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选择题 共140分
一、选择题(每个4分)
1.关于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读下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2---4题。
2.有关c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3.b地肯定位于( )
A.北半球东岸 B.北半球西岸
C.南半球东岸 D.南半球西岸
4.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A.a—b—c B.b—c—a
C.c—a—b D.c—b—a
下图为亚欧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6.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
A.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盛行西北风,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读图6,回答7~8题。
7. 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且甲、乙代表地球表面,则( )
A. ①环节表示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
B. ②环节目前人类施加的影响最大
C. ③环节将地表的四大圈层有机联系起来
D. ④环节使陆地淡水资源得以补充
8.若该图为北半球洋流分布模式图,且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则(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
B.②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C.③洋流使表层海水的盐度降低
D.④洋流主要分布在20°N—30°N附近
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9~`11题。
9.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生物水
10.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 10~11月 D. 6~7月
11.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 a在丰水期变小 B.b变稳定 C. a变大 D.b在枯水期变大
第Ⅱ卷 综合题 (共160)
36.(23分)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华南地区 | 11 | 43 | 39 | 7 |
华北平原 | 9.8 | 73 | 13 | 4.2 |
长江中下游 | 22 | 45 | 18 | 15 |
西北干旱区 | 32 | 29 | 10 | 29 |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12分)
(3).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8分)
39.读2月某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3分)
1.分析为什么A海域等温线比B海域等温线稠密?(7分)
2.
3.为什么甲、乙两海域等温线凸向不同的方向?(8分)
4.
5.简述丙地区此时的气候特点和成因(8分)
第Ⅲ卷 选修部分(共10分)
在下列40和41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做,则按第一个题算。
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御) 34.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10分)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6分)
(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4分)
(旅游地理)41.泰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号称五岳之首。其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被誉为四大奇观。下图为泰山旅游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 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泰山属于哪种类型?(2分)
⑵ 从山体的高度来看,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山峰相比,海拔只有1500多米的泰山很不突出,然而它却能位列五岳之首,也是历代帝王封禅次数最多的,依据你学过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8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地 理 第Ⅱ卷 答题纸
综合题(地理部分2大题,共计46分)
36.
(1) (3分)
(2)
(12分)
(3)
(8分)
39.
(1)
(7分)
(2)
(8分)
(3)
(8分)
第Ⅲ卷 选修共10分
在下列40和41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做,则按第一个题算。
40
(1) (6分)
(2) (4分)
41
(1) (2分)
(2)
(8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