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2025-09-25 21:28:27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的精神培育功能及语言习得功能,是小学语文教育反思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教育应以关怀生命的人性教育理念来进行实践,不应只是堆砌理智知识,其语言应该富于丰厚的精神内涵以及创造性,让学生在语言积累、情感体验中成长。同时,教师的水准和语言素养也相当重要。

关键词:教育理念;课外读物;语言素养

对教育的不断反思是教育进步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十分必要,小学是学习的最佳时段,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能接受到丰富的、充满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母语教育,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并对教师提出相应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

语文教育应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进行整体设计,如果我们只顾当下的目标,没有展望整个生命的塑造,那么教育将失去意义。我们培养的对象,是认知、情感等均在发展的人,在其人生中的起跑阶段,我们不应该让求知成为教育唯一的目的,而应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体现塑造人性、关怀生命这一理念,激发孩子的灵性,保护他们纯真的童心。小学获得的基础知识是日后终生学习的基础,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使其在困境中战胜挫折、重生希望,进而塑造完美人生。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以及生活态度,应是小学语文教师秉持的教育理念。贮存语言及思想应该成为终身语文学习的方法。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应当促进学生身心、个人责任感、智力、审美意识、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小学语文究竟应该怎么教

语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识字、阅读、朗读、思考、背诵、写作以及口语交际,从而掌握丰富的语言和思想,进而传承精神文化遗产。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地纠正学生写作中的错误,应该宽容地对待孩子的写作,并予以真诚的鼓励。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保护其写作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熟读成诵十分重要。课外读物应该大量涉猎,它是扩大小学生识字量的有效途径,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生字词不断复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记牢了,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和灵性。鉴于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教师在学校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练习。

三、小学语文教师该怎么做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的水准和语言素养十分重要,教师的文化底蕴会严重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任务。提高语言素养,增强文化底蕴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名著。而当前教师阅读结构不合理,教参排在阅读书籍种类的首位,其阅读面窄,阅读内容与其职业不相符。当务之急是督促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去阅读精神内涵丰富、充满创造性的人文名著,并且揣摩其语言,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对母语的情感,在学好语言的同时也可提升自身的精神水平。当教师的语言水平以及知识视野远远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时,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进而把精力集中在学生身上,才能成为教书育人的能手和艺术家。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探索,进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语文与成才,2011(11).

[2]李碧.走出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迷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8(12).

[3]吴舜华.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4).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