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心理健康 评课
2025-09-25 21:27:49 责编:小OO
文档
《张开的翅膀》评课稿

听了#老师的《张开的翅膀》这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教师,谢老师的成长是很快的。谢老师把《张开的翅膀》这堂有关自信心的心理课演绎得很精彩。在课堂上,谢老师带领着学生进行了一次自信心之旅。

一.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当一个人处于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时,他的心情就会比较放松,用这种放松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感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首先从教师自身出发。教师的个人魅力很重要,一开始就要注意与学生拉近距离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上,谢老师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谢老师怀着愉快的心情,以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学生,真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课伊始,谢老师对学生说:“今天开始上课前,我们要完成一件重要的大事,我们有几支新组建的营队要来招募队员了,我很好奇他们需要怎样的人呢?你们好奇吗?快听听他们有什么要求吧!谢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招募新成员的游戏方式,学生很感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新奇感,感到老师很亲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开来。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当然是相当活跃的,这就是积极情绪带来的课堂效果。其次是学生的积极行为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课中,谢老师让学生写下自身的优点,每个人至少要写一个优点。每写好一个就用彩笔画上一轮翅膀,你找到的优点越多,你的翅膀就会张得越大。谢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生写的优点很多,老师及时表扬了他。后来在汇报的时候,学生踊跃、快乐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优点,看着一双双美丽的翅膀贴到黑板的大翅膀上,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为自己骄傲、喝彩。还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学生写自身优点的时候,老师配以愉快的轻音乐,营造一种轻松安全的心理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精神愉悦。以及结尾入营仪式,播放歌曲的旋律,呈现一段文字,学生在歌曲的旋律声中朗诵《为自己喝彩》。自然而然,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能调动起来了。 

二.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学习同一内容,教师不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心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很丰富,让学生听一听——《韦尔奇的故事》;找一找——发掘自身的优点;说一说——互相分享优点;写一写——张开的翅膀;诵一诵——为自己喝彩。谢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内容相互动静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情绪。而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去很好地感知、学习。在这一堂课中学生的积极情绪一直是贯穿课堂始终的。

三.设置悬念让学生自主探索 

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去学习,他们学习的积极情绪才能铺展开来。谢老师用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体验积极的情绪,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如:“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你猜他是谁呢?”

“多么了不起的韦尔奇!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20年中,韦尔奇显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而小时候的他曾经默默无闻,也曾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成,想知道是什么让他发生改变吗?”

“同学们,他犹豫什么呢?他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同学们,你说男孩子心里会怎样想呢?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韦尔奇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交给学生听猜的任务,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集中,以此来继续提高积极学习的情绪。

  总而言之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有效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以积极情绪点燃积极情绪,以自信生命影响自信生命

《珍爱自我》心理健康评课稿

    贝克和艾利斯认为不是生活中的不良事件导致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而是我们的不良信念导致我们产生了的不良情绪进而产生不良行为。我们容易产生的中的不合理信念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任意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者不充分的情况下便草率地作出结论。         2、选择地概括。即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           3、过度引申。即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4、夸大或缩小。即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5、全部肯定或者全部否定。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没有中间色 。                     6、把间接的原因当成直接原因。有时把导火索看成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而林钮老师在这节课中,就是以小兔萝莉的故事为切入点。小兔萝莉因为自己的短尾巴而觉得自卑,这就是不合理信念。而由于短尾巴而自卑的不合理信念导致了小兔萝莉种种逃避现实与否定自我的行为,然而在最后,当它回归兔子群中时却发现没人看不起它的短尾巴,相反,短尾巴成了它的特色。

可以说,林老师的设计本意是用故事让孩子明白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是会导致情绪低落状态以及自卑的原因,不同的根本在于人的信念不同,如果一旦持有不合理信念带来的将是不良情绪和不恰当的行为选择,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寻找小兔萝莉的不合理信念,通过代偿学习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说,就设计意图而言,这是一堂好课。

如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林老师能够把这种设计意图与理念融入课堂中,那就更棒了。

如:在夸夸身边的小伙伴时,学生把受到老师喜爱当成了一种优点,似乎只要受到老师的表扬就是一种优点,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偏差的认识,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此时,如果林老师进行深入地引导:如为什么老师会喜欢他呢?肯定是因为有他的优点,那是什么优点?把学生从老师的关注点引到自身上来,那么这节课的目标就能够通过课堂生成有所体现了,可惜的是林老师并没有抓住这一细节。

再如:有学生认为成绩好就是一种值得夸的地方,这事实也是一种偏差,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所引起的以偏概全的认识,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会让孩子有一种成绩不好就是坏学生的信念产生,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假如这时林老师能够及时引导,为什么学生成绩会好?他平时是怎么做的?当他碰到不如别人的地方时是怎么想的?假如好学生一次成绩考不好时又会怎么做?把学生的关注点从成绩好是优点转移到好学生是如何想如何做才会成为好学生的话,那么我想这节课就差不多成功了。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林钮老师的课,设计得非常好,过程有层次,能够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环节中感受提升,可以说,单纯就教案来说,的确是一堂好课,但是一堂课无论设计得有多好出发点总是学生,如果学生无收获,那么哪怕暂停一下教学,我想也是有必要的。

如在学生起来回到问题时,一生说,其他生都没听,这时林老师如果改变一下教学语言,把“同学们太吵了,老师听不见,你能大声点好吗?”变成,“我发现,有同学能够专心致志的听别人回答问题,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把对回答问题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认真听课的学生身上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些,毕竟一个班这么多学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起来回答问题,这时会听的孩子也会在听的过程中随着别人的回答仔细地、认真地组织过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一起获得了提升。所以,如果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而其他同学没认真听的话,那么停下来矫正一下是很必要的,毕竟,学会听是学生是否会学习,是否有所收获的关键。

