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标准
2025-09-25 21:46:44 责编:小OO
文档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标准(参考)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 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医学及相关专业公共基础课程。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心理学在医疗实践中具体应用,它为整个医学提供心理学观点,方法与技术,因此是医学类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医学公共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桥梁作用,使医学生形成生理与心理相统一整体认识观,站在全新角度理解健康与疾病,并能从生理与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疾病与解释疾病、治疗疾病,以满足现代医学模式与医学自身发展需求。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建立对人整体观、新健康、疾病观与现代医学观,认识心理因素与人类健康、疾病康复关系,正确理解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情绪与健康,心理因素与疾病辩证关系,明确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病产生、发展、诊断与治疗;把学到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于临床,辨证地分析与解决临床医疗实践中病人心理与行为问题,能运用心理卫生知识对各种不同个体、群体实施心理卫生宣传教育,并培养学生心理诊断、心理咨询能力,更有效地为服务于病人。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心理品质与个性修养,具有敏锐观察与思维能力,严谨务实科学态度,健全人格,积极乐观情绪,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事业心塑造医生形象。

(另:课程目标:)

1、知识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临床解决病人心理与行为问题;认识心理因素与疾病、健康关系,建立对疾病与健康整体观。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防、诊断、治疗中重要。

2、职业能力。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综合分析与判断处理问题能力,敏锐观察能力、灵活思维能力,协调与组织能力、与人沟通及处理复杂关系能力。

3、职业素养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健全人格,良好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责任感,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职业意识与职业情感(同情心、责任心、事业心)。

三、课程主要内容

医学心理学课程内容涉及: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障碍、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病人心理等。全面阐述了心理因素与疾病、健康关系;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病产生、发展、诊断与治疗;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牢固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心理学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基本概念及体系讲授,本课程理论性强,必须使学生明确地理解基本概念与体系,在该层面注重方法讲解与运用。

2、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能够对这些问题形成正确观点。心理卫生、心身疾病、心理障碍及相应章节选用案例分析法与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课题教学,每2-3周搞一次专题性课堂讨论,给同学以发表见解、提出问题,进而提高表达能力机会,讨论时加强师生互动。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接受知识。教学更生动活泼,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兴趣;

4.强化学生课余时间自学,每班学生都分若干小组(10人左右),作为学习单位,教师与班委定期检查;

5.根据课程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医院、社区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医疗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

五、教学条件

1、教材选用与建设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同专业及未来职业岗位需求选取教材,教材选用坚持“贴近教学、贴近岗位”基本原则,保证教材内容科学性、可读性、创新性、实用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心理学课程现选用教材:

马存根主编:《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育部推荐教材)

何金彩主编:《医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2)现选用教材很大程度上是本科教材翻版,教学难度较大。为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表达医学心理学对临床指导作用,我们在课程建设中积极进行医学心理学课程开发,与其他院校合作编写教材。教材编写按照高职高专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特点,贯彻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表达“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基本观点,降低理论难度,突出教材应用性,加大实训与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实际动手能力。

2、运用配套实验教材与实践教学

(1)有与课程配套完整实训教材,或结合职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实际情况在课程建设周期中自编实训教材。

(2)整套课程有教学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3)有与教材内容配套录像资料如:购进《如何保持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障碍》、《抑郁症》等录像资料。有利于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

一、师资队伍建设

1、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年龄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等组建教师队伍,师资队伍中,在建设周期内学历均达本科或以上学历,副高级职称教师占1/3,拥有双证教师占1/3,其年龄结构老、中、青结构构成比合理。

2、教研室制定有系统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指派经验丰富老教师形成“一对一”指导,具有良好“传、帮、带”教风与学风,在建设周期内使本课程主讲教师以中青年为主要教学骨干。

3、加强本课程主讲教师对外交流,进一步提高本课程整体教学水平。

4、鼓励并安排年轻主讲教师利用假期或以短期培训方式进入临床实践,积累临床实践经验,打造真正“双师”素质教师。

二、教学研究涉及领域、教研活动

1、深入实际研究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与学生情况,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准则,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2、教学手段与方法研究。结合本课程特点及不同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适应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等。

