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2025-09-25 21:46:59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觉得教作文难,学生觉得写作文难。作文难,难在哪里呢?为什么难?我认为原因有三个,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至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感到有话不会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小学生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偏高,收效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那么,怎样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写好作文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写好作文的基础是大量阅读

以教材为引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大量读书,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课标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为145万字,而小语教材共12册中的课文不超过30万字。教者要做的工作就是由学生阅读30万字产生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实现课内外的衔接和整合。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1、让学生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要求学生每天不少于半小时,星期天不少于两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教师每周挤出一接语文课作为课外阅读课(推荐读物、指导方法等)2、开展多种课外阅读活动,如举行读书故事会、杰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比赛、优秀诗文朗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辩论赛、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有组织的集体活动。3、实施检查制度,让课外阅读稳步发展。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交流、评价、统计阅读篇目、字数,检查阅读笔记,促使学生形成习惯,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树立榜样。通过以上的实践,学生的阅读速度快了,阅读范围广了,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只有努力构建以“小课堂”为中心的语文学习“大课堂”,给学生开辟语文的广阔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写好作文的前提是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甚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们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 要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小时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的观察能力,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1、细致地观察2、有顺序地观察3、抓住重点观察4、用多种感官观察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鱼虫、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问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三、好作文的取材是写真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他们写熟悉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因为这样时间一长,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学生的作文兴趣就会逐渐淡化、消失。

四、写好作文的关键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学作文的小学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做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练习,确保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作文写作,文题要注意避免成人化,又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激发其想象。

(二)多鼓励,少批评,化整为零降低训练难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少学生有写作热情与兴趣,但在写作中不是中心不明确,就是选材不典型,描写不生动,更不用说错别字、病句等毛病了。如果教师都按“标准”来打分写评语,没写几次学生的热情就会减弱,所以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应以肯定为主。即给高分,多表扬。对于学生来讲,也许他记不住别人受过的表扬,但他不会忘记自己曾受过的表扬,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一次大的促进,并且会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保持自己的优点。

放低位置,委婉批评。当然一味的表扬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时间一长了他们会麻木,而且他们的文章中确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提出缺点也是必要的。对于批评,把自己放到与学生相等的水平上指出缺点,并共同探讨修改的最好方法。我常用这样的话来指出他们的缺点:“这个词不是很准确,请换另一个。”、“这句话不太通顺,请试着改一改。”、“这里这样改,你看行不行?有没有更好的改法?”。这样,让学生觉得你尊重他的意见,自己也就会去想着如何修改。在这样一次次的修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兴趣也增加了。

(三)采用作文比赛、创办作文园地、向报刊投稿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学生的写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时,他的写作欲望会随之高涨。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别人的作文是否被表扬了,他不记得了,而自己的作文被表扬了,特别是被当作范文来朗读后,他们是终生难忘。我在班级创办“优秀作文园地”,评选“个人作文进步奖”。每次写完小练笔,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上台读自己的文章,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榜上有名”,让他们亲身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接着选出好的文章向报刊投稿。另外要特别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不但要在课堂公开表扬,还要在课后进行个别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写作文,觉得“我能行”。

(四)减少条条框框,让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话

  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等都很好,但课堂正式写命题作文时,水平就降低了。这是因为在日记、随笔中,他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任何。而作文则不同,老师规定了题目、字数以及写作时间,在各方面了他们的创作思维。注意到这种情况后,我在作文课上增加了“随意”性,即只给出题目,字数、内容等不作要求。我提倡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要求没有废话;短,要求能充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没有字数的,学生写起来自由得多。同时写之前我进行详细的写作指导,一篇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如何把这篇作文写好。这样学生动笔前心中就有了底,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