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
2025-09-25 21:36:20 责编:小OO
文档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出,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纵观各个行业、企业的财务报告,虽然会计核算方式各有差异,报告的内容各有其特点,但围绕准则的这一规定,其财务报告的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了财务报表,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的相关说明等主要部分。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改制和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报告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重要性和作用日渐突现。一个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最终经营成果都体现在财务报告上,它是企业经营者、股东、债权人等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各项财务指标的重要信息来源。特别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理性化,上市公司逐渐增加,各个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对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其相关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财务报告的几个组成部分,找出其不同的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做出合理准确的报告分析,使报表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理财的决策。

一、财务报表的分析

在财务报告这一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既是的又是互相制约的,其中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是得到初始确认和计量的会计事项;会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进一步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财务情况的相关说明是围绕着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相关指标的文字总结。在这三部分中,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中主体和核心部分,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笔者认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应该做到:

1、要全面地分析财务报表 

   目前企业的财务报表,大致包括财政部规定的主附表,财务情况表、行业补充表、会计附注表、专项情况表、以及满足本行业或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补充表等等。数量很多,要求不同,表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但总的来说,这些表都是用各项财务指标数据来体现报告期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这一主题,因此他们相互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在分析时,如果单独分析某个报表,是不足以全面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的。比如在分析“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时,不能只凭“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数额的大小,就判断出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经营的好坏,因为有些收入可能是应收和预收的,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在“利润表”中实现的收入都是已经收现的,要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科目、“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栏目中的数字进行分析,如果本期净利润很大,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很少,则有可能是应收账款变化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未来会因款项的收回而增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如果再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有关情况说明分析则效果会更佳。

 2、合理地运用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对财务报表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确认的结果。运用相关财务比率及一些数学计算方法把财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项目联系起来分析,可以评价企业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预测业绩在将来是否能够持续。

财务比率分析有许多种,就具体目的而言,不同财务比率的作用是不同的。对多种比率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运用在分析时,可根据自己分析的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比率。同时,可将一定时期比率与上年同期或同行业对比,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和原因等,从多角度来灵活使用。在分析时应关注这样几个比率:

  (1)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大致有: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毛利润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这些利润率指标都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

比如营业利润率,它反映企业的基本获利能力,这个指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赚取利润的能力。在分析时要考虑,虽然各行业利润率水平不同,但是一个企业的营业利润率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三年)应基本稳定。另外,从公式分析,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100%,即: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营业总收入的比值,从指标关系看,营业利率与营业利润成正比关系,而营业利润率与营业总收入成反比关系,即营业利润率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在影响,就是说企业在增加营业总收入的同时,必须相应的获得更多的营业利润,才能使营业利润率保持或提高。而营业利润又受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这些主要成本费用项目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一比率的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时 ,注意改进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以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

(2)分析成本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成本费用是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大,对此分析可以利用“利润表”的有关项目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率来验证。同时还需要结合“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明细表”、以及“成本费用情况表”、“制造费用明细表”和成本费用类补充报表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可比产品成本费用变化情况,各成本费用项目所占的比重和增减原因等等,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可以进一步明确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的放矢的降低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取得最大的产出。

(3)资产质量指标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强弱,体现了管理者对现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                   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资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资产质量指标主要通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等来体现。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对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要重点分析应收帐款的质量状况,应收款项收回期限等,分析坏帐准备核算方法。对于呆帐和坏帐,还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主要是将这一指标与同行业和企业以前年度同期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对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个别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的余额等,以找出影响存货周转率水平的根本原因。

(4)偿债能力分析

严格意义上讲企业的偿债能力分为偿还长、短期借款的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可以反应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是短期负债作为一个资本性来源的整体,企业总是长期占用着,依据会计准则稳健性原则,将短期债务也包括在负债总额中,用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

无论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由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其比率有所不同。比如非生产性企业,由于存货较少,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帐款,这些比率可能较低。而由生产特点决定的生产周期长、存货数量大、应收、预收款项周期较长且数额较大的企业,如我们船舶行业,比率可能要高些,但这些高与低都是相对而言。

鉴于对企业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也越来越受普遍关注。从债权人的立场看,关心的是贷款安全,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从投资者立场看,举债经营解决自身资金不足的困难,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高也可能说明企业较好地利用财务这个杠杆,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进行生产经营。因此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高低,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投资回报率、所处的竞争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

(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情况反映了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这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个财务指标,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掌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关系。

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有好多种,比如,将现金流量与营业收入比。这个指标体现了每实现一元营业收入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支付能力越强。还有许多如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等,这些现金流量比率都能处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另外还可以按照现金流量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流入和流出的同期比较,得出更有意义的信息。

现金流量的分析不仅限于现金流量表,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多方面分析。判断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入是否强劲,不仅要观察其现金流入的金额大小,还要研究其产生现金流入的结构是否合理、稳定。比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这一活动在发生的当期不会产生现金流量,但是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及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重要影响。

二、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

财务报表的附注也称为披露,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中必不可少的补充,是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提高了报表的可理解性。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补充,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它可以帮助报告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动态,从这些附注中找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重要会计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需要说明的事项等等。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第一,弥补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局限。根据会计准则,一些资产和负债都需要估计,而估计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年限等等,这些都没有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为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些都要体现在报表附注上 。第二,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财务报表所固有的缺陷。比如.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等等,虽然这些或有事项的后果尚需待未来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予以证实,但必须在附注中披露,因为这些可以说是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再如关联性交易,企业的关联性交易,我们应着重了解其交易的实质,了解企业被交换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的非重要性资产,而被交易进来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等等。

三、财务情况说明的分析

财务情况说明也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报告期间内的一个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评价。报表使用者通过阅读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已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已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财务情况说明就是更全面的说明有企业的相关经营状况,它不是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的基础,而是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的总结。它为报告使用者了解、观察、考核、评价其报告期内的企业基本概况、经营业绩和生产经营状况提供重要的全面的依据。

企业财务情况说明的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战略发展目标等等方面。对于财务说明要注重掌握:第一,企业基本概况,如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的产品品种、产量情况,固定资产的投入、竣工,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和科研技术投入情况等。第二,企业当年产品完工情况、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现情况以及与上年比较的变化,以此来了解企业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以便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第三,企业现金流量、企业资产结构变化情况、资产负债率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减。第四,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方针目标和发展规划等等。另外,近几年根据会计准则以及国资委监管工作专项信息要求,还增加了专项财务信息说明。比如:期初重大调整事项说明、非经常性损益的说明、资产损失管理情况的说明、补助情况的说明、承诺事项的说明、高风险业务的说明、人工成本情况的说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等等。

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很多,除了前面所述的方法外还有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等。但是各种分析方法在某些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营业收入”的财务数据比较,一般都做同行业比较和企业历史同期比较,但同行业由于各企业业务经营比例不同,其比较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而历史同期比较,其历史数据只能代表过去,经营环境是变化的,今年比去年提高了,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该达到的水平了等等。还需要我们做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分析比较,才能反应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

总之,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在认真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还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要真正掌握财务指标涵义和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并使之日趋完善。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工作总结,旨在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 王志远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