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宫颈阴道部上皮为D
A.单层立方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柱状上皮
D.复层鳞状上皮
E.单层鳞状上皮
2.成年妇女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D
A.1:1
B.1:2
C.1:3
D.2:1
E.3:l
3.骨盆最小平面横位是指C
A.入口前后径
B.入口横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前后径
E.坐骨结节间径
4.正常非孕状态下的成人子宫宫腔容量约为A
A.5ml
B.10ml
C.15ml
D.20ml
E.25ml
5.关于子宫峡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为子宫颈的一部分
B.上端为组织学内口
C.非孕时长度为1cm
D.妊娠期变软不明显
E.临产后形成子宫下段达脐平
6.符合雌激素生理作用的是B
A.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B.使子宫内膜增生
C.使宫颈黏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减少
D.使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E.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温作用
7.女性,初潮13 岁,月经规则,月经周期26 天,排卵一般在月经周期的B A.第5 天
B.第12 天
C.第14 天
D.第16 天E.第19 天
8.使阴道上皮增生变厚从而增强抵抗病原菌侵入能力的激素是A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黄体生成素
9.下列不属于月经临床表现的是E
A.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 天,提前或延后3 天属于正常情况
B.正常月经一般持续2~7 天
C.每次月经量一般为30~50ml
D.多数妇女月经期无特殊症状,少数妇女可有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一般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E.月经血呈暗红色,血凝块状
10.排卵后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的激素是C
A.促卵泡素
B.雌激素
C.孕激素
D.雄激素
E.肾上腺素
11.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主要受哪种激素的影响B
A.雌激素
B.孕激素
C.促卵泡素
D.黄体生成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12-15 题)共用备选答案
A.增殖期
B.分泌期
C.月经期
D.月经周期
E.排卵期
12.两次月经第一日相间隔的时间是D
13.月经周期的第1-4 天,称为C
14.月经周期的第5-14 天,称为A
15.月经周期的第15-24 天,称为B
(16~19 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主韧带
B.阔韧带
C.圆韧带
D.宫骶韧带
E.骶结节韧带
16.起自子宫角前面,终止于大阴唇前端的韧带是C
17.起自子宫侧缘,终止于骨盆壁的韧带是B18.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的韧带是A
19.起自宫颈侧后方,终止于2、3 骶椎前的韧带是E
(二)名词解释
1.子宫峡部
2.骨盆轴
3.骨盆倾斜度
4.月经
5.月经周期
6.围绝经期
(三)填空题
1.骨盆是由、及所组成。
2.子宫位于,前与、后与为邻。
3.当出口横径稍短,后矢状径较长,两径相加大于cm时,胎头利用后三角仍可自阴道娩出。
4.月经规律的妇女,排卵约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__ _天左右。
5.卵巢产生的激素有、和。
6.第一次月经来潮称__ _ ,两次月经_ __ 的时间称为月经周期,约为___ _ 天。每次月经的出血量约为_ __ml,一般不超过__ _ ml。
7.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__ _ 变化,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_ __ 变化。
(四)是非题
1.骨盆的最小平面是入口平面()
2.宫颈阴道部的上皮是复层鳞状上皮()
3.成年未孕子宫腔的容量约5ml ()
4.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 天左右()
5.孕激素能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 度()
参:
(一)单项选择题
上方题目内
(二)名词解释
1.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时长约l.0cm。
2.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平面中心点的假想曲线,称为骨盆轴。
3.骨盆倾斜度:妇女站立时,骨盆人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称为骨盆倾斜度。
4.月经: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称为月经。
5.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天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 天。
6. 围绝经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并向衰退过渡的阶段。
(三)填空题
1.骶骨尾骨左右两块髋骨
2.骨盆腔膀胱直肠。
3.15。
4.14。
5. 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6. 初潮第一日间隔28~30 天50 80。
7. 增生期分泌期。
(四)×√√×√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