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测试题
2025-09-25 21:27:06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dàn shēnɡ    xié shānɡ    huì jí     piāo fú    zhān yǎnɡ    diǎn lǐ

(        )  (        )  (        )   (        )  (        )  (        )

2.补充词语,并从中任选三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通顺的话。(10分)

(    )山(    )海  (    )不自(    )   (    )以(    )日   千(    )万(    )

狂轰(    ) (    )  不(    )而(    )  (    )耳欲(    )   千(    )万(    )

写话:                                                            

                                                                    

3.选词填空。(4分)

宣布  宣告  宣讲  宣读  宣传

①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        )同志的事迹。

②老师在班会上(        )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③老师(        ):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④毛的(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4.选择。(7分)

① 难道鲸不是最大的动物吗?采用了(  )修辞方法 A设问 B反问 C比喻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中“难”的意思是( )A不好 B不容易 C使感到困难

③“三军过后尽开颜”中“颜”的意思是( )A 颜色 B 体面 C 脸上的表情

④判断下列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想。  (    )

★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    )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

★仰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

5.按要求写句子。(10分)

①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天上的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安门广场上汇集了无数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3分)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③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

二、 拓展题

1、默写《七律·长征》,并按要求答题。(13分)

                                                

                                                      

                                                      

                                                      

                                                      

(1)用“~~”画出表现红军藐视困难的诗句,它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诗中总结全诗的诗句是                          ;表现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喜悦的心情的诗句是                           。

(3)你能再写一句体现毛乐观豪迈精神的诗句吗?

                                                                  

2、语文实践。(2分)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如果把“直奔”换成“走去”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呢?

                                                                  

三、阅读理解(28分)

(一) 阅读《开国大典》选段,回答问题。(10分)

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副、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诞”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_______。(1分)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3、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逝世——(      )         打击——(      )

4、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最后一句话该用(       )的语气来读。(1分)

6、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小记者,要你采访参加庆典的观众,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再想象你采访的一位观众如何回答。(2分)

记者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观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18分)

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    )整天忙碌,(    )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     )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bǐ   bēi),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尽管自己念书。”

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父亲停住了,他看着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伧,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却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这双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是执意要为我买。接着,为我在柜台下选了双皮鞋,虽然是鞋柜里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下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点东西吃,别空着肚念书!”

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cāo  zào)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了,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哭了……

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

父亲,走好!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2分)

2、用“√”给划线的字选出正确读音。(2分)

3、在文中(   )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分)

4、根据下列意思写文中的词语。(2分)

⑴ 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⑵ 形容低视、瞧不起。(    )

5、简要写出父亲对“我”关心的几件事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请用波浪线画出表示“深切期望”含义的句子。(2分)

7、“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哭了……”联系上下文回答,“我”为什么会哭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简要说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10分)

的亲情观

曾把处理亲情问题概括为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同志的这些原则为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无疑给世人留下了光辉典范。

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处理亲情方面为世人作出了表率。其他不说,单说对待其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概万千。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一九五零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不同意,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说 “谁叫他是的儿子”。

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是最深厚的情结,人人都有亲情。同志为中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他更需要亲情,他更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比这更动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率先垂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解释(         ) 榜样(         ) 抛弃(          )知道(         )

3、将文中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理亲情问题的三原则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写了对爱子毛岸英严教的哪两件事?请用最简短的语句作以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把你的感言写在下面。(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