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从决策角度浅谈巨人集团兴衰的启示
2025-09-26 18:00:25 责编:小OO
文档
从决策角度浅析巨人集团兴衰的启示

摘要:在过去几年里,对巨人集团的成败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析、论道,说不清多少原因和道理,如有的归结于决策失误、有的说是管理失误、还有的说是个人问题,更加地是许多咨询机构、研究机构定位于他们所在的业务多元化问题等等,也有许多商界努力去避免类似情况的重演。我们要是站在现今的角度,去分析巨人集团的成败,应该说也是能看得比较清楚的.本文就是主要从决策的角度,谈谈巨人集团的兴衰史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发展史  史玉柱  巨人精神  衰败分析  决策失误  教训  

一.巨人集团发展史

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中国的知名企业,从珠海巨人公司成立,历经不到2年,巨人集团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元,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但同样也经历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灭了,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如今,原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先生,不仅还清了巨人集团原先所欠的债务,而且成为年创利2亿多元的业绩的上海健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在生物工程领域赫赫有名的知名企业家,曾何如此呢?

19年,史玉柱靠身上仅有借来的4000元钱和自己开发的M-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开始创业,通过先打广告后赚钱的方式,在几个月后,M-01的销售额特破百万,巨人有了创业的基石。在之后的几年里,巨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外国电脑公司围剿中国市场,史玉柱开始开拓除计算机外的其他市场,把眼光放在房地产业上,开始建造巨厦。但是老天爷好像是故意为难巨人,巨厦建在三条断裂带上,为解决积水问题,大厦多投入了3000万,并且巨厦完全由史玉柱的个人财产支撑,没有借助银行的力量。大厦未能按期完工,媒体报道了,债主上门了,巨人集团四面楚歌,摇摇欲坠。

为了解决巨厦的建设资金,史玉柱决定跳出电脑产业,走多元化之路。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著名的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三大战役 ”,巨人集团貌似有了一个稳步的回升,但是这样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巨人自身的弊端暴露出来,集团内各种违规违纪、贪污挪用事件层出不穷,史玉柱不得不再次进行整改。在之后的2004年,史玉柱又将目光投在了他一直想投资的网游,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征途》正式上马,并进入良性循环,巨人也进入了改变网游格局的征途。史玉柱还一直想着让公司上市,并带领巨人于2007年11月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

二.巨人的企业文化内核—巨人精神

巨人集团能在那么多的困难下生存,依旧没有倒下,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巨人集团的企业文化内核,简要的概括一下,包括八个方面,它在巨人集团的奋斗史中一直支撑着巨人的前进。

第一.目标精神——中国人就是做巨人。在1991公司的成立大会,史玉柱说:“我给公司取名巨人,就是要做中国的IBM,做东方巨人!”;第二.创业精神——要做就做第一。这是史玉柱对公司产品的立项和质量要求,它应是巨人创业精神的支撑点;第三.献身精神——奋发进取,乐于奉献。年轻人的成就感、事业心、公司创造的声誉、评价、集团的赏识、共同目标的取向等,推动巨人不断前进;第四.精神——勇于开拓,敢于冒险。巨人的每一步都具有性。M-01就是采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打出“历史性的突破”的广告让人认识的。如果不具备风险意识和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五.竞争精神——只认板凳不认人。巨人鼓励竞争,不搞论资排辈。你有本事,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就给你适当的位置。在巨人,职位是能力的标志,而不是某种报酬或承诺;第六.自主精神——能独当一面,耐高温高压。在巨人你自信能干什么就放开手脚去干成。巨人的员工,都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和超前动作的勇气;第七.时效精神——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巨人对各部门、各分公司的要求是创高效益。如果一个部门连续三个月没有盈利,就该撤并了;第八.团队精神——精诚合作的协调意识,荣辱与共的家庭氛围。集体主义的精神渗透到巨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干群界限淡化,大家情同手足,大家庭的温情,使“士为知己者用”的传统文化生发为忘我的工作热情。[1]

三.巨人兴衰的原因分析——决策的正确与否是导致企业兴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导致巨人集团衰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巨人在发展战略决策上,用人制度上,以及资本营运、财务监控、组织设置等很多方面都有缺陷和不足之处。但其中决策的失误是导致巨人集团走向衰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决簧的意义在于决策的正确与否可以直接导致企业成败乃至兴衰,我们知道决策是管理的核心,也可说决策充满了整个管理过程,由此可见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而巨人集团的决策失误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巨人集团在不了解生物工程这个领域的情况下,涉足生物工程领域即保健品开发,是巨人集团的一个决策失误。巨人集团本来是做电脑生意的,他们只知道生物工程是一个利润稂高的产业,但并不了解这个顿域的资金运作、营销策略以及营销队伍的建设等其他情况,更无法知晓该产品能否使企业长期获得生存和发展,虽然产品刚打入市场时靠广告效应也曾获得一定成果,但很快就暴露了很多问题和矛盾,产品大量积压,逐渐债台高筑。

第二,巨人集团决策投资盖巨厦是巨人集团的又一次决策失误。并且在建筑过程中出现了连锁式的决策失误,这些连锁性失误包括几个方面——(1)巨人集团只从形象需要出发,不从投资效益考虑。一开始计划盖38层办公楼自用,后来改为70层从而成为珠海市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为了显示巨人的实力,为珠海增光,以满足虚荣心,而不是从大厦的建成能否给集团带来什么样的效益里进行决策。(2)巨人集团没有充分估计自己的资金实力。在设计建筑巨厦过程中不断加层,不断增加投资预算,使巨人集团资金严重不足。70层大厦,资金需求如此巨大,但在投资大厦一期工程中,虽然企业有着良好的信誉,可以依靠银行贷款,集团却把银行放在一边,仅靠自己的资金力量,这在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行业中是少有的。并且集团也错误的估计了其资金收益前景,等到资金吃紧时才意识到银行贷款的紧迫性,但一方面因货币紧缩银行压缩贷款,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已出现财务危机,失去了还贷信誉,为时已晚。(3)巨人集团在建造大厦的后期阶段竟然从生物工程中抽取了60万元资金。生物工程是集团的新生产业,本身就需要大资本支持,集团不仅没有给生物工程源源不断输血,反而大量抽血,结果把生物工程搞的半死不活,使这一产业谡渐萎缩,整个集团的流动资金也就随之枯竭。[2]

第三,巨人集团由经营转向房地产开发是经营决策的再一次重大失误。巨人集团最初定建造大厦的目的是自用,但在决策过程中,正赶上全国房地产熟,巨人集团认为房地产开发行情好,巨厦位置好,将巨厦加层,用以转向房地产开发投人。在决策时没有研究和评估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巨大风险,也没有充分估计由于从事房地产开发而造成的资金缺口的隐患。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巨厦的建造是导致巨人集团陷人困境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导火索。

四.巨人集团带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巨人集团的发展中得到一定的经验教训,总结一下,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句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第二点,要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从而在资金上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最后,公司集团化必须与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保持同步发展,集团公司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整合集团。而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是集团公司整合的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3]

参考文献:

[1]彭征,张路.巨人不死密码.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2007

[2]李扬.史玉柱.我是著名的失败者. 中国工商时报.2001,2 ,27

[3]何学林.成败巨人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