孩子由于自身思维,阅历以及情绪的两极化特点,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这是个普遍现象。我们能做的就是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做思想工作的方式对待孩子,努力与孩子共情而不是评价,让孩子以合理的信念看世界,从而帮助孩子心灵成长。

    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在学校常犯错误,因而时常要面对老师的批评。而现在的独生子以自我为中心,经不起半点挫折,有的学生不能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造成师生之间不和谐的现象。通过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意在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如何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我,与老师和谐相处。

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出发点就是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不能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的问题,通过典型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由现象而本质,层层深入,站在学生的角度,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懂得的一些道理,掌握疏导内心不良情绪的方法。这节课总的说来实现了我的初衷,能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课的设计活动还不够丰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多地说教,而缺少活动游戏等形式。

   心理健康活动课应是广义的心理。多从积极的角度去营造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由内向外的表达。再让学生交流“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你有什么好的见解?”这一环节,分析多层次去考虑。应该再引导学生讲一下自己正面的成功对待批评的事例。这样对其他学生更有说服力。

宋老师紧紧围绕让学生倾听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故事——接着披析——然后疏导——最后升情的一系列活动展开主题的,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地谆谆教导,让更多地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懂得了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总之,此次班队会上得相当精彩,的确令人交口称赞。细细品味感触颇深。

一、主题明确、组织严密

宋老师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实际、思想实际精心来选材,设计多个环节,但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目标明确,主题挖掘深,逐层递进,组织严密。

在明确主题之后,宋老师课件显示师生交往中的几种不和谐的现象,让学生对号入座,看看在这里是否曾有过你的影子?步步引导学生剖析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都能及时点评、而且到位,为学生们创设心理相容的良好氛围。

二、参与面广、体验真实    

面向全体,兼顾个别,能关注和调动自卑、内向的学生参与活动。在宋老师的课堂上不难看出学生的参与度有多大。在疏导环节中,教师配乐朗诵自己的真心告白后,有的孩子动情的流下了眼泪,此时此刻,感情达到最高点,教师抓住时机,问学生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这时侯学生们会畅所欲言,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情”的因素挖掘很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气氛宽松、寓教于乐   

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学生始终以愉悦的心境参与活动,并能获得丰富的体验,颇多的感悟。

但是在本节课中活动——体验——享受的模式不太明显。如果在披析环节中适当加入一些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效果会更好。

总之,通过本次班队会观摩活动,五年级组的全体班主任老师得到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上好心理健康班队会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扬起自信的风帆  做个满意的自己》的点评

       谈不上什么点评,只是把我对这节课的感受、领悟和在座各位交流一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听完李丹老师的课,有一种心灵的震撼,更是一种人生的启示。我不经意间想起了卡纳基的名言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极小,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大,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勇气来源于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有勇气面对一切,可见自信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上课,我们见到的李丹老师,就是一个充满自信、激情飞扬、光芒四射,展示出一种大家的风范,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优美的课堂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人不知疲倦。整个课堂教学通过层次鲜明、搭配合理、环环紧扣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既感受到心理教学的递进性,也领悟到该教师的高素质、高水平。

本节课有很多亮点呈现,可圈可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有上:

第一:有理。有理,方能稳坐钓鱼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李丹老师的这节课能够以此为依据,贯穿始终,符合我们课堂教学的形式。

第二:有情。有情,方能润物细无声。

如果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是难以下咽。但是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美味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更容易接受。李丹老师能够将本课的知识融合在各种情境当中,如:互换座位,后面的同学往前座,这就是培养自信的行为技巧之一。李丹老师让同学和与会老师牵手同唱《的翅膀》,这更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好时机,李丹老师把握得恰到好处。

第三:有效。有效,方能更上一层楼。

效果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砝码。上完一节课,学生能获得进步和发展,那就是一节有效的课、成功的课。李丹老师的这节课,每个学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学生的课前走进会场的那种有些胆怯、懦弱神情到课后充满快乐、自信的神情,这种变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上前面的女同学,到最后,她能够自信的伸出自己的手,邀请我与她同唱,她的歌声很宏亮。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课不是完美的,课本身就是充满遗憾的艺术。公开课、观摩课如果上成没有一点问题的,那么这个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李丹老师的课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遗憾,但是在她诸多亮点的面前,遗憾就显得微不足道。

第一:自信测试题这一步骤,最好有一个指导语,并准备一张答题卡,能让学生更快更方便地计算出结果。

第二:学生互送鼓励心语时,最好是和本课的课题自信有关。

第三:李丹老师如能在最后将增强自信的六种行为技巧归纳一下,打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自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实践。其实李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渗透很多,如:挑前面的位置做;有四次提到让学生声音宏亮些;疏导时咧嘴大笑;两个男孩的走路的姿势;(学会正视别人;头发整齐、服饰得体。)

    希望李丹老师能在以上三方面有所改进、有所突破,那么本节课一定是一节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精彩纷呈的心理课。在李克老师的博客上的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十四个心理定律》。其中有一个定律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专精定律。专业的专、精通的精。专精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专精于一个领域,才能有所发展。所以无论你从事什么的行业,都要以该行业的顶尖为目标。只有当你专精的时候,你才会出类拔萃地成长。我也坚信,在座的30名心理老师只要专精于我们的心理课堂教学,同样也能创造出30节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精彩纷呈的心理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