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2
2025-09-25 21:45:51 责编:小OO
文档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分诊员),护士(分诊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医技科室与门急诊、病区均建立《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四)处理程序

1、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五、“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六、“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2、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

附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一、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临床生化

血钾<3.0mmol/L或>5.5mmol/L;血钠<125mmol/L或>155mmol/L;血氯<90 mmol/L或>120mmol/L;血钙<1.5mmol/L或>3.5mmol/L;血糖<2.5 mmol/L或>15.0mmol/L;血BUN>15.0 mmol/L;血CRE>450μmol/L;ALT>300u/L;抗HAV-IgM阳性。

2、临床检验:

PLT<50×109/L或>600×109/L;WBC<3.0×109/L或>40×109/L;

Hb<50g/L或>180g/L;PT>20s;INR>4.0(未使用抗凝药);APTT>40s;FIB≤1.0g/L或≥10g/L;血液标本检出疟原虫(PLT、WBC、Hb值血液病结果第一次稳定以后除外)。

3、临床微生物:

血培养阳性;脑脊液培养阳性;粪便检出霍乱弧菌。

4、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制定出特别“危急值”项目

(1)肾病住院病人:血CRE>1200μmoL,T CO2≤10 mmol/L

(2)肝病区:PLT≤30×109/L,PT≥30s

(3)烧伤病人:白蛋白ALB≤15g/L

(4)血液病区:WBC≤1.0×109/L,PLT≤30×109/L,PT≥30s

二、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呼吸系统:①气管、支气管异物;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压缩≥80%③肺栓塞、肺梗塞。

2、循环系统: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消化系统:①食道异物;②消化道穿孔、梗阻;③急性胆道梗阻;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三、超声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异位妊娠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者;

2、大量心包积液,右室前壁暗区深度≥30mm,并出现心包填塞症状者;

3、腹主动脉瘤及腹腔动脉瘤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者;

4、外伤至脏器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者;

5、临床认定的其他危重患者。

四、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损伤;

3、急性心肌梗死;

4、致命性心律失常:

(1)心室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二度Ⅱ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

(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附2: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包括11项内容:日期、床号、姓名、住院号、危急项目及数值、获得信息途径、获得时间、提供者姓名、接受者姓名、报告医生时间、医生签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