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光伏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2025-09-25 21:29:31 责编:小OO
文档
光伏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1.指导思想

以促进我校光伏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及内涵建设为目的,根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专业调研活动方案”为精神,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并及时跟踪市场变化,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努力推进学院的加速发展,进行暑期专业调研活动。

2.调研任务

通过行业、企业、兄弟院校调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总体要求;了解和掌握相关职业岗位对毕业生在职业素质培养上的具体要求;了解和掌握我市行业产业发展动态,经济发展规划、相关职业岗位保有量状况以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依据企业岗位设置和对生产与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结合就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途径与教学改革新思路。

3.调研内容

区域光伏产业的发展动态、发展趋势;

光伏企业的人才结构及需求状况、各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及能力的要求;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

企业对光伏类人才培养过程意见和要求;

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

二、调研对象

1.调研对象范围

调研范围为区域光伏类企业和兄弟院校。光伏类企业主要分布在衢州市经济开发区、沈家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化县工业园区,以及相关校企合作单位。从光伏产业的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生产类型企业中进行调研。兄弟院校单位主要开设光伏相关类专业的高职院校。

2.调研情况

    下表1为调研企业和相关院校基本情况。

表1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市场调研情况

阶段

性质单位名称时间企业类型
调研企业及院校光伏下游企业浙江宏晨光伏能源有限公司2014.05光伏电站建设
浦江诚信电子电器有限公司2014.07太阳能路灯生产
浙江中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5.04光伏电站建设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2015.04光伏电池、组件
浙江宏晨光伏能源有限公司2015.06光伏电站建设
浙江瑞亚新能源有限公司2015.10新能源电子企业
衢州新希望新能源有限公司2015.10分布式光伏发电
横店集团联宜电机有限公司2015.11光伏系统集成
院校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014.06人才培养院校调研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07人才培养院校调研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5.05人才培养院校调研
山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015.06人才培养院校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题研讨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岗位设置、岗位要求、人员结构、人才需求等方面内容,并与企业在校企合作的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沟通;兄弟院校调研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学科竞赛等角度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及途径。

调研数据分析上,不仅对专业建设、学院管理、毕业生质量、人才需求等做出整体分析,而且还对其各项进行细致的分析,从工作单位性质与月薪水平、全市本专业岗位数和缺口数、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和具体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典型工作任务、本专业核心课程、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等信息进行分析,分类形成调研报告,作为修正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三、结果分析

1.区域产业发展情况

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浙江省,现有光伏企业200余家,2011年前7个月的产能已经超过2010年总产量的230%,是全国光伏电池生产大省,总产量约占全国35%的产量。衢州市作为浙江省第一个省级光伏产业基地,现有光伏企业60余家,年产值超100亿,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成为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及美国光伏“双反”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硅材料加工、光伏电池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产量及价格受到巨大冲击。但从光伏应用市场来看,由于光伏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及国家光伏发电标杆电价的出台,使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前景。从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上看,2009年装机不到300MW,2010年装机约500MW,2011年装机约2.8GW。而且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国家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下,根据国家“2011-2020年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来看,在未来的10年内容,每年装机容量将急剧增加,平均可达5GW,可见光伏发电已进入应用市场,人才需求将非常急缺。所以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以光伏系统集成为人才培养主线,重点培养能从事光伏电站建设、光伏应用产品组装等岗位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核心课程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形式进行分析。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统计,主要岗位群有:光伏电池生产、光伏组件加工、光伏发电系统施工、光伏系统开发等4个操作技术岗位群。在本次调研主要列举的核心课程有光伏电池片制造工艺、光伏发电系统开发、光伏电站建设与管理、光伏电站运维、供配电技术、新能源电子技术、LED制造技术、单片机与PLC技术与应用等课程。表3为问卷反馈情况分析表(满分10分)。

表3 专业核心课程分析表

课程内容得分课程内容得分
光伏电池片制造工艺10供配电技术7
光伏发电系统开发10新能源电子技术9
光伏电站建设与管理10单片机与PLC技术与应用6
光伏电站运维10LED制造技术3
3.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问卷主要列举了硅太阳电池焊接测试工、硅太阳电池方阵组合工、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检验员、单晶片加工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和单片机设计工程师证书等资格证书。表4为问卷反馈情况分析表(满分10分)。

表4 职业资格证书分析表

资格证书种类得分资格证书种类得分
硅太阳电池焊接测试工8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5
硅太阳电池方阵组合工8电子产品装接工4
电子产品检验员7单片机设计工程师4
单晶片加工工6
4.学生职业素质分析情况

表5为学生职业素质问卷调查内容分析表。

表5 学生职业素质分析表

贵单位认为该专业的学生最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能力与素质等级要求
很重要重  要不重要说不清
专业

能力

太阳能电池组件组装能力7300
光伏材料检测能力8200
光伏发电系统装接能力3700
光伏产品系统分析能力10000
光伏产品的营销能力2800
光伏产品设计、开发能力2701
方法

能力

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0000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00
现场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能力10100
产品的销售及客户管理能力4600
社会

能力

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9100
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10000
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01000
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10000
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5500
    从问卷分析上看,各项能力与素质指标对企业都非常重要,特别光伏产品系统分析能力、光伏材料检测能力、太阳能电池组件组装能力、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能力、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等能力素质显得特别重要。在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上,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做好“育人”工作,并把职业素质教育放在高职教育的首位。

5.调研结论

通过上述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相关方向的高技能人才需求非常多,针对高职学校的专业定位,主要的岗位有:

电池片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人员;

光伏系统设计人员;

太阳能电子工程师;

太阳能产品销售人员;

太阳能光伏电站施工;

