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考真题】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2025-09-25 21:46:02 责编:小OO
文档
绝密★启用前

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流经了9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龙羊峡水电站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陕西省 .山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2.当地人用“一碗水半碗泥”来形容浑浊的黄河水,这里的“当地人”生活在(   )

A.兰州以上河段 .兰州至河口河段

C.河口至桃花峪河段 .桃花峪以下河段

3.三盛公水电站至河口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   )

A.河套平原 .黄土高原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4.下列关于桃花峪以下河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速快 .地上河 .流域面积广 .水能丰富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蔓延,中国已向多个特别是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应对疫情大流行的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下列关于非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临印度洋 .东濒大西洋 .东北接亚洲 .南抵南极洲

6.北回归线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 .混血人种

7.非洲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山地 .盆地 .平原

8.运送中国援助非洲国家的新冠肺炎疫苗最好采用(   )

A.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海洋运输 .公路运输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甲山脉是(   )

①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④800mm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A.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④

10.图中年降水量①地大于②地,其主要(   )

A.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分布 .人类活动

1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广人稀  ②土壤肥沃  ③水热充沛  ④地形平坦

A.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巷澳台居民和外藉人员)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20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其中,我国各少數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高于汉族。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压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某数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 .对工农业生产的压力逐步减小

C.人口增速缓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 .对医疗和教育的压力正在减小

13.下列地形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东北平原 .云贵高原 .华北平原 .柴达木盆地

14.下图中能表示M所在省级行政区域主要少数民族特色风情的是(   )

A. .

C. .

 读“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图”和“曼谷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5.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   )

A.山麓绿洲的平原地带 .山谷开阔的河流沿岸

C.气候凉爽的山腰地带 .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16.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壤国家的首都是(   )

A.曼谷 .金边 .河内 .万象

17.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18.最适合在图所示地区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油橄榄 .天然橡胶 .苹果 .棉花

 眉山,地跨北纬29°24′-30°16′、东经102°49′-104°30′之间,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9.下列旅游景点,全都位于眉山市的是(   )

①峨眉山②三苏祠③彭祖山④黑龙滩

⑤都江堰⑥瓦屋山⑦中岩寺⑧老峨山

A.①②④⑤⑥③ .①③④⑤⑥⑦ .②③④⑥⑦⑧ .①②③⑤⑥⑦

20.眉山位于北京(116°E,40°N)的什么方向(   )

A.东北方向 .东南方向 .西北方向 .西南方

二、解答题

21.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此,我国将“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放在首位。读“我国粮食主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七大粮食主产区中,全都位于北方地区的有_________个;全都位于湿润地区的有_________个。

(2)甘肃、主产区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_________充足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华北平原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为主:东北平原主产区的农作物一年_________熟。

(3)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严峻形势,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两高一优”即优质、高效_________农业。

22.读“美国本士工业、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本土的_________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是其传统的制造业集中区;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使西部和南部逐渐成为电子、航空航天等为主的_________工业区。

(2)美国小麦、玉米、棉花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出口国;美国形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农业带(区),华盛顿所在地附近的农业带名称是_________带。

(3)美囤发达的经济和富裕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的基础上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美国资源、能源的进口量_________(大于、小于)出口量。

23.粵港澳大湾区由、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读“粵港澳大湾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东南部,南邻_________海,海运便利。

(2)该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_________型经济,使得本地区由商品粮和__________带水果生产基地,转变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3)进入21世紀以来,该地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__________产业。

(4)推进建设大湾区,将使和澳门的世界著名_________贸易港地位进一步提升。

24.今年暑假期间,家住眉山的小明妈妈准备带小明到去看望驻守边疆的小明爸爸。读“青藏地区简图和甲、乙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出发前,小明查阅青藏地区相关资料了解到: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所以需准备_________,另外,由于地势高,_________,还需带上防寒的衣物。

(2)如果小明和妈妈选择乘坐火车前去。他们的乘车线路是:眉山出发,沿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兰青线到西宁,到西宁后又沿_________线到达拉萨。

(3)他们在乘火车从西宁到拉萨的途中,发现该铁路部分路段采取了以桥带路的修建方式,这样做的日的是为_________迁徙提供安全通道;他们还多次看见成群牦牛(甲图所示的动物)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青草。

(4)到达拉萨后,他们参观了世界遗产_________,(乙图所示的著名宗教建筑);晚上漫步在大街上,看见明亮又无输电线路的街灯,请推测该街灯的能源来源于_________能。

25.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科学考察阶段,我国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南极隔海相望的甲是_________洲,围绕在南极周围的乙是_________洋。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四个科考站,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_站,它位于_________(东、西)半球;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眉山正处于_________季(季节)。

(3)南极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干燥和烈风,为了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禁止军事活动和领上要求,1959年12月,相关国家签订了《_________条约》。

1.D

2.C

3.A

4.B

【分析】

本题以黄河流域图以材料背景,涉及我国的行政区划,黄河的水文特征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由黄河流域图,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行政可知,龙羊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的西部省区,也就是青海省,故选D。

2.

由题意“一碗水半碗泥”可知,黄河该河段的河流含沙量大。黄河含沙量大的河段主要是流经黄土高原的中游河段,河口以上为黄河的上游河段,河口以下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且河口至桃花峪河段地形起伏大,黄河含沙量很大。桃花峪以下河段地形较为平坦,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但是形成地上河。ABD错,C对,故选C。

3.

由图可知,三盛公水电站至河口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我国的河套平原地区,故选A。

4.

由图可知,桃花峪以下河段主要流经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位置、水文特征等知识,难度较大。

5.C

6.B

7.A

8.B

【分析】

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非洲区域图为背景材料,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人种,地形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5.

