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地理 Word版含...
2025-09-25 21:46:48 责编:小OO
文档
高三年级第3次月考地理试题

命题人:袁玉立 审题人:谭文岳    

考生注意:本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①、②两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河均无结冰期      

B.①河年径流量大于②河,

C.①河水位季节变化大,②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D.①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M、N两地所属自依次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3、图中M、N两地工业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技术力量雄厚

C.劳动力素质高..水陆交通便利

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B.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C.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D.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5.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地最接近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  .黄土高原 .东南沿海地区 .四川盆地

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及变化图”。读图,回答第6~7题。

6.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发生的变化是( )

A.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幅度为零 .核电的增长幅度大于水电

C.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石油消费量的下降幅度最大

7.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常规能源变化表明( )

①煤炭的消费已不再占主要地位    

②西气东输工程促使天然气消费比重明显增加

③石油资源的枯竭导致其消费量减少

④酸雨的防治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依然是环境治理的重点

 A.①.②.①.③④

下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读表完成8~10题。

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总产量(万吨)
44002. 149416. 00
1684. 36732. 48
29504. 2312478. 50
10361. 8018. 80
8.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中国、印度、日本、泰国

9. 乙为表中单产最高的国家,该国单产最高的主要原因为( )

A.农业生物科技水平高 .广泛采用了大型农业机械

C.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水稻种植经验丰富,历史悠久

10. 表中甲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是世界出口稻米最多的国家

C.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 .国土面积大,平原所占比重大

读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 中国某鞋厂在国际市场上利润低的原因是( )

①廉价的劳动力 ②自主品牌效果一般    

③营销力量不足 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② .②③ .①④ ③④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B.节能减排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

C.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D.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图是某城市的等噪声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的单位为分贝,据此回答13~15题。

13. 图中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适宜 地形平坦

C.河运终点 水源充定

14. 图中n地的噪声污染值和污染源可能是( )

A. 100分贝 奶牛场     

B. 122分贝 车站和码头

C. 100分贝 超市       

D. 122分贝 城市绿地广场

15. 近年来m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地自然环境渐好 新修主干道通过m地

C.河运的衰落 地与n地联系更加便捷

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地为温带荒漠景观

B.乙地垂直自然带不明显

C.甲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丁地自然带为温带草原

17. 造成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地形和洋流 海陆位置和降水

C.地形和海陆位置 洋流和降水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城市日照时数统计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上图显示的数据状况,与其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哈尔滨市1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因其正值极夜期间

 上海市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与副热带高压影响有关

 拉萨市各月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因其海拔高

 各城市6月份日照时数差值最小,是海陆位置决定的

19.该年6月,哈尔滨比北京日照时数明显偏多,主要是因哈尔滨( )    

 白昼时间长 太阳高度大 降水量较少 气温上升快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单位:米)”和该地区多年平均的气候要素资料图。回答20~22题。

20.图示区域内海拔最高点与该区域内河流上游最高处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

 米 米 米 米

21.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嘹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图中a、b、c、d、e五点中最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        

A.a和b  巴西高原 和c  东北平原    

C.b和d  地中海沿岸 和a  江南丘陵

22.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图示区域内高于200米的地方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种植水稻 种植小麦 种植柑橘 营造水土保持林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山地可能是 ( )

A.秦岭   .天山山脉      

C.南岭   .祁连山脉

24.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 )    

 .1000米以下      .1000米至1500米      

 .3500米以上      .2000米至2500米

25.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

 .从东向西水汽增加    .从西向东温度降低      

 .从东向西海拔降低    .从西向东风力增大 

马先生选择了一套北栋一楼的住宅(左图),房子朝向正南,南栋楼房高20米。右图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26~27题。

26、要保证马先生的住房全年正午时都有阳光照射,两栋楼房的间距至少有( ) 

 A.20米  .25米   .35米 .40米

27、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的时候,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季节是我国的南菜北运期 .我国东北地区的春小麦正在进行田间管理

C.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日影朝向西南  D.我国华北地区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在下面的一段晨昏线中,M、N位于赤道,P点为晨昏线与70°S纬线的切点,O点在P点的西北且相差50个经度,OP间的日期为11月21日,且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读图回答28~30题。

28.下列线段为昏线的是 ( )      

 .MP     .OP     .NP     .MN

29.此时北京时间为   ( )

 .11月20日16时40分    .11月21日23时40分      

 .11月22日16时40分    .11月22日23时40分

30.从这一天到近日点这段时间内,P点的移动方向是( )

 .向南移动      .先向南后向北   .向北移动       .先向北后向南

二、综合题(40分)

31.(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是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葵花籽需求量大大减少,有些地区还出现葵花籽滞销现象。

 (1)据图中高速公路和铁路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4分)

 

  (3)你认为该地区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32.(12分)右图为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发展

较快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与许多国家

有着长期友好的贸易关系。根据材料完成下

列问题。

材料一:该国农业主产甘蔗、椰子、香蕉

等经济作物。小麦全靠进口,大米能自给

20%。近年来努力发展多种经营,推广

水稻种植。

材料二:苏瓦(18.1ºS,178.4ºE)、纳迪(17.7ºS,177.4ºE)气候资料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苏瓦气温27.127.427.026.425.124.523.523.523.924.825.726.5
降水31528637139126711421591842342263
纳迪气温27.127.226.926.224.924.223.423.624.425.326.226.7
降水2993023241637862465877103138159
(1)描述该国河流的水系特征。(3分)

与纳迪相比,苏瓦降水总量有何不同,试分析原因。(4分)

评价该国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5分)

33.图7、图8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从图7到图8同纬区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特点                         ,

指出图8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分)

    (2)指出图8中A-B沿线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6分)

    (3)甲、乙两城市未来经济发展中可能面临共同的障碍是什么?简述两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6分)

高三文科地理月考参:

选择题:(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BDDCCBAADBCCBA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ACBABDDBDACAACD
31.(14分)

(1)沿河谷分布(或与河流走向一致)  地处西北干旱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人口和城市分布地.(4分)

(2)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区,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 位于黄河附近,有充足的灌溉水源;(2分) 接近消费市场;(2分) 交通便利。(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4分)

观点1:应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2分)理由:确保就业,(2分) 增加收入,(2分) 促进经济发展。(2分) 

观点2:不应该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2分)。理由:向日葵生长耗水量较大,(2分)当地水资源缺乏,种植向日葵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2分),且目前葵花籽处于滞销现象。(2分)

32(12分)

  (1)流程短;流域面积小;落差大;为放射状水系(每个采分点1分,任答三个即可得3分,答“河流短小”可得2分)

  (2)苏瓦的降水量大于纳迪(2分)。苏瓦位于东南信风带迎风坡(1分),水汽随地形抬升,多地形雨(1分)。(回答纳迪降水少的原因不得分)

  (3)优势:水热充沛(1分);海运便利(1分);与国外有广泛的联系,市场广阔(1分);劣势:国土面积小,且山地面积广,耕地资源不足(1分);部分地区有旱涝灾害(1分)。

33.(14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