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模板
2025-09-25 21:28:34 责编:小OO
文档
孝感市行政中心安全生产及环境职业健康

应急预案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性质

工程名称:孝感市行政中心施工总承包工程

建设单位:孝感市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

2、工程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孝感市东城区乾坤大道北侧。

(2)周围环境:本工程位于东城区乾坤大道,工程建筑用地面积约65亩,地块东西长约266米,南北深约167米,场地较为规整,地势平坦,南面临乾坤大道,是乾坤大道上一块重要的地块。

(3)地质环境:本工程建筑场地内土层分布为:(1-1)耕表土;(1-2)素填土;(2)粘土;(3)粉质粘土;(4)中砂;(5)砂砾夹圆砾。

3、工程概况

项目规模:孝感市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投资兴建的孝感市行政中心总建筑面积为33682平方米,建筑总层数为14层:主楼10层、裙楼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50.25米,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呈“一”字型,东西长约150米,南北深约35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274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30934平方米。地下一层为“平战”两用地下室。平时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

本工程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Ⅰ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针对我部在建工程的特点及危险源分布特点,安全生产应重点防范以下事故:塌方事故、高空作业坠落事故、消防事故、防洪事故等。

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我经理部的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二、指挥机构及职责

2.1指挥领导机构

    成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生产的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部门及施工队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应急求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监部兼管,各施工队成立救援队伍。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项目经理任总指挥,负责生产的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项目经理不在时,由分管副经理任临时总指挥。指挥机构图见图2.1

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吴少平

副组长:夏春雷  

                黄兴让

办公室负责人:于新凯

设备部负责人:柳长兵

财务部负责人:王炳生

材料部负责人:高继军

质量部负责人:郭  峰

技术部负责人:谢克飞

安监部负责人:李继坤

后勤保障组

通信联络组

医疗救护组

抢险抢修组

消防保卫组

图2.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图

2.2机构及负责人职责

   (1)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审批;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求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指挥部: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求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求援经验教训。

   (3)总指挥:组织指挥应急求援。

   (4)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求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5)安监部负责人:平时负责危险源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发生重大事故时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6)技术部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发事故时负责技术处理措施及督促措施落实情况。

   (7)质量部负责人: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8)材料部负责人:负责编制处理事故的所需物质及费用报表,并对物质采购进行监督管理。

   (8)财务部负责人:负责事故处理措施相关计划资金的落实,并收集、核算、计划、控制成本费用,降低资源消耗,对经营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9)设备部负责人: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10)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并负责治安保卫疏散工作。

    (11)通信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信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12)消防保卫组职责:

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害人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13)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14)医疗救治组: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15)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三、要求所有人员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3.1.急救原则:

先救命、后疗伤。

3.2.急救步骤:

止血、包扎、固定、救运。

3.3.常用急救方法

(1)包扎: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如伤口大量出血,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可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2)碰伤:轻微的碰伤,可将冷湿布敷在伤处。较重的碰伤,应小心把伤员安置在担架上。等待医生处理。

(3)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断,应将伤员安放在担架上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15cm的木板或竹片绑缚在肢体的外侧,夹在骨折处,并扎紧,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和伤势。

(4)碎屑入目:当眼睛为碎屑所伤,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别的东西擦拭眼睛。

(5)灼烫伤: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创面感染。伤员口渴时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送医院治疗。

(6)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其仰卧,解开衣服,但勿使受凉。如中毒者停止呼吸,则实行人工呼吸抢救。

(7)触电: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材等绝缘物把电线自触电者身上拨开。进行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者。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应使其仰卧地上,解开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如触电者呼吸停止,则应进行人工呼吸。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快现场抢救,不间断的做人工呼吸,并挤压心脏,不要等医务人员,更不要不经抢救,直接送医院,抢救触电人员时应耐心、持久。

(8)中暑:发生中暑后,应迅速将中暑者移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脱去或解开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给患者喝含食盐的饮料或凉开水,用凉水或酒精擦身。发生持续高烧及昏迷者应送往医院。

