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第6讲说明文阅读(一):事物说明文的顺序及结构
2025-09-25 21:46:47 责编:小OO
文档


1

一、说明文必知基础知识——说明文的分类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

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_________________,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注: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二、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

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例: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年) →长虹大桥(1961年)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

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例1:介绍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佛印(右)

例2: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从……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

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

一般→个别:(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

概括→ 具体: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

三、理清说明顺序

方法指路:

1.概括要点。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

对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

2.做此类题目,心中应该始终有这样的思想:事物说明文大多运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3.在语言表述上,我们尽可能采用“大小结合”式,即:

运用了……的时间顺序、运用了……的空间顺序、运用了……的逻辑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

(一)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三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承接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或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

3.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的结构,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

说明文阅读(一):事物说明文的顺序及结构

2

(二)分析说明结构

1.辨析概念:

顺序和结构是两个概念。

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2.总体结构:

①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

②阐释说明对象(主体部分)

③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基本模式:

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

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③纵横交错式。

常见形式:

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3.补充说明:

开头作用有:

①引出说明对象;

②引出说明的内容;

③提出说明的问题。

结尾作用有:

①总结全文;

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三)划分段落层次

1.借助说明顺序和结构及一些语言标志进行。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承接式等。

2.要注意通览全文,把握说明的中心和重点。

3.说明事理的,结构类似议论文,应从逻辑关系上考虑。

4.介绍建筑物、场地的,类似记游式记叙文,可按先后顺序划分。

5.介绍生物或器物的,可从特点、用途、功能等方面去划分。

6.说明对象不同,划分段落的方法也不同,不能死套一格种式,要灵活掌握。

五、本讲知识点总结

(一)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二)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一般→个别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

概括→ 具体

(三)理清说明顺序

方法指路:

1.概括要点。

2.做此类题目,心中应该始终有这样的思想:事物说明文大多运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3.在语言表述上,我们尽可能采用“大小结合”式,即:

运用了……的时间顺序、运用了……的空间顺序、运用了……的逻辑顺序。

3

(四)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2.承接式

3.递进式

(五)补充说明:

开头作用有:

①引出说明对象;

②引出说明的内容;

③提出说明的问题。

结尾作用有:

①总结全文;

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六)划分段落层次

六、写作之日积月累——《爱的教育》

雪球

雪还是不断地下着,今天从学校回来的时候,雪地里发生了一件可怜的事;小孩们一出街道,就将雪团成了石头一样硬的小球来往投掷,有许多人正在旁边通过。行人之中有的叱叫着说,“停止停止!他们大恶作剧了。”忽然听见惊人的叫声,急去看时,有一老人落了帽子双手遮了脸,在那里蹒跚着。一个少年立在旁边叫着:“救人啊!救人啊!”

人从四方集拢来,原来老人被雪球打伤了眼了!小孩们立刻四面逃散。我和父亲站在书店面前,向我们这边跑来的小孩也有许多。嚼着面包的卡隆、可莱谛、“小石匠”、收集旧邮票的卡洛斐,都在里面。老人已被人围住,也赶来了。也有向这里那里跑着的人。大家都齐声说:“是谁掷伤了的?”

卡洛斐立在我旁边,颜色苍白,身体战抖着。

“谁?谁?谁闯了这祸?”人们叫着说。

卡隆走近来,低声向着卡洛斐说:“喂!快走过去承认了,瞒着是卑怯的!”

“但是,我并不是故意的。”卡洛斐声音发抖地回答。

“虽则不是故意的,但责任总须你负。”卡隆说。

“我不敢去!”

“那不成。来!我陪了你去。”

和观者的叫声,比前更高了:一是谁投掷的?眼镜打碎,玻璃割破了眼,恐怕要变成瞎子了。投掷的人真该死!”

这时,我以为卡洛斐要跌倒在地上了。“来!我替你想法。”卡隆说着,捉了卡洛斐的手臂像扶病人似的拉了过去。群众见这情形,也搞到闯祸的是卡洛斐,有的竟捏紧了拳头想打他。卡隆推开了他们说:“你们集了十个以上的大人,来和一个小孩作对手吗?”人们才静了不动。

携了卡洛斐的手,推开人们,带了卡洛斐到那老人暂时住着的人家去。我们也随后跟着。走到了一看,原来那受伤的老人就是和他的侄子同住在我们上面五层楼上的一个雇员。他卧在椅子上月手帕盖住眼睛。

“我不是故意的。”卡洛斐用了几乎听不清楚的低声,抖抖索索地反复着说。观者之中有人挤了进来,大叫:“伏在地上!”想把卡洛斐推下地去。这时,另外又有一人用两碗将他抱住,说“咿呀,诸位!不犟如此。这小孩已自己承认了,不再这样责罚他,不也可以了吗?”那人就是校长先生。先生向卡洛斐说:“快赔礼!”卡洛斐眼中忽然进出泪来,前去抱住老人的膝。老人伸手来摸卡洛斐的头,抚掠他的头发。大家见了都说:“孩子!去吧。好了,快回去吧。”

4

父亲拉了我出了人群,在归路上向我说:“安利柯啊!你在这种时候,有承认过失负担责任的勇气吗?”我回答他:“我愿这样做。”父亲又问我:“你现在能对我立誓说必定能这样做吗?”我说:“是的,我立誓,父亲!”

课后作业

请概括《故宫博物院》一文的说明顺序和好处。

故宫博物院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500多年了。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殿前广场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报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5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就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东西六宫是妃嫔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西六宫大致按原来面貌布置,可以看到帝制时代的真实史迹和帝后的生活情况。

在西边,最引人注目的是养心殿。从雍正到清末近200年间,皇帝大都住在这里。皇帝常在这里召见大臣,批阅奏报。军机处设在养心殿南面院墙外,就是为了皇帝在养心殿召见军机大臣的方便。

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

从养心殿往北,一个宫院连着一个宫院,幽雅宁静,其中长春宫和储秀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现在储秀宫的陈设,就是按慈禧50岁生日时的情景布置的。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太后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光是储秀宫,翊坤宫两处的装修和给臣仆的赏赐,就花了100多万两银子。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20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是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答案

《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