3、教学资料研究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本学科各类教学资料科学管理制度与措施。

4、建设周期内应完善教改项目与措施:

①总结现有教学经验,针对不同专业课程设置具体要求,规范教学要求,改革、完善教学大纲、课件,并制作习题集。

②逐步开展网络等基础教学设施,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使用。逐步将所有教学资源挂在校园网上。

5、教研活动

    组织教研室教师定期开展公开课,提供相互交流与学习平台;定期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搞好课程教研。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

《医学心理学》课程在第3学期开出。总课时为34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序号项目名称学时
理论教学

时数

实践实验

课时

合计
知识模块一

绪  论22
知识模块二

心理学基础知识415
知识模块三

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44
知识模块四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44
知识模块五

心理障碍426
知识模块六

心理评估112
知识模块七

心理咨询112
知识模块八

心理治疗216
知识模块九

病人心理22
知识模块十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224
合  计26834
理论与实践比3:1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要点

知识模块一  绪论

细目一  医学心理学概述

目标任务:

1、掌握医学心理学概念、基本观点、学派理论及研究对象与任务。

要点:

1、医学心理学概念

2、医学心理学模式与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

3、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

4、医学心理学学派理论

5、研究对象与任务

知识模块二  心理学基础知识

细目一  心理学概述

目标任务:

1、描述什么是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2、阐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因素。

3、明确心理实质。

要点:

1、心理现象概念与结构

2、心理现象实质

细目二  认识过程

目标任务:

1、辩认什么是感觉与知觉,说明感受性变化规律以及知觉特征,指明错觉及其产生原因。说明影响疼痛心理社会因素。

2、说出记忆概念与分类,解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根据记忆规律说明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3、描述思维概念与分类,阐述什么是注意,注意分类与注意品质。

要点:

1感觉与知觉概念、基本特征

2感觉一般特性

3影响疼痛心理社会因素

4错觉(illusion)

5记忆概念与分类、记忆三个基本环节

6解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7根据记忆规律说明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8思维概念与特点

9解决问题思维

10想象与创造

11什么是注意

12注意基本品质

13认知与临床

细目三  情绪与情感过程

目标任务:

1、描述什么是情绪与情感及其分类。

2、识别情绪与情感区别与联系。

3、阐释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人际关系与心身健康影响。

要点:

1、概述

2、情绪与情感分类

3、情绪生理机制

4、情绪理论

5、情绪与临床

细目四  意志过程

目标任务:

1、描述什么是意志;阐述意志行动基本特征;阐释意志品质对培养人重要意义。

要点:

1概述

2意志特征

3意志品质

4意志与临床

细目五  人格

目标任务:

1、描述什么是人格及其特性;说明人格形成决定因素及标志。

2、阐述什么是气质与分类及其意义;阐述什么是性格及其特征;阐述什么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要点:

1概述

2人格心理特征

3人格心理倾向性

4人格与临床

………(略)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

1、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不同专业及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组织、选取并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最终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整合。

2、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医疗实践,提高医学心理学对临床指导性,并结合医学心理学发展及理论前沿最新学术动态,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适当进行调整,着力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理底与灵活全面运用能力。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针,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强调认真读书,钻研文献,另一方面又要结合社会及职业岗位需求来思考问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四、实践性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课程自身特点,进行实践性教学设计。

五、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课堂教学及学生情况,结合医学心理学课程特点,我们主要采取平时考核+单元检测+综合考核方式。

第四部分  关于课程基础平台建设

建设一个可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环境;建设一个可供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一个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工学结合教育教学环境。

说明:不同课程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描述。(如建设什么样实验室、具体题库建设等)

1、积极配合学校、各系部,加强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建设。

2、进一步完善题库建设,加强教学资料(如教案、试卷制作等)、研究资料(如教参等)管理与组织。

3、加快网站建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