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
2025-09-25 21:46:28 责编:小OO
文档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课程编码10002X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适用范围全院学生
学分数2先修课程心理与健康教育
学时数30实验/实践学时

0
课外学时0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者刘振义审核者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这门课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性技术和方法,学会从社会、文化以及人际互动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更透彻的分析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问题,更坦然的面对各种社会现象。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理解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化,了解个体是如何适应社会的,即自然的人如何变成社会的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为什么会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掌握并学会运用角色理论。

3)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自我意识的内涵极其作用;把握并学会在对人关系中如何恰当地表现自我,毕正确地评价自己。

4)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男女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把握两性所特有的优势,以便充分合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构建一个更为和谐的社会整体。

5)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基本理论,理解动机的积极意义——促使人发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学会有效地激发动机。

(三)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1、课堂教学——主要针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重要的方法技术。讲授力求条理清楚、分析透彻、视野开阔、重点突出。

2、案例分析——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现象,并有能力运用所掌握的概念和理论来分析社会心理现象。

3、小组讨论——就课程讲授中存在的一些有争议问题、疑难问题、社会热点头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反思和批判性能力的养成。

4、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就身边常见的一些社会心理现象进行曲访谈、观察以及一定的问卷调查,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见解的能力。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1、侯玉波等,《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参考书:

1.阿龙森等:《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6.章志光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金盛华、张杰著,《当代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周晓虹主编,《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二、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概述

1.1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1.2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3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重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与社会行

难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2.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2.3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重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难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第三章 社会认知 

3.1自我知觉

3.2社会认知 

3.3归因问题

重点: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自我意识有哪些成份

难点:自我行动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社会行为 

4.1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4.2人类的侵犯行为 

4.3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重点:从众的社会现象

难点:从众于服从的区别

第五章 态度问题

5.1态度概述

5.2态度的形成

5.3态度改变的理论 

5.4说服模型 

5.5偏见问题  

重点:社会态度有哪些成份、社会态度具有哪些功能

难点:三种认知协调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 人际关系

6.1人际吸引 

6.2亲密关系 

6.3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重点:问题解决的过程、迁移的类型、迁移能力的培养

难点:创造性的培养、为迁移而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具体实施方案

第七章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7.1社会交换 

7.2社会影响 

7.3从众、顺从与服从

重点:利他行为的理论、侵犯的要素

难点: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 团体心理与行为 

8.1团体概述 

8.2团体领导 

8.3团体内部沟通 

8.4团体决策

重点:凝聚力产生的条件、领导人应当具备的心理品质

难点:团体规范能产生什么作用

第九章 健康心理学

9.1健康与心身疾病 

9.2压力 

9.3应对方式

重点: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难点:心理辅导的方法策略

第十章 文化心理学 

10.1文化心理学概述. 

10.2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 

10.3对中国文化的分析参考文献

重点:品德发展的过程

难点: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有效措施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多媒体

教学手段

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
1社会心理学概述33PPT
2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213PPT
3社会认知213PPT
4社会行为213PPT
5态度问题33PPT
6人际关系33PPT
7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33PPT
8团体心理与行为213PPT
9健康心理学213PPT
10文化心理学,课程复习、总结、答疑213PPT
合计24630
修订日期:2011年9月27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