四、发生事故后:

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决不迟误。

五、突发事件

1.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高压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

2.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3.高处脚手架发生部分或整体倒塌及搭拆作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4.压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违反安全规程发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事故(如起火)。

5.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雨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6.塔吊、升降机安、拆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7.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发生严重漏电。

8.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六、应急区域范围划定

1、工地现场内应急区域范围划定:塔吊脚手架、施工用载人电梯事故,以事故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基坑边坡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危害半径以外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事故以任何绝缘区域(如木材堆放场等)为应急区域范围。

2、工地场外应急区域范围的划定:对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围档)外,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需要当地的协调,属职能的,在事故(危害)发生后及时通报或相关部门确定应急区域范围。

3、应急电话:火灾:119;医疗救护:122或120。

七、基本装备

(1)特种防护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2)一般防救护品:安全带、安定帽、安全网和防护网;救护担架1副、医药箱1个及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等。

(3)专用饮水源、盥洗间和冲洗设备。

八、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为加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严灭火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8.1消防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各项防火制度,健全消防机构,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火检查,及时消灭火灾隐患。

    (2)根据防火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存放地点应明显,易于取用。消防器材及设备附近,严禁堆放其它物品。

    (3)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的设计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

    (4)各类消防用工器具设备,均应妥善加以管理,严禁挪作它用,并定期检查试验。

    (5)宿舍、办公室、休息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非经许可,严禁使用电炉。仓库内照明用灯泡不得超过60W,工具房和宿舍内不得超过100W。

    8.2消防事故处置

    (1)任何人发现火灾(爆炸)时,应立即向119报警,报警人员在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爆炸)地点、部位、燃烧物品、火灾状况等。同时向施工队长报告。

    (2)施工队长接报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经理部所有义务消防成员必须无条件及时赶到现场,参加救火行动。

    (3)全体在场工作为员、义务消防成员必须立即加入扑救火灾行动。在指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疏散救护工作要有条不紊,责任到人,由各安全员负责进行引导护送,向安全区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疏散次序按灭火救灾指挥部现场通知办。接应救护车,指引救护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或送医院救治。

    (4)指挥部派调人员查看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随时向119指挥中心通报火情,根据火情指挥切断电源、可燃性气体源(氧气、乙炔等),指挥义务消防队和增援人员灭火,指挥抢救伤员,疏散仓库物资,及时控制火势蔓延。

    (5)在向119报警后,及时派出人员接应消防队和清除交通通道障碍,疏散周边职工和仓库物资,做好警戒工作。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灾情,按统一步骤,组织职工贯彻执行,做好安全工作。

    (6)现场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决定如下事项:使用各种水源,用火用电直至停止使用,划定警戒区,实行道路封闭等。

    (7)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划分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线分为建筑物外围警戒和火灾现场警戒。外围警戒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路障,劝阻无关人员离开现场,维持好建筑物外围秩序,为消防队到场展开灭火创造有利条件。火灾现场警戒要及时指挥疏散人员,看管好抢救出来的物件。

(8)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9)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九、触电应急措施

(1)如果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断开电源。如果电源开关在较远处,则可用绝缘材料(如木条等)把触电者与电源分离。

(2)高压线路触电:马上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如一时无法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则可抛掷导电体(如裸导线),让线路短路跳闸,再把触电者拖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马上进行抢救,同时通知120送往最近的医院。

(4)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十、翻车应急措施

(1)翻车后,应大声呼救,争取救助人员;

(2)如有伤员困在车内,先用千斤顶、剪钳把伤员救出来,让其平躺在地上;

(3)马上进行抢救伤员、通知医院;

(4)坚持先救人再救车的原则。

(5)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6)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十一、机电设备起火应急措施

(1)切断总电源

(2)用专用的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在带电情况下,泼水灭火。

(3)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11.1油罐车起火

(1)把油车总阀关上,油料着火不得浇水,应用灭火器、砂土、湿麻袋等物来扑救;