太阳能光伏电站规划。

光伏产业链中游、尤其是下游有关光伏组件、系统设计、电站施工、太阳能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公司非常多。但是区域高职院校具有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院校非常少。并且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所以学生毕业后必将能为区域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调研总结与思考

1.人才培养定位思考

为适应光伏产业发展转型及学生岗位发展角度出发,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进行了修正。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从以往的光伏电子产品组装,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施工、维护向电池组件工艺员、新能源电子产品装配员、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员、电气安装技术员、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员岗位能力培养进行转变。

2013人才培养目标:总体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工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基础理论,能胜任光伏组件生产与管理,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与施工,能从事光伏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等岗位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适应岗位:光伏电子产品组装,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施工、维护。初始岗位: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安装、光伏电子产品组装。发展岗位: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管理、光伏系统集成技术服务。 

2015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新能源产业、依托太阳能、电力工程、电子行业,与光伏、智能微电网类企业合作,培养新能源发电及控制领域从事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光伏发电系统开发、光伏电站建设、新能源电子及电气控制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核心岗位:电池组件工艺员、新能源电子产品装配员、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员、电气安装技术员、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员。发展岗位:电池组件工艺师、电子产品开发工程师、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专业群建设,开展与实施“多元选择、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光伏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能力发展为需求,专业设新能源电子技术、光伏系统开发方向、光伏系统建设与运维方向、光伏系统电气控制等4个方向;以校企共建共管工作室为载体实施小班化教学,着力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通道,解决学生分类培养问题。

3.课程体系思考

从人才培养定位角度出发,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按照专业群、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2 课程知识结构

分方

向知

识能力结构新能源电子技术方向知识

结构

(1)掌握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测量技术、典型传感器应用;

(2)掌握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工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微控制器应用技术、电子线路制图与制板、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3)熟悉电力电子技术、EDA应用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4)了解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电网的体系结构,掌握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光伏系统集成与智能产品设计等知识;

能力

结构

(1)具有电路原理图及产品安装图纸识图能力;

(2)具有新能源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

(3)具有应用单片机开发电子产品能力;

(4)具有规格电池组件设计、制作能力;

(5)具有光伏电子产品系统设计及配置能力;

光伏系统开发方向知识

结构

(1)掌握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测量技术、典型传感器应用等知识

(2)掌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开发与设计、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开发与设计等知识;

(3)掌握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供配电技术、智能微电网技术、光伏电站施工与管理等知识;

(4)掌握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5)掌握光伏系统开发的流程、合同能源管理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制定方法;

能力

结构

(1)具有CAD识图与制图能力;

(2)具有离网、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配置能力;

(3)具有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电网设计与配置能力;

(4)具有电池组件规格设计与制作能力;

(5)具有区域能源电力网络、电力安全设计与分析能力;

(6)具有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能力;

光伏系统建设与运维方向知识

结构

(1)掌握电工基础、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测量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典型传感器应用等知识;

(2)掌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光伏电站施工与管理和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等知识;

(3)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等知识;

(4)掌握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等知识;

(5)掌握电力安全技术及救护常识;

能力

结构

(1)具有电气图纸识图与制图能力;

(2)具有光伏电站供配电设备的电气测验能力;

(3)具有光伏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能力;

(4)具有光伏电站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能力;

(5)具有电力安全及急救能力;

光伏系统电气控制方向知识

结构

(1)掌握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典型传感器应用等知识;

(2)掌握电气控制器技术、电机传动与变频器应用技术等知识;

(3)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生产线调试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

(4)掌握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等知识;

能力

结构

(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的能力;

(2)具有电子系统安装、测试运行、维护能力;

(3)熟练地综合应用电工、电子、计算机、PLC等知识进行系统设计及相关电气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

(4)具有熟练分析模拟、数字电路的原理图及工厂电气控制图的能力;

(5)具有电气产品的部件辅助开发、设计以及对成熟技术应用的能力;

(6)电气自动化技术初步综合应用能力;

(7)具有利用计算机对简单自动控制装置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

职业素养(1)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各项企业安全规范;

(2)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能接受项目开发期间高强度的工作;

(3)具有良好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4)具有良好的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精神;

(6)具有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能力;

(7)具备良好的吃苦耐劳、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

在课程体系修正上,从原有的光伏发电技术和光伏生产管理方向转为现有的新能源电子技术、光伏系统开发方向、光伏系统建设与运维方向、光伏系统电气控制方向。而且对课程体系进行修正。

新能源电子技术方向课程: 光伏电池制造工艺、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微控制器应用技术、光伏控制器设计与制作、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线路制图与制板、EDA应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等课程。

光伏系统开发方向课程安排:光伏电池制造工艺、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微控制器应用技术、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开发与设计、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开发与设计、市场营销、供配电技术、电子线路制图与制板、电子测量技术、光伏控制器分析与制作、智能微电网技术、光伏电站建设与维护等。

光伏系统建设与运维课程安排:光伏电池制造工艺、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微控制器应用技术、光伏电站施工与管理、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市场营销、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力安全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等。

光伏系统电气控制课程安排:光伏电池制造工艺、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微控制器应用技术、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变频调速系统与运动伺服控制技术、市场营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及控制、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自动生产线调试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等。

    4.创新、竞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考

进一步围绕经济产业发展升级的需求,在关注专业成长性的过程中,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三三三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要求,即关注“专业成长”、“纵横衔接”、“素养提升”三个目标,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落实“大类培养”、“方向培养”、“协同培养”三个阶段,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实施“技能竞赛”、“跨界复合”、“升学创业”三条路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据此此要求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设置了竞赛创业拓展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同时为了学生 “升学创业”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专升本课程12个课时的课程体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