉及三个城市(杭州、上海、苏州)的“都市观光购物游→湖光古迹文化游→古典园林特色游”.根据图5可知按照该计划,这次旅游应先到 上海 (城市),然后到 杭州 (城市),最后到 苏州 (城市).

(2)上述三个城市协作发展旅游业,比单独发展的优势是 旅游资源类型互补 .

(3)旅行社提供了杭州西湖景区的两条游览线路,甲线路: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小瀛洲→花港观鱼;乙线路:断桥残雪→小赢洲→平湖秋月→花港观鱼.相关旅游景点位置如图6所示,你认为甲乙两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甲 线路.

(4)小明想利用图2估算“断桥残雪”景点到“平湖秋月”景点的距离,他能算出来吗? 不能 为什么? 图中缺少比例尺 

(5)若在西湖景区内建民俗博物馆,与西湖景区环境相协调的是甲乙两图中的 乙 图.

【考点】我国主要旅游景点;地图三要素;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城市.

【分析】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经济“快速发展,可以满足人们都市购物观光的需求,浙江杭州西湖,江苏苏州园林,远近闻名,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题干中,甲图是西方建筑特色,乙图是我国南方传统民居.

【解答】解:(1)上海市是国际金融城市,经济发达,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四大直辖市之一,是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又有美丽宜人的外滩,也有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景点,是观光购物的好去处;古语云“上游天堂,下有苏杭”,是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处杭嘉湖平原南缘,拥有约2300年的建城史,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西子湖、钱塘江、千岛湖以及周边丘陵构成了杭州的山水美景.自古以来,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素有“东南第一州”之称,所以是湖光古迹游的首选;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

(2)资源的优势互补是发展的保障,上述三个城市各有优势,上海发达的金融贸易及现代建筑,苏州园林的悠久历史古迹和杭州的西子湖畔、钱塘江潮等三地的资源,优势互补,有力的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甲路线比较合理,少走弯路.

(4)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图2中没有给出比例尺,所以不能计算.

(5)与西湖景区民风、民俗协调的是乙图,甲图是西方城堡建筑特色,乙图是我国南方传统民居.

故答案为:

(1)上海杭州苏州(2)旅游资源类型互补(3)甲(4)不能;图中缺少比例尺(5)乙.

 

24.读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C沪宁杭地区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A辽中南地区 .(填字母和名称)

(2)毗邻港澳地区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D (填字母).

(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在 北京中关村 ,位于 B (填字母)工业基地.

(4)泰州地区位于 C (填字母)工业基地.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在中部地区和东北腹地,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地方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解答】解:(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C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2)毗邻港澳地区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D珠江三角洲.

(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在北京中关村,据介绍,中关村科技园区具备世界级科技资源,将以国际一流水平加速建设,它位于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4)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至今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泰州区位优越,人文荟萃,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夙冠淮南”之誉.

故答案为:(1)C沪宁杭地区;A辽中南地区;(2)D;(3)北京中关村;B;(4)C.

 

25.读长江水系图,然后完成下列要求:

(1)源头 唐古拉山 ,注入的海洋 东海 

(2)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生在 中下游 地区.这些地区地势 平坦 ,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尤其近年来天气变化无常,一遇暴雨,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

(3)由于盲目开垦, 围湖 造田,使河流遭到破坏,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

(4)在图上适当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字代号:

湖泊A 洞庭湖     湖泊B 鄱阳湖    支流 C 汉江    水电站D 三峡   分界点E 湖口 

(5)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其中有以 A 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A.攀枝花、六盘水     B.宜昌、重庆     C.武汉     D.沪宁杭等城市

(6)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考点】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长江全长6 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千米2,年径流量约10 000亿米3,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解答】解:(1)读图可知,源头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2)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生在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尤其近年来天气变化无常,一遇暴雨,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

(3)由于盲目开垦,围湖造田,使河流遭到破坏,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

(4)读图可知,图中A是洞庭湖;B是鄱阳湖;C是汉江,D是三峡水利枢纽,为世界最大型的水利枢纽;

(5)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其中有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6)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1)唐古拉山; 东海;(2)中下游;平坦;(3)围湖;

(4)洞庭湖;  鄱阳湖;  汉江;三峡; 湖口;(5)A;

(6)亚热带季风气候.

 

2017年2月12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