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
2025-09-25 21:29:47 责编:小OO
文档
【作业表单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

基本信息
省市区学校
姓名联系电话
学科语文电子邮箱
年级九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或主题)学习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学习单元可以按教材内容组织,也可以按学科学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还可以按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

我们之前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不少诗歌,有过对“天上的街市”的遐想,对“未选择的路”的怅惘,对黄河“一泻万丈”的赞颂;还可能有过写诗的冲动,甚至已经体验过诗歌创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这个单元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完成教材提供的五首诗作,学习朗读技巧,举行朗读比赛,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体会诗歌的魅力。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

3.注意诗歌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沁园春·雪》2课时  《我爱这土地》2课时  《乡愁》1课时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课时 《我看》1课时  写作1课时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第一单元  《沁园春·雪》

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可用结构图示呈现)

本单元集中学习诗歌,诗歌是一种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往往要悉心揣摩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情味。要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其内涵,并结合亲身体验和欣赏其他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活动探究单元的经验,而诗歌单元的学习较为单纯,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3.学习目标确定(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体会诗歌的魅力。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

3.注意诗歌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自行感悟诗意。

难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的表达效果。

5.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能够在课前认真预习文本,认真完成语文预习作业;小组讨论时能正视别人的人观点和看法,并给与正确的评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1

关于“雪”同学们回忆曾经学习过的诗词名句

学生活动1

学生自主回答

活动意图说明:启发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回忆描写雪的诗句,将学生带入到雪后苍茫壮丽的景观之中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诗歌的上阙是如何描写北国的雪景?

学生活动2

分小组讨论,通过从之前学习赏析段落,句子的方法入手,用圈点勾画的方式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语句的妙处,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这首词是怎样将写景、议论与抒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学的活动3

同桌之间小声讨论完成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把握本单元五首诗歌的一个共性,为学习后面的文本做铺垫

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衔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个性化指导与补偿的依据)

请从“花、草、树、山”四种静物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作对象,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写一段文字。(100左右)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10.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设计教学的重点是品读诗词,感受作者的豪情。以品读课文为主,并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剖析;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写作特色等方面对诗词进行再次欣赏。整节课看似以感受作者为主,但是每一步都离不开对诗词的理解。拓展延伸的比较阅读也是结合作者的诗词作品来进行的。这样,学生在对伟人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的同时,也品读了许多诗词,对于要学习从诗词的语言中来赏析诗词这一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训练。这应该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