(2)如果车停在危险地段,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应尽量把车开出危险地段的无人区;

(3)如无法控制火势,消防队员未到前,应对油车进行警戒,禁止车辆与行人靠近。

(4)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11.2机动车辆刹车失灵应急措施

(1)驾驶人员要经常检查车况,下坡前应踩一下刹车检查一下,发现问题立即停车处理;

(2)车辆刹车忽然失灵,驾驶员要沉着冷静,尽可能利用地形等可利用条件进行减速,车辆驾驶到平坦处立即停车处理。

(3)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4)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11.3汽车电路着火应急措施

(1)电线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电门,拆去一根畜电池电线,以切断电源;

(2)油料着火,不能浇水,应用灭火器、砂土等物扑救。

(3)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4)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十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2.1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由细菌感染,或者被有毒物质(有机磷、砷剂、升汞)污染的食物,以及食用了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鱼)等引起的食源性疾患。 

发生食物中毒后,病人会出现呕吐、腹泻、头痛、阵发性腹泻、发烧和疲劳等症状。病情严重时感染痢疾时,大便里会带有脓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误食病菌的种类和数量。这些症状可能在进食不洁的食品后半小时,或几天后发生。一般持续一到两天,但也可以延续到一个星期和10天左右。

12.2预防措施

办公室组织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专项培训;要求食堂要建立健全内部食品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把原料采购关,做好食物保管,保持食物新鲜,加工海产品要求烧熟煮透,凉拌菜保持新鲜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防止炊具交叉污染。

具体应注意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预防食物中毒。 

(1)食物原料变质。夏季气温高,鱼、肉、贝类等食品容易变质。如果在加工过程中不把它烧熟、煮透,这样中心部位的细菌就不会被杀死,就极容易变质,从而引起食物中毒。 

(2)食物存放时间过长。有的人认为食物存放在冰箱中很安全,其实细菌在冰箱中同样可以繁殖并污染食物。 

(3)生熟不分造成食物污染。生食品上常常带有大量细菌,如果盛装生熟食品的容器不分,熟食品就会被细菌污染,人们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会导致食物中毒。 

(4)生吃凉拌菜。夏季气温、湿度都比较高,案板、刀墩、容器上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如果使用被污染的工具加工凉菜会使食物受到污染,进而导致食物中毒。 

(5)生吃水产品。水产品本身就带有大量的细菌,如果只用开水烫一下就吃,往往寄生在其内部的细菌还会存活,再加上运输、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12.3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设兼职医务人员,配备医务药箱。

(2)职工一旦发生或发现食物中毒,应立即通报办公室,办公室立即安排小车将中毒者送到天峨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并办理有关治疗或住院手续,同时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

(3) 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要详尽说明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如果可疑食品还没有吃完,请立即包装起来,标上“危险”字样,并冷藏保存,特别是要保存好污染食物的包装材料和标签,如罐头盒等。同时立即封闭厨房各加工间,待卫生部门调查取证后方可进行消毒处理。

(4)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十三、防洪应急预案

(1)平时注意收看天气预报,与当地及业主的水文、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准确、及时的水文和气象情况,对暴雨、洪水的袭击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

(2)针对不同施工区域的施工特点确定不同的防洪警戒水位,在水位接近警戒水位时及时上报防洪工作领导小组,由其负责调派相关抢险人员、车辆、物质应急。

(3)汛期派专人对附近河提围堰、预留岩坎和场内施工道路进行巡视,及时掌握其稳定性、渗漏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以组织抢险处理。

(4)河提围堰处设置24小时值班人员,密切观察水位变化,并与后方分管领导保持通讯联系,在接近警戒水位时马上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拆除。

(5)在导流洞出口水位高出警戒水位时围堰内的设备、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并考虑在下游土石围堰挖开一缺口放水进基坑,以平衡围堰两侧的水压,防止围堰单侧受压过大受损难以恢复。

(6)准备大功率的水泵,做为暴雨后及渗水的基坑临时抽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