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社会心理学 | ||
课程编码 | 10002X | 课程类型 | 公共选修课 |
课程性质 | 公共选修课 | 适用范围 | 全院学生 |
学分数 | 2 | 先修课程 | 心理与健康教育 |
学时数 | 30 | 实验/实践学时 | 0 |
课外学时 | 0 | 考核方式 | 考试 |
执笔者 | 刘振义 | 审核者 |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这门课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性技术和方法,学会从社会、文化以及人际互动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更透彻的分析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问题,更坦然的面对各种社会现象。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理解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化,了解个体是如何适应社会的,即自然的人如何变成社会的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为什么会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掌握并学会运用角色理论。
3)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自我意识的内涵极其作用;把握并学会在对人关系中如何恰当地表现自我,毕正确地评价自己。
4)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男女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把握两性所特有的优势,以便充分合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构建一个更为和谐的社会整体。
5)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基本理论,理解动机的积极意义——促使人发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学会有效地激发动机。
(三)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1、课堂教学——主要针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重要的方法技术。讲授力求条理清楚、分析透彻、视野开阔、重点突出。
2、案例分析——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现象,并有能力运用所掌握的概念和理论来分析社会心理现象。
3、小组讨论——就课程讲授中存在的一些有争议问题、疑难问题、社会热点头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反思和批判性能力的养成。
4、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就身边常见的一些社会心理现象进行曲访谈、观察以及一定的问卷调查,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见解的能力。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1、侯玉波等,《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参考书:
1.阿龙森等:《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6.章志光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金盛华、张杰著,《当代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周晓虹主编,《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二、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概述
1.1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1.2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3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重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与社会行
难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2.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2.3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重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难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第三章 社会认知
3.1自我知觉
3.2社会认知
3.3归因问题
重点: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自我意识有哪些成份
难点:自我行动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社会行为
4.1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4.2人类的侵犯行为
4.3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重点:从众的社会现象
难点:从众于服从的区别
第五章 态度问题
5.1态度概述
5.2态度的形成
5.3态度改变的理论
5.4说服模型
5.5偏见问题
重点:社会态度有哪些成份、社会态度具有哪些功能
难点:三种认知协调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 人际关系
6.1人际吸引
6.2亲密关系
6.3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重点:问题解决的过程、迁移的类型、迁移能力的培养
难点:创造性的培养、为迁移而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具体实施方案
第七章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7.1社会交换
7.2社会影响
7.3从众、顺从与服从
重点:利他行为的理论、侵犯的要素
难点: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 团体心理与行为
8.1团体概述
8.2团体领导
8.3团体内部沟通
8.4团体决策
重点:凝聚力产生的条件、领导人应当具备的心理品质
难点:团体规范能产生什么作用
第九章 健康心理学
9.1健康与心身疾病
9.2压力
9.3应对方式
重点: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难点:心理辅导的方法策略
第十章 文化心理学
10.1文化心理学概述.
10.2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
10.3对中国文化的分析参考文献
重点:品德发展的过程
难点: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有效措施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采用何种多媒体 教学手段 | |||||||
章节 | 主要内容 | 讲授 | 实验 | 讨论 | 习题 | 课外 | 其它 | 小计 | |
1 | 社会心理学概述 | 3 | 3 | PPT | |||||
2 |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 2 | 1 | 3 | PPT | ||||
3 | 社会认知 | 2 | 1 | 3 | PPT | ||||
4 | 社会行为 | 2 | 1 | 3 | PPT | ||||
5 | 态度问题 | 3 | 3 | PPT | |||||
6 | 人际关系 | 3 | 3 | PPT | |||||
7 |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 3 | 3 | PPT | |||||
8 | 团体心理与行为 | 2 | 1 | 3 | PPT | ||||
9 | 健康心理学 | 2 | 1 | 3 | PPT | ||||
10 | 文化心理学,课程复习、总结、答疑 | 2 | 1 | 3 | PPT | ||||
合计 | 24 | 6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