由图可知,非洲西邻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与亚洲相接,南部没有抵达南极洲,ABD错,C对,故选C。

6.

北回归线以南的非洲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故选B。

7.

非洲分布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三大高原,有“高原”之称。故选A。

8.

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等方式,中国与非洲距离很远,疫苗的运输适宜采用航空运输,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交通运输方式。

9.B

10.A

11.D

【分析】

9.

读图可知,甲山脉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山脉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综上所述,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10.

由图可知,图中①地的年降水量大于②地,这是由于①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②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选A。

1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由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12.A

13.C

14.B

【分析】

12.

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医疗和教育的压力大。人口增速缓会产生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选A。

13.

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以上四个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华北平原,这里平原广阔、耕地多,工农业发达,故选C。

14.

选项A为汉族的赛龙舟,B为维吾尔族的舞蹈,C为傣族的泼水节,D为蒙古族的摔跤。图中M是维吾尔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人口分布及少数民族的文化。

15.D

16.C

17.A

18.B

【分析】

本题以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图和曼谷气候资料图为背景资料,涉及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气候类型,经济作物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以及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15.

由图可知,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以及河流三角洲地区,ABC错,D对,故选D。

16.

由图可知,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壤国家是越南,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故选C。

17.

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曼谷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也是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

18.

油橄榄是亚热带地区作物,苹果、棉花是温带地区作物,天然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气候类型,经济作物等知识。

19.C

20.D

【分析】

本题以眉山为材料背景,涉及眉山的旅游资源,眉山的地理位置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9.

峨眉山位于峨眉山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乐山市代管,都江堰,四川省直辖,由成都市代管,以上两城市都不在眉山市,三苏祠 、彭祖山 、黑龙滩、瓦屋山 、中岩寺 、老峨山等都位于眉山市,②③④⑥⑦⑧对,故选C。

20.

由题意可知,眉山地跨北纬29°24′-30°16′、东经102°49′-104°30′之间,而北京位于116°E,40°N。可知眉山位于北京西南方方向。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眉山的旅游景点以及地理位置。

21.3 2 水源 旱地 一 高产

【分析】

本题以我国粮食主产区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的分布,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详解】

(1)由图可知,七大粮食主产区中的东北平原主产区、华北平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所以七大粮食主产区中,全都位于北方地区的有以上三个。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等2个主产区位于湿润地区。

(2)甘肃、主产区属于温带性气候,降水少,以上主产区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华北平原是我国的半湿润区,耕地以旱地为主;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只能一熟。

(3)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不足,粮食问题严峻,要想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必须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两高一优”即优质、高效、高产的三高    农业。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以及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等知识,难度较大。

22.东北 新兴(微电子、高新技术) 农产品 乳畜 大于

【分析】

本题以美国本士工业、农业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美国的工业分布,农业生产的特征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详解】

(1)传统产业也称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如制鞋、制衣服、光学、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由图可知,美国本土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是其传统的制造业集中区;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使西部和南部逐渐成为电子、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区,该工业区主要以微电子、高新技术为发展方向。

(2)美国地广人稀,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小麦、玉米、棉花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其大平原的小麦玉米带,产量丰富,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形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农业带(区),华盛顿所在地附近的农业带名称是乳畜带,该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有利于乳畜业的发展。

(3)美囤发达的经济和富裕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的基础上的。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美国需要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的资源、能源才能满足本国的消费需求,所以美国资源、能源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工业分布、农业特征等知识,难度较大。

23.南 外向 热 高新技术 自由

【分析】

本题以粤港澳大湾区及其简图为背景资料,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发展方向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由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南部与我国的南海相邻,海洋运输非常便利。

(2)粤港澳大湾区靠近珠三角地区,纬度低,热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驱,临近、澳门等我国的发达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发展特点,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得本地区由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转变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3)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进行了工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产业。

(4)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和澳门是我国的自由贸易港,推进建设大湾区,将使和澳门的世界著名 自由贸易港地位进一步提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珠三角的工业结构的调整等知识,难度较大。

24.防晒、防紫外线装备(防晒霜、太阳镜、防紫外线的服装或伞) 氧气袋气温低(气候寒冷) 青藏 野生动物 布达拉宫 太阳

【分析】

本题以青藏地区简图为背景材料,涉及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的交通干线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详解】

(1)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为了防止晒伤,所以需要准备防晒、防紫外线装备,如防晒霜、太阳镜、防紫外线的服装或伞等;另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青藏地区气温低,且大气稀薄,气压低,也需要带上氧气袋等。

(2)青藏线是连接青海西宁与拉萨的铁路线,故小明和妈妈到西宁后需要沿青藏线到达拉萨。

(3)青藏地区人迹罕至,野生动物数量多,种类多,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使到铁路部分路段采取了以桥带路的修建方式,目的是为野生动物迁徙提供安全通道。

(4)如图所示,小明和妈妈到达拉萨后,他们参观了世界遗产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拉萨更是被称为“日光城”,所以街灯的能源来源可能是太阳能。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我国的铁路干线等知识。

25.南美 太平 长城 西 冬 酷寒(严寒) 南极

【分析】

本题以南极为中心的海陆分布图为材料背景,涉及世界的海陆分布,我国的南极科考站,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详解】

(1)由图可知,南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故60°W穿过甲,所以甲为南美洲;乙位于大洋洲与南美洲之间,是太平洋。

(2)由图可知,我国的四个科考站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其中长城站距离南极点最远,纬度最低,位于西半球;南极地区每年的科学考察最佳时间是大概每年的11月-次年的3月,此时我国的眉山处于冬季。

(3)南极有寒极、风极之称,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为了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禁止军事活动和领土要求,1959年12月,相关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等知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