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2025-09-25 21:36:04 责编:小OO
文档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的球体模型,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3)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的原理,并能测量和计算;

(4)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油膜法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微观世界是可以认知的,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且意识到这种探索还将继续下去。

二、教学重难点

1、能使学生学会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

展示导入
提问1:有没有简单的办法知道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每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身高是多少?

(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太简单了,会纷纷说出答案“数人数,称体重,量身高。”)

提问2:是否同样有办法知道教室里空气分子的个数?空气分子的质量?空气分子的大小?

(这个问题对比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分子太小所以不能采取相同的办法。)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用实验探究一下分子的大小。(引入新课)

探究准备
人们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停下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目前已经能用比较先进的仪器来探究微观世界。例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离子显微镜等。(实验室配有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展示显微镜下的树叶图片

一片叶子    放大6倍  放大700倍  放大4000倍  放大20000倍 放大50000000倍

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可以观察物体表面原子,还可以进行操作,把原子进行重新排列。

(上图左为溴原子围成一圈的图片,上图右为石墨层面上的碳原子)

可以看出来原子接近于一个个小球体,如果我们把分子看成是一个球体的话,在不使用先进仪器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去估测这么小的“球体”的大小呢?

智慧小故事给我们的启发: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方法,那么要测微小颗粒的尺寸的方法是“聚零为整”。(用对比的方法引入,容易想到“聚零为整”的积累法。)

思考:如果没有游标卡尺,用积累法如何去测绿豆的直径?(引发学生对积累法使用的思考)

学生会提出很多类似的方案,总结如下:

方法1:测出很多颗绿豆的总长,再数出颗数,总长除以绿豆的颗数就是每颗绿豆的直径了。

方法2:测出很多颗绿豆的总体积,再数出绿豆的总颗数,总体积除以总颗数就是每颗绿豆的体积,若想知道直径,再以球体模型换算出直径。

方法3:测出很多颗绿豆的总体积,再把绿豆单层排列,测出铺开的面积,总体积除以总面积就是绿豆的直径。

合作探究
提问1:分子大小的测量是否可以采用以上方法?(经过讨论得出:前两种方案不可行,无法数分子个数,只有最后一种可以实施。)

提问2:选什么样的物质来做实验?(液体更易实现)

液体滴在哪里才能实现单层铺开?(液面上铺开)

演示1:实心塑料球倒入水中。(不合适,会沉入水底)

结论:选择浮在水面上的球做实验比较好。(引出油酸的特性介绍)

演示2:把较多的塑料空心球倒在水面上,堆积起来,不能单层排列(引出所使用的油酸分子也不能太多,否则也不能实现单层排列。)

提问3:如何测出油酸铺开的面积呢?

思考1:油酸是无色透明的,如何看清铺开的边界。(撒痱子粉的作用)

思考2:即使能看清边界,又如何记录铺开的面积呢?

演示3:无网格做一次实验,让学生看油酸推开痱子粉的效果,滴入一滴油酸溶液,告诉学生其中含有的纯油酸。

(介绍数格子的方法,提出用同样的方法估算油酸铺开的面积。)

演示4:放上网格,再做实验,同时介绍拍照记下边界的方法,请同学帮忙一起操作。

给学生看拍下的照片,并且选择一张效果较好的来处理数据。(对照电脑上的照片让学生一起数格子,运算,得出数据。)

用先进的仪器已经可以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大约在数量级,但是同学们根据实验算出来的要相对偏大。(引出实验误差的讨论)

总结实验中误差存在的地方:

(1)油酸分子并非全部单层排列;

(2)油酸分子并非紧密排列;

(3)滴入的一滴油酸溶液体积不是很准确;

(4)油酸铺开的面积是估算的,不够准确;

 (5) 在配油酸酒精溶液的时候,浓度并不完全准确。

通过实验和计算,我们知道了分子非常小,但正是这非常小的分子却组成了我们美丽的大千世界,这又说明了分子之多。经过长期的研究测算,把个分子记为,也就是说的物质所含分子数目为个。我们把这个数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个很大的数,举例体验。

(1)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约为个,假如全世界60亿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来数这些分子,每人每秒数一个,也需要将近17万年的时间才能数完。

(2)的酒精滴入100亿立方米的水库中,分布均匀后,每立方厘米水中仍然含有100万个以上的酒精分子。

(用量杯给同学们看一摩尔水的量,同时说明这里面含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之多,分子之小。)

自从有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我们就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桥梁,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在美妙的微观世界里探索,相信还会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思考:分子油膜实验中如果将一滴体积为纯油酸滴入水中,按照公认的油酸分子直径来估算,那么铺开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是多大?(约为178.6平方米)

说明:我们实验中是不能用纯油酸来做实验的,而是用稀释了的油酸酒精溶液(1:500)来做实验,事实上用纯油酸来做实验的时候也无法单层散开。水要克服油酸的表面张力,克服拉开纯油酸时的粘滞力将油酸分子拉开是实现不了的,事实上滴入纯油酸时只会在水面上形成小的液体球,或是零星的彩色的小油花。所以用挥发性强的酒精来做溶剂将油酸稀释,实验时酒精迅速挥发掉,只剩下油酸铺在水面上。

如何配置油酸酒精溶液?

用2ml注射器抽取1.5ml油酸,将其中1.0ml油酸注入500ml的量筒中,加入无水酒精至500ml刻度线,充分搅匀后得到体积比为1:500的油酸酒精溶液。 

如何知道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

用滴管向量筒中一滴一滴地滴入油酸酒精溶液,记下液滴的总滴数和它们的总体积,这样便知道一滴溶液的体积了。

说明:本实验中500滴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为10mL,所以每一滴的体积为0.02mL。

当堂检测

将     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       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      的这种溶液有50滴。把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经过一段时间,酒精挥发,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薄膜,测量出这薄膜的面积是        ,试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

感悟反思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