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反力架计算方案
2025-09-25 21:28:54 责编:小OO
文档
(一)工程概况 

    由于盾构机在始发推进过程中,前方地质情况发生了变化,造成了盾构机始发推力过大,从而使反力架发生局部变形过大的情况。由于本区间反力架设计承受的最大推力为1800T,目前已无法满足盾构推进需求,因此需要对反力架进行加固处理。

(二)加固计算及方法

 材质A3钢[σ]=215Mpa 

一、反力架所受载荷

管片总受力取值2000吨,取1.2的保险系数,即总推力为2400吨,反力架所受载荷简化成三个支撑点,每个支撑点所受外力为F=8000KN,不考虑自重。

二、计算

1、立柱

1)受力分析

东侧立柱各杆件:

B点:,则

7#杆件    

5#杆件

2#杆件

西侧立柱各杆件算法同东侧,6#杆件与水平杆件夹角为, 6#杆件与5#杆件的内力分 别为N4、N5,则

6#杆件

5#杆件

1#杆件

2)强度计算

东侧立柱7#杆件抗压强度: 

东侧立柱5#杆件抗拉强度: 

西侧立柱6#杆件抗压强度: 

西侧立柱5#杆件抗拉强度: 

1#、2#杆件抗压强度: 

综上,由于6#、7#杆件强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增加杆件,如下图

    加入三榀I20型钢,与7#杆件平行,此杆件最大承受的压力为

,承受水平方向的力为

  取抵消2500KN的外力,则外力P3=5500KN,

  此时,7#杆件抗压强度: 

  同理,6#杆件抗压强度: 

3)稳定性计算

材质A3钢λ1为:

λ1=(π2E/σp)1/2=(π2×210×109/200×106)1/2=100

λ2=(a-σs)/b(其中a=304,σs=235,b=1.12)=61.6

λ=μl/i[i=7.03cm(最小),μ=0.7]

7#杆件:

λ=0.7×5.349/0.0703=53.36

λ<λ2<λ1,属于小柔度杆,查《材料力学》下册表12-4,

稳定系数为Φ=0.838,N/ΦA=194Mpa[σ]。

6#杆件:

λ=0.7×4.824/0.0703=48.04

λ<λ2<λ1,属于小柔度杆,查《材料力学》下册表12-4,

稳定系数为Φ=0.865,N/ΦA=174Mpa<[σ]。

4)抗弯强度

由于加入了三榀I20型钢,此时

抗剪强度

    由于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西侧立柱由于受弯而使双榀488H型钢局部腹板处发生了塑性变形,故将发生变形部位的腹板割下,在原有位置重新附加一块10钢板。同时为满足刚度要求,需要加肋板才能达到强度要求。

加劲肋的布置

在AB杆之间加横向加劲肋,纵向间距为15cm。

局部稳定性验算

临界应力

局部稳定性验算

验算条件为:

今上式左边=

满足条件,可。

焊缝抗拉强度:

5)焊缝强度计算

采用E43系列焊条,故

选取加劲肋板与488H型钢腹板接触面的焊缝进行验算。

满足条件,可。

选取2#杆件与新加入纵向梁接触面的焊缝进行验算。

6)立柱两端加固

在立柱顶端用488H型钢接长立柱,并用三榀I20H型钢水平撑到车站顶板上,加强整个立柱的稳定性。

在立柱底端用双榀I20H型钢加固,I20H型钢另一端与车站结构地板固定(凿除地板结构钢筋,埋设预埋铁进行焊接固定)。

7)变形量计算  

反力架支撑杆7#和立柱5#交点的变形量ΔL

压力N1=5313KN作用下的变形为:

ΔL1=N1L1/EA=5313×103×4.824/(210×109×2×1.4×10-4)=3.71mm

拉力N2=3486KN作用下的变形为:

ΔL2=N2L2/EA=3486×103×4.824/(210×109×2×1.4×10-4)=1.97mm

反力架支撑杆6#和立柱5#交点的变形量ΔL

压力N3=45KN作用下的变形为:

ΔL3=N3L3/EA=45×103×5.359/(210×109×2×1.4×10-4)=2.50mm

拉力N4=3851KN作用下的变形为:

ΔL4=N4L4/EA=3851×103×5.359/(210×109×2×1.4×10-4)=2.26mm

计算参考书籍:《钢结构—原理与设计》(2004.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2006.8)、《材料力学》(2005.7)。

2、纵向梁

   在西侧立柱北侧加纵向梁(单榀488H型钢),加强整体稳定度。

   在东侧2#纵向梁上增设一道纵向梁,与2#纵向梁焊接固定,并与平台上埋设的预埋铁固定。

3、横梁

   在横梁与纵向梁之间加4道斜撑(双榀I20型钢),加强整体稳定性。

   在与纵向梁相交处,加肋板以增加稳定度,计算如上。

附图:《反力架